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采用血栓抽吸联合抗栓治疗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采用血栓抽吸与抗栓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4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抗栓治疗,治疗组采用血栓抽吸联合抗栓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慢血流/无复流发生率、治疗后TIMI血流分级0~1级、术后1 h ST回落良好率、左心室舒张末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术后1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累积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术后1 h ST回落良好率、LVEDD、LVEF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TIMI血流分级0~1级、慢血流/无复流发生率、术后1个月内MACE累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低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血栓抽吸联合抗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具有较大的意义,值得信赖。 刘艳 智永超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血栓抽吸 抗栓治疗 依折麦布联合辛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的调脂作用 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通过在冠心病高血脂症患者中采用依折麦布联合辛伐他汀和不同剂量的辛伐他汀治疗,探讨依折麦布联合辛伐他汀在降低血脂方面的疗效。方法 90例冠心病患者,利用完全随机法分为A、B、C组,各30例。A组给予依折麦布(10 mg/d)联合辛伐他汀(20 mg/d)治疗,B组给予辛伐他汀40 mg/d治疗,C组给予辛伐他汀20 mg/d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指标水平。结果治疗前,三组患者TC、TG、LDL-C和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三组患者TC、LDL-C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TG水平低于B、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T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中有1例第4周谷草转氨酶(AST):85 U/L,谷丙转氨酶(ALT):63 U/L,予观察至第6周时复查血AST:63 U/L,ALT:53 U/L,继续治疗未停药。无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采用依折麦布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方案能更有效的降低冠心病患者的血脂水平,且安全性好。 袁义丽 智永超关键词:依折麦布 辛伐他汀 冠心病 麦角新碱冠状动脉痉挛激发试验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997年 目的:通过左右冠状动脉选择性地注入马来酸麦角新碱激发冠状动脉痉挛,经冠状动脉造影来评价冠状动脉痉挛的有无及程度。方法:对临床怀疑冠状动脉痉挛而冠状动脉造影未见显著器质性狭窄者,左右冠状动脉分别先后注入0.02mg的马来酸麦角新碱,3分钟后用冠状动脉造影来评价冠状动脉的痉挛。结果:9例患者中5例阳性,显示了麦角新碱冠状动脉痉挛激发试验对冠心病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原因判定的价值。结论:此方法对以冠状动脉痉挛为主的冠心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可用于指导用药;虽有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可能性,但只要技术熟练,操作谨慎是切实可行的。 孙喜琢 赵驰 陈叔敏 张静 董剑 汪浩 智永超 于光 孟兆清 姜秋红关键词:冠状动脉痉挛 麦角新碱 心绞痛 严重低钾血症误诊1例分析 2011年 1病历摘要女,71岁。因反复胸闷气短10a余,加重伴突发呼吸困难、端坐呼吸1d入当地医院门诊,以风湿性心脏病为诊断收住院。查体:BP120/80i"niTlHg,P90次/rain,精神萎靡不振,口唇无发绀,颈静脉略显充盈,双肺呼吸音清,双肺底可闻及少许湿哕音,二尖瓣区可及3/6级收缩期隆隆样杂音,双下肢中度水肿,人院时查血钾3.4mmol/L,给予利尿(呋塞米)、强心、扩血管等治疗,而未予补钾。3d后患者出现乏力、厌食、 肖丽 智永超关键词:误诊 地尔硫与地高辛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并快速型房颤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分析地尔硫与地高辛联合应用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并快速型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风湿性心脏病并快速型房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服用地高辛治疗,干预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联合服用地尔硫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无效例数为9例,有效例数为15例,显效例数为16例,总有效率为77.5%;干预组患者治疗无效例数为1例,有效例数为18例,显效例数为21例,总有效率为97.5%。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314,P=0.007<0.05)。对照组患者有9例出现不良反应,干预组患者有2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例数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65,P=0.023<0.05)。结论在风湿性心脏病并快速型房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地尔硫与地高辛联合治疗的效果较好,值得应用。 肖丽 智永超关键词:风湿性心脏病 快速型心房颤动 地高辛 临床疗效 盐酸替罗非班对严重冠心病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盐酸替罗非班对冠心病严重三支病变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56例无法行PTCA或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冠心病患者,在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低分子肝素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替罗非班,观察其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替罗非班与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低分子肝素合用可明显缓解严重冠脉三支病变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尤其是高敏C-反应蛋白〉9mg/ml的患者,而出血不良反应无显著增加。结论替罗非班为治疗严重冠心病患者有效、安全的药物。 李永旺 智永超 董剑 夏振伟 马义丽 李洪涛冠心病患者血清纤维蛋白原、高敏C反应蛋白与粥样斑块不稳定性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通过检测健康对照组及冠心病患者群血清纤维蛋白原(FIB)及炎性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探讨冠心病患者凝血功能紊乱、炎性因子表达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的关系。方法:2007年10月~2008年8月于本院心内科行冠脉造影或冠脉CT患者195例,入院前均未行调脂治疗。按冠脉造影或冠脉CT结果分为健康对照组45例,冠心病患者150例,其中急性冠脉综合征(ACS)109例。入院当时检测血清脂蛋白、FIB、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冠心病患者FIB,血清炎性因子MCP-1、hs-CRP、LDL-C水平明显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患者存在炎性反应、脂代谢和凝血功能紊乱。与稳定型冠心病患者相比,ACS患者hs-CRP、FIB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s-CRP水平与FIB正相关,表明二者可能主要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相关。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hs-CRP、FIB较稳定型冠心病患者明显升高,表明hs-CRP、FIB水平与冠状动脉斑块的不稳定性相关,对冠心病患者进行上述指标的检测有利于判断病情,尽早治疗,以改善预后。 胡叶 智永超 张芝晶 刘永华 王心杰关键词:纤维蛋白原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高敏C反应蛋白 冠心病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治疗中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8 2016年 目的分析研究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 88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及B组,每组44例;两组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A组采用20 mg/d的用药剂量,B组采用40 mg/d的用药剂量。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的治疗中适当增加阿托伐他汀的用药剂量不会对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造成明显影响。 孙丽丽 智永超关键词:用药剂量 冠心病 阿托伐他汀 冠状动脉瘤合并冠脉狭窄的经皮冠脉介入治疗1例 被引量:1 2003年 智永超关键词:冠状动脉瘤 放射学 介入性 小灶肺栓塞诊断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评价小灶肺栓塞的诊断方法,提高对该病的早期诊断。方法对本院78例肺栓塞患者(其中小灶肺栓塞12例)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D-二聚体、动脉血气、纤维蛋白原(nB)、B型脑钠肽(BNP)]及影象检查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小灶PE发生率为15.4%,D-二聚体〉500μg/L8例(66.7%),BNP〉194ng/ml10例(83.3%),FIB〉4g/L11例(91.6%)。结论小灶肺栓塞容易误诊,联合D-二聚体、BNP及FIB可提高微小肺栓塞的诊断准确率。 李永旺 智永超 董剑 马义丽 夏振伟 李洪涛关键词:D-二聚体 动脉血气 B型脑钠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