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国华

作品数:16 被引量:93H指数:5
供职机构:株洲市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神经传导
  • 4篇神经病
  • 4篇周围神经
  • 3篇心理
  • 3篇抑郁
  • 3篇神经电
  • 3篇糖尿
  • 3篇糖尿病
  • 3篇周围神经病
  • 3篇护理
  • 2篇电生理
  • 2篇定量感觉检查
  • 2篇心理护理
  • 2篇预后
  • 2篇振动觉
  • 2篇人文
  • 2篇人文关怀
  • 2篇神经传导速度
  • 2篇神经电生理
  • 2篇糖尿病性

机构

  • 16篇株洲市一医院

作者

  • 16篇曾国华
  • 11篇包正军
  • 5篇罗霄鹏
  • 4篇彭子娟
  • 2篇张朝霞
  • 2篇袁勇
  • 2篇陈玉丰
  • 1篇朱勇
  • 1篇卢瑛

传媒

  • 2篇中国临床神经...
  • 2篇临床荟萃
  • 2篇卒中与神经疾...
  • 2篇癫痫与神经电...
  • 1篇中国神经免疫...
  • 1篇中国康复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国职业医学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护理研究(下...
  • 1篇当代护士(中...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6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5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脑卒中后抑郁病人实施心理护理及人文关怀护理的效果研究被引量:55
2010年
[目的]探讨实施心理护理、人文关怀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病人的应用效果与满意度。[方法]228例首次发生脑卒中后抑郁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1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神经内科药物、抗抑郁、肢体康复及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与人文关怀。两组病人在护理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抑郁程度评分与评定,同时均接受脑卒中后抑郁病人满意度调查。[结果]两组病人经住院治疗8周后,观察组HAMD评分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P<0.05),对照组病人对护士的服务态度、技术操作、健康知识宣教的满意度分别为66.7%、68.4%和62.3%,观察组均为9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施心理护理、人文关怀护理可以显著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症状及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住院病人的满意度。
张朝霞陈玉丰曾国华
关键词:脑卒中抑郁心理护理人文关怀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系统性血管炎周围神经损伤临床与神经传导检测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系统性血管炎(AAsV)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和神经传导检测(NCS)的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AASV伴周围神经损伤5例患者临床表现及NCS结果。结果:5例AASV伴周围神经损伤患者中,2例表现为双侧对称性多神经病,1例表现为神经根丛病,2例表现为不对称的多数性单神经病,并可以周围神经病起病,感觉运动神经均受累,感觉神经症状出现较早,且刺激症状突出。电生理检查发现感觉或运动神经传导以波幅显著降低为主,下肢感觉神经受累明显。结论:AASV可累及周围神经系统,对不明原因的周围神经损伤,或多系统受累的患者需考虑AASV可能。
彭子娟包正军曾国华朱勇卢瑛
多灶性运动神经病误诊1例被引量:1
2011年
患者,男,49岁。因颈椎病术后4个月于2010年8月20日来我院就诊。患者于6个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乏力、麻木,双手活动笨拙,洗脸困难,逐渐发展为握力减退,手指伸不开;5个月前出现双下肢无力,站立困难;无发作性肌跳,无吞咽困难,无肌痛。颈椎MRI示:C3~C6椎间盘轻度后突,硬膜囊分别受压,考虑脊髓压迫变性可能。4个月前诊断为颈椎病给予颈椎病后路减压内固定术,术后四肢乏力逐渐加重。
曾国华包正军
关键词:周围神经系统疾病多灶性运动神经病误诊神经传导阻滞
肌电图在鉴别桡神经部分和完全损伤中的意义及预后分析
2007年
资料与方法:来自本院桡神经完全损伤且手术修复患者56例,男52例,女4例,年龄16~42岁,平均年龄31岁。桡神经部分损伤的患者48例,男36例,女12例,年龄28~56岁,平均年龄42岁。均在伤后11d行肌电图(EMG)检查,且在6个月后随访复查。
曾国华
关键词:桡神经肌电图预后分析平均年龄手术修复
青壮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186例临床与神经电生理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青壮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的临床与电生理变化。方法:分析186例青壮年DPN患者的临床特点,比较青壮年DPN组与对照组的神经传导速度(NCV)、远端潜伏期和远端波幅3个参数。结果:①临床特征以肢体麻木(52%)最多见,其次为自发痛(32%);②青壮年DPN组NCV和远端波幅值低于对照组,远端潜伏期比对照组延长,两组3个参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周围神经损害程度(轻、中和重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①青壮年DPN患者临床特点以肢体麻木与自发疼痛多见;②检测NCV、远端潜伏期和远端波幅,有助发现早期临床病变;③为周围神经损害程度(轻、中和重度)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
曾国华包正军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神经传导速度青壮年
伴有代谢综合征的脑梗死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浓度的变化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探讨伴有代谢综合征(MS)的脑梗死患者血清中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的变化。方法选择262例脑梗死患者为脑梗死组,根据脑梗死组患者是否伴有MS分为2个亚组;伴MS脑梗死组(126例)和不伴MS脑梗死组(136例),同期选择体检健康者136例为正常对照组。检测腰围、血压、血糖、血脂和hs-CRP等相关指标,分析血清hs-CRP浓度与脑梗死、MS的关系。结果脑梗死组血清hs-CRP浓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伴MS的脑梗死组血清hs-CRP浓度较不伴MS脑梗死组明显增高(P<0.05)。血清hs-CRP浓度随着MS组分数目的增加而增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浓度增高,尤其以伴有MS的脑梗死患者增高明显。
罗霄鹏包正军曾国华
关键词:C反应蛋白脑梗死
难治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28例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难治性(发病2年后面神经功能未恢复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难治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28例,对照组为发病2年内面神经功能完全恢复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62例,均在治疗前与治疗后3、6、24个月时间段的面神经功能恢复及疗效分析,评定标准采用美国Hohse—Brackmann(H—B)分级法。结果28例难治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保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的恢复均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难治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积极的保守治疗是无效的,而是否采取手术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的时机选择与预后需进一步探讨。
曾国华包正军罗霄鹏
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重复神经电刺激的观察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患者重复神经电刺激(RNS)时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幅衰减和递增的特点及意义。方法:对确诊的42例ALS患者与42例重症肌无力(MG)患者的尺神经3Hz(低频)与15Hz(高频)RNs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42例ALS患者中,低频RNS有明确衰减者30例,无明确衰减或递增者12例;高频RNS有明确衰减者4例,明确递增者22例,无明确衰减或递增者16例。以上结果均与以作对照的MG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LS患者存在神经肌肉传递障碍,RNS衰减或递增可能与突触前机制有关,或许与突触前、后均受损害有关,RNS结果异常是病情活跃的标志,确切意义有待进一步探讨。
曾国华包正军罗霄鹏
贝尔麻痹236例疗效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罗霄鹏曾国华包正军
关键词:预后
定量感觉检查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早期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 探讨定量感觉检查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使用温度觉分析仪、振动觉分析仪及肌电图诱发电位仪对76例胰岛素非依赖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温度觉、振动觉及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结果 有症状组患者的温度觉、振动觉、神经传导速度的异常率明显高于无症状组,无症状组患者温度觉、振动觉异常率明显高于神经传导速度的异常率。结论 定量感觉检查较常规神经导检测有高的诊断敏感性,为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早期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包正军彭子娟曾国华
关键词: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温度觉振动觉神经传导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