朱争华 作品数:8 被引量:23 H指数:3 供职机构: 南方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野葛解酒作用的研究进展 从植物葛解酒的药理及临床研究现状对植物葛的解酒作用进行综述.考察古代解酒方药的发展概况及现代解酒中植物葛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解酒剂的作用机制. 贺慧洁 莫志贤 朱争华关键词:野葛 葛花 解酒 药理作用 文献传递 川芎嗪对吗啡依赖离体豚鼠回肠戒断收缩的影响 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观察中药川芎的主要成分川芎嗪对吗啡依赖离体豚鼠回肠催促戒断反应的影响,评价川芎嗪对吗啡依赖豚鼠回肠的作用。方法采用豚鼠回肠体外孵育方法。催促戒断收缩由1μmol/L纳络酮加入已在含3μmol/L吗啡的37.5℃Krebs液中孵育4 h的离体豚鼠回肠引起。分别在给予纳络酮前、后1 min加入不同浓度的盐酸川芎嗪,观察豚鼠回肠的收缩反应。结果川芎嗪100,200,300μmol/L对正常回肠收缩未见明显影响。当川芎嗪100,200,300μmol/L在加入纳洛酮前1 min给药,纳洛酮催促的回肠戒断性收缩被明显抑制,与吗啡依赖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川芎嗪200,300μmol/L在加入纳洛酮后1 min给药,对戒断性收缩也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川芎嗪对纳洛酮催促的吗啡依赖豚鼠离体回肠戒断性收缩的形成有抑制作用,对已出现的戒断收缩也有明显阻断作用。提示川芎嗪具有抑制吗啡戒断症状的作用。 莫志贤 朱争华 贺慧洁关键词:川芎嗪 纳络酮 豚鼠离体回肠 清风胶囊和电击对CPP大鼠条件性线索相关成瘾记忆的影响 背景
阿片类物质依赖是一种慢性、复发性脑病,对机体损害较大,其滥用所带来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日渐突出。复吸行为是阿片类物质依赖状态的重要特征,也是治疗药物成瘾的关键所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复吸的主要原因是成瘾... 朱争华关键词:阿片成瘾 成瘾记忆 条件性位置偏爱 清风胶囊 文献传递 青藤碱组胺释放作用与抗组胺收缩肠管作用研究 被引量:12 2006年 目的:探讨青藤碱的组胺释放作用及其对组胺引起的回肠收缩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豚鼠腹腔肥大细胞体外孵化试验观察组胺释放作用。采用豚鼠离体回肠实验观察组胺诱导的回肠平滑肌收缩张力的变化及药物作用。结果:青藤碱50、100、150、200、250、300μmol/L和CP48/8010μg/ml可引起豚鼠腹腔肥大细胞释放组胺,青藤碱在50-250μmol/L范围内肥大细胞组胺释放率随药物浓度增加而提高,但增加至300μmol/L时,组胺释放率不再随用药浓度而提高。青藤碱10、50、100、150、300μmol/L对豚鼠正常回肠平滑肌节律性收缩曲线未见明显影响。组胺能引起豚鼠回肠平滑肌张力显著增加,青藤碱50、100、150、300μmol/L对组胺引起的回肠收缩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青藤碱对豚鼠腹腔肥大细胞具有明显的组胺释放作用,对组胺引起的豚鼠回肠平滑肌收缩青藤碱有显著抑制作用。 莫志贤 贺慧洁 朱争华关键词:青藤碱 组胺 回肠平滑肌 青风藤及青藤碱抗阿片类药物依赖的实验研究 莫志贤 王彩云 周吉银 朱争华 “青风藤及青藤碱抗阿片类药物依赖的实验研究”是依据中医药理论,采用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在前期临床的基础上,对中药青风藤及其活性成分青藤碱在抗毒品依赖成瘾方面的作用和机理所进行的基础研究。该项研究起止时间为2001年1月至2...关键词:关键词:中医药理论 青藤碱 复吸的神经生理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07年 复吸是药物依赖者戒断用药一段时间后由于某些因素的激发,重现渴求感受药物精神效应欲望而恢复用药行为。复吸是药物成瘾的主要特征之一,也是治疗药物成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目前,各种方式的戒毒治疗其复吸率居高不下,据国内外研究报道戒毒患者半年内复吸率高达95%以上,绝大多数药物滥用者陷入了戒断治疗-复吸-再治疗-再复吸的恶性循环。 朱争华 莫志贤关键词:复吸率 神经生理学 药物依赖者 戒毒治疗 用药行为 戒断治疗 电击对大鼠吗啡条件性位置偏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研究电击对吗啡致大鼠条件性位置偏爱(CPP)长期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通过CPP筛选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CPP模型组和电击处理组;CPP模型组和电击处理组采用倾向性训练程序训练大鼠(6d),每天的上午和下午分别进行吗啡匹配训练和生理盐水训练;空白对照组用生理盐水代替吗啡,其它处理和CPP模型组及电击处理组完全相同。电击组在d10于药物箱中接受电击(100V,25mA,1 s)处理,然后分别在d14、d19、d24测定各组的CPP值。结果:电击组的CPP值明显低于CPP模型组(P<0.01),且在处理后15d内,维持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结论:恰当安排的短暂的电击处理,能明显地抑制CPP的表达,且这种抑制作用可维持较长的时间。 朱争华 郑鑫 姚胜芬 邓旭斌 莫志贤关键词:吗啡 条件性位置偏爱 成瘾记忆 NMDA受体拮抗剂氯胺酮对苯丙胺类中枢兴奋剂条件性位置偏爱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研究单独使用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MA)或氯胺酮及两者联合给药致小鼠条件性位置偏爱(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CPP)效应及停药后和停药后重激发的位置偏爱的变化情况。方法36只♂昆明小鼠分为4组,分别为生理盐水对照组(10ml·kg-1,ip)、MA给药组(2mg·kg-1,ip)、氯胺酮给药组(15mg·kg-1,ip)、MA与氯胺酮合用组(MA2mg·kg-1,ip;氯胺酮15mg·kg-1,ip,提前30min注射)。采用倾向性训练程序训练小鼠,训练8d,隔天进行药物匹配训练,隔天生理盐水训练。停药24d后,氯胺酮组和两药合用组位置偏爱消失后,d25采用训练期时所用药物一半的剂量进行激发。分别记录15min之内小鼠各阶段在伴药侧停留的时间。结果MA或氯胺酮单独使用以及两者联合给药均可使小鼠出现CPP。氯胺酮的CPP效应维持时间较短,停药d9已消失,同时可抑制MA的CPP持续时间,两组再次激发均不重现。MA组小鼠位置偏爱在停药后25d里并未消失,激发后可使该效应显著增强。结论氯胺酮也是一种能够促使小鼠产生位置偏爱的药物,停药后短期内可增强MA引起位置偏爱的强度,但可抑制CPP的维持时间,同时抑制MA再激发后CPP重现。 许丹丹 朱争华 梁荣能 翁建霖 莫志贤关键词:甲基苯丙胺 NMDA 氯胺酮 条件性位置偏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