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新平
- 作品数:51 被引量:264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 Ⅰ、Ⅱ期鼻咽癌外照射加腔内放疗远期疗效的前瞻性研究被引量:13
- 2007年
- 背景与目的:近距离放疗的空间剂量分布和外照射明显不同,两者联合使用可以优势互补,提高剂量分布的适形度。本研究旨在探讨Ⅰ、Ⅱ期鼻咽癌患者采用单纯外照射放疗与外照射加腔内联合放疗的长期疗效差异。方法:将321例Ⅰ、Ⅱ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单纯外照射组223例,外照射加腔内联合放疗组98例;单纯外照射组采用低熔点铅挡块不规则野照射,常规方法照射,常规分割,总剂量为66~74Gy;联合放疗组采用同样的外照射方法,总剂量给与58~62Gy,接着给予15~20Gy腔内近距离放疗。结果:经过5年的随访,单纯外照射组鼻咽复发16例,死亡35例,Ⅰ、Ⅱ期鼻咽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90.63%和80.82%(P=0.018);联合照射组鼻咽复发1例,死亡6例,Ⅰ、Ⅱ期鼻咽癌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95.24%和93.36%(P=0.025)。口干和张口困难的不良反应以联合照射组较轻。结论:Ⅰ、Ⅱ期鼻咽癌患者采用外照射加腔内放疗相对单纯外照射有较好的疗效并可减轻不良反应。
- 曹新平卢泰祥叶伟军崔念基
- 关键词:近距离放疗疗效
- 宫颈癌腔内联合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放疗施源器模板的应用
- 2024年
- 目的设计适用于局部晚期宫颈癌的腔内联合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放疗(IC-ISBT)施源器模板,并评估其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3月至2020年9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的100例ⅡB-ⅣA期(国际妇产科协会2018分期)宫颈癌患者的外照射前后磁共振影像资料,对宫颈原发病灶范围进行回顾性阅片分析对比。基于外照射后肿物残留情况,勾画近距离放疗高危临床靶区(HR-CTV),设计腔内联合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放疗(IC-ISBT)的施源器模板,并进一步评估施源器模板插植组(37例)与徒手插植组(63例)治疗宫颈癌的剂量和疗效差异。分类变量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连续变量采用t检验或U检验。结果100例宫颈癌患者外照射后残留肿物边缘按顺时针3、6、9、12点方向与宫颈管中心的距离中位数为16.5、14.0、17.0、13.0 mm。将对应的HR-CTV叠加重建三维图,设计制作蘑菇头圆柱体式IC-ISBT施源器模板:头部长径为35 mm,短径为20 mm,中心适配宫腔管,内圈C1-C12为表盘式排列,两侧拓展B1-B5及A1-A4针道。在剂量方面,模板插植组与徒手插植组的HR-CTV D90%[(635.12±22.65)∶(635.80±25.84)cGy]、膀胱D_(2cm^(3))[(473.79±44.78)∶(463.55±66.43)cGy],直肠D_(2cm^(3))[(396.99±73.54)∶(408.00±73.94)cGy]及乙状结肠D_(2cm^(3))[(293.07±152.72)∶(311.31±135.77)cGy]无明显差异(P>0.05),但前者的HR-CTV D98%较高[(544.78±32.07)∶(536.78±32.04)cGy,P=0.007],直肠D1 cm3及D0.1 cm3较低[(438.62±69.65)∶(453.97±67.89)cGy,P=0.016;(519.46±70.67)∶(543.82±81.24)cGy,P=0.001]。两组的宫颈原发灶完全缓解率(86%∶83%,P>0.05)无差异。结论该IC-ISBT施源器模板设计合理,与徒手插植疗效相当,靶区剂量覆盖符合临床需求,可更好地保护危及器官。其使用操作简便,可重复性强,有望作为常规模板推广应用。
- 欧阳翼黄晓丹陈佛平伍海莹叶伟军陈锴李珺芸刘红英麦苗青顾慧宽林焕新曹新平
- 关键词:近距离放射疗法
- 插植针植入棒在妇科肿瘤术后残端近距离腔内放疗的应用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自制插植针植入棒施源器在妇科肿瘤术后阴道残端近距离腔内放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的妇科肿瘤术后患者62例,所有患者均有术后放疗指征,需接受三维近距离后装放疗补量。根据患者阴道残端情况选用不同型号插植针植入棒模板,依照预设通道在模板内放置阴道管和插植针。按照统一标准勾画靶区及危及器官,制定放疗计划,高危临床靶区(HR-CTV)处方剂量为5.5 Gy/次,通过剂量体积参数图评估靶区和危及器官体积、受照剂量等参数。结果62例患者均在插植针植入棒模板引导下顺利完成后装放疗,共行140次插植治疗,剂量参数HR-CTV包绕90%靶区体积的平均剂量D_(90%)为(575.48±22.30)cGy,包绕膀胱、直肠、乙状结肠2 cm^(3)体积的平均剂量D_(2cm^(3))分别为(328.69±102.71)cGy、(369.14±46.59)cGy、(27.28±71.27)cGy,小肠未进入靶区照射范围无统计,靶区体积大小、危及器官剂量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插植针植入棒施源器在妇瘤术后残端近距离腔内放疗有明显临床优势,满足预计划剂量要求,操作简易,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 凌宝珍麦苗青曹新平叶伟军欧阳翼郭旋
- 关键词:腔内放疗施源器妇科肿瘤
- 早中期鼻咽癌外照射联合腔内放疗长期疗效的前瞻性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Ⅰ、Ⅱ期鼻咽癌患者采用单纯外照射放疗与外照射加腔内联合放疗的长期疗效。[方法]前瞻性研究453例Ⅰ、Ⅱ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单纯外照射组297例,联合照射组156例;单纯外照射组采用低熔点铅挡块不规则野照射,常规照射,常规分割,总剂量为66~74Gy;联合照射组采用同样的外照射方法,总剂量给予58~62Gy,并给予15~20Gy腔内近距离放疗。[结果]单纯外照射组和联合照射组的5年鼻咽局控率分别为Ⅰ期92.86%、96.43%(P=0.35),Ⅱ期89.02%、94.53%(P=0.01);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Ⅰ期88.10%、92.86%(P=0.27),Ⅱ期81.18%、90.63%(P=0.03)。口干和张口困难的毒副反应联合照射组比单纯外照射组轻。[结论]Ⅰ、Ⅱ期鼻咽癌患者采用常规外照射联合腔内放疗相对单纯常规放疗有较好的疗效,并可减轻毒副反应。
- 曹新平叶伟军任玉峰卢泰祥
- 关键词:鼻咽肿瘤放射疗法毒副反应
- 原发性宫颈癌乳腺转移一例
- 2024年
- 一、病例摘要患者28岁,因“接触性阴道流血4个月”于2020年6月2日就诊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已婚未育,既往史、家族史无特殊。妇科检查:阴道前壁中上段肿瘤浸润,宫颈5 cm×4 cm×3 cm结节型肿物,侵犯双侧宫旁,未达盆壁。SCC 28.8 ng/ml。HPV 16(+)。PET-CT:宫颈癌侵犯周围脂肪间隙,左锁骨上、左腋窝、腹膜后、双髂血管、骶前及右侧腹股沟区多发淋巴结代谢活跃,考虑转移(图1)。宫颈活检病理:中低分化鳞状细胞癌。左腋窝淋巴结穿刺病理:p16(+),p40(+),CK5/6(+),Ki-67(约70%+),符合中低分化鳞状细胞癌(图2),提示宫颈来源可能。诊断:宫颈中低分化鳞癌ⅣB期。于2020年6月24日至2020年12月24日行全身化疗及同步放化疗。全身化疗采用白蛋白结合紫杉醇400 mg(260 mg/m^(2))+奈达铂120 mg(70~80 mg/m^(2))方案静脉化疗,每3周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化疗后血清SCC下降至9.75 ng/ml。
- 张岚曹新平
- 关键词:右侧腹股沟低分化鳞癌阴道前壁左锁骨结节型
- 鼻咽癌后装腔内放疗个体化施源器剂量学分析
- 2013年
- 目的:评估热塑面罩固定鼻咽个体化施源器剂量的准确性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0例后装放疗患者,分别制作鼻咽个体化施源器并使用面罩固定。每次治疗前均行CT扫描,并在计划系统中重建出施源器位置,获取铱源驻留位点坐标,通过与计划CT比较,计算出施源器位移偏差,进而评估后装治疗剂量的准确性。结果:非面罩固定最远端源驻留位点(P1)平均偏差在X、Y、Z三个方向为(1.62±0.24)、(2.32±0.22)和(2.50±0.28)mm,近端(P5)为(1.13±0.11)、(1.22±0.20)和(1.80±0.15)mm。经面罩固定后个体化施源器最远端源驻留位点(P1)平均位移则分别为(0.82±0.06)、(0.70±0.07)和(0.94±0.08)mm,近端(P5)为(0.70±0.02)、(0.46±0.01)和(0.60±0.03)mm。面罩固定施源器位移偏差导致的感兴趣点(源旁2cm)剂量误差<1.2%。结论:使用热塑面罩固定个体化施源器剂量准确,适合鼻咽癌腔内后装治疗。
- 李爱菊祁振宇伍振宇曹新平麦苗青邓小武
- 关键词:鼻咽肿瘤施源器
- 鼻咽癌新型施源器的研制及其剂量学和临床验证
- 该课题结合临床现有后装机的类型,在原有施源器的基础上,设计出新的鼻咽癌后装近距离放疗施源器系列,以期提高鼻咽癌放疗的疗效和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 曹新平
- 关键词:鼻咽癌近距离放疗施源器
- 文献传递
- 用松胞素阻滞微核法检测鼻咽癌细胞株放射敏感性
- 目的:探讨用松胞素阻滞微核法来预测鼻咽癌细胞株放射敏感性价值.
方法:用松胞素阻滞微核法微核率、微核细胞率检测鼻咽癌高分化鳞癌细胞株CNE1及低分化鳞癌细胞株CNE2在不同X线剂量照射下染色体断裂或缺失程度的差...
- 叶伟军闵华庆曹新平陈昆田
- 关键词:鼻咽癌细胞株
- 文献传递
- 外周血淋巴细胞松胞素阻滞微核法预测鼻咽癌放射敏感性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用外周血松胞素阻滞微核法来预测鼻咽癌放射敏感性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研究42例鼻咽癌患者放疗前照射0,0.5,1,2,4Gy的外周血,放疗20Gy、60Gy时的外周血行松胞素阻滞微核法检测微核率、微核细胞率,统计分析正常组织敏感组与不敏感组间、鼻咽肿瘤组织局控组与残留组间微核率、微核细胞率、50Gy鼻咽肿瘤消退率等指标有无差异,并分析这些指标间的相互关系。结果在体外照射1Gy及以上剂量、20Gy、60Gy时外周血微核率、微核细胞率在放射敏感组明显比不敏感组增加,在体外照射2Gy及以上剂量、20Gy、60Gy时外周血微核率、微核细胞率在肿瘤局控组比未局控组明显增加。结论外周血淋巴细胞松胞素阻滞微核法有可能作为预测鼻咽癌皮肤、黏膜急性反应敏感性的指标。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微核细胞率有可能作为预测鼻咽癌根治性放疗近期疗效的指标。
- 叶伟军闵华庆曹新平陈昆田
- 关键词:鼻咽肿瘤
- 腮腺功能动态检测预测鼻咽癌放射敏感性临床研究
- 目的:不同的鼻咽癌患者采用相同的常规放射治疗后可出现不同的肿瘤局控率、放疗急性反应及远期并发症,其原因与患者的正常组织及肿瘤组织存在放射敏感性个体差异有关.本文旨在探讨用腮腺功能动态检测来预测鼻咽癌放射敏感性可行性.
...
- 叶伟军闵华庆曹新平陈昆田
- 关键词:鼻咽癌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