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施思齐

作品数:81 被引量:138H指数:7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钱江人才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20篇会议论文
  • 12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2篇电气工程
  • 24篇理学
  • 17篇一般工业技术
  • 11篇自动化与计算...
  • 6篇化学工程
  • 6篇电子电信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6篇电池
  • 23篇离子
  • 15篇锂离子
  • 12篇第一性原理
  • 11篇锂离子电池
  • 11篇离子电池
  • 10篇电解质
  • 9篇第一性原理计...
  • 8篇正极
  • 7篇电化学
  • 6篇第一性原理研...
  • 6篇正极材料
  • 6篇离子输运
  • 6篇分子
  • 5篇电导
  • 5篇电导率
  • 5篇动力学
  • 5篇一次电池
  • 5篇领域知识
  • 5篇晶体

机构

  • 55篇上海大学
  • 15篇浙江理工大学
  • 12篇江西师范大学
  • 10篇中国科学院
  • 8篇之江实验室
  • 3篇湘潭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宁...
  • 3篇阿卜杜拉国王...
  • 2篇内蒙古科技大...
  • 2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湖南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西北工业大学
  • 1篇中国建筑材料...
  • 1篇中国工程物理...
  • 1篇湖南理工学院
  • 1篇江西科技师范...
  • 1篇韶关学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81篇施思齐
  • 9篇欧阳楚英
  • 7篇刘悦
  • 6篇陈立泉
  • 5篇雷敏生
  • 4篇王兆翔
  • 3篇唐为华
  • 3篇李泓
  • 3篇周薇薇
  • 3篇唐元昊
  • 3篇张华
  • 2篇丁航晨
  • 2篇刘海华
  • 2篇李沛娟
  • 2篇刘洋
  • 2篇任元
  • 2篇张文清
  • 2篇洪小平
  • 2篇黄学杰
  • 2篇陈丽江

传媒

  • 9篇物理学报
  • 5篇储能科学与技...
  • 4篇硅酸盐学报
  • 3篇物理
  • 3篇物理化学学报
  • 2篇自然杂志
  • 2篇物理教学
  • 2篇江西师范大学...
  • 2篇无机材料学报
  • 2篇中国科学:物...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Journa...
  • 1篇科技导报
  • 1篇工业控制计算...
  • 1篇光子学报
  • 1篇原子与分子物...
  • 1篇电源技术
  • 1篇大学物理
  • 1篇零陵师范高等...
  • 1篇功能材料与器...

年份

  • 5篇2024
  • 7篇2023
  • 13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10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7
  • 5篇2004
  • 1篇2002
  • 2篇2001
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eO_2的电子结构,光学和晶格动力学性质:第一性原理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基于考虑了Ce-4f电子间的库仑作用U和交换作用J的LDA+U方案,应用第一性原理计算系统研究了CeO2的电子结构,光学和晶格动力学性质.电荷密度和电子局域函数的分布特征表明,CeO2是属于共价键的绝缘体.介电常数、玻恩有效电荷张量和声子色散曲线的计算值和相应的实验结果符合得比较好.
李沛娟周薇薇唐元昊张华施思齐
关键词:电子结构晶格动力学第一性原理计算
锂电池中的计算物理学被引量:3
2022年
从计算物理学角度深入解析与锂电池特性关联的物理基础,对优化锂电池的设计并推动其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系统总结了锂电池中物理现象与物理原理的对应关系,通过分析物理模型及其作用机制,勾勒出锂电池模型的物理图像,提炼出相关描述因子及其计算物理方法。针对锂电池中科学问题的计算、模拟与仿真多尺度技术的发展,以及近年来基于机器学习与高通量计算方法的研究进展,可以预见多尺度模拟与高智能计算技术的结合将极大地推进锂电池的快速发展。在锂电池的仿真研究中,确立计算方法尺度、科学基础理论、储能机制与系统的物理形态、仿真与实践的物理关系及科学基础与工程应用构造的五维一体化锂电池分析体系,无论对揭示锂电池中基本物理原理、电池本质属性、计算物理学之间的科学关系,还是对发展基于物理基本原理模型的电池体系构效关系和调控方法,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任元任元施思齐
关键词:锂电池物理基础计算物理学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三元复合基体阴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三元复合基体阴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是在多孔镍基体上,同时沉积两种性能优良的纳米陶瓷颗粒,于惰性气氛中烧结制成复合基体阴极。纳米陶瓷颗粒主要包括LiCoO<Sub>2</Sub>以及...
陈丽江洪小平贾彦荣施思齐刘海华董晓玲
Double Covalency Factors and DoubleξModel in Study on Optical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Diluted Magnetic Semiconductors ZnX∶Co~ 2+
2002年
The optical absorption spectra of the covalent crystals ZnX(X=S,Se) doped with Co 2+ are studied using the double covalency factors,which considers the anisotropic distortion of e g and t 2g orbits for d electron.When the paramagnetic g factor is calculated,the contributions of the spin orbit coupling from the ligand ions are taken into account besides that from the central ion,which is the double ξ model.The calculated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theoretical values coincide with the experimental values very well.This suggests that the method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could be more valid to some strongly covalent crystals.
施思齐雷敏生欧阳楚英
碳基燃料SOFC阳极材料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3年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s)是一类可以将燃料气体的化学能以高效而环境友好的方式直接转化为电能的电化学反应器。最近的研究趋势是发展可以直接电化学氧化碳氢化合物燃料(如天然气)的电池,但是使用碳氢化合物作为燃料时,目前最常使用的镍-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Ni/YSZ)金属陶瓷阳极材料具有易积碳和硫中毒的缺点。因此,研究在燃料气氛下具有混合离子-电子电导的替代阳极材料显得尤为必要。综述了以碳基燃料工作的SOFCs阳极材料研究的一些进展,并展望本领域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孙春文孙杰杨伟杨伟马朝晖李帅仙存妮王少飞肖睿娟施思齐李泓
关键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阳极材料抗硫
全固态锂电池正极/电解质界面电阻:从空间电荷层模型到表征及模拟
2024年
采用无机固体电解质的全固态锂电池以其高安全性和长寿命等优点,已经成为动力电池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随着高室温离子电导率(大于10^(-3)S·cm^(-1))的固体电解质的涌现,锂离子在其中的迁移动力学问题不再是全固态锂电池发展的主要瓶颈。相比之下,正极和固体电解质界面处因空间电荷层等复杂效应导致的高界面电阻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难题。本文从(电)化学势及电势的基本概念出发,对描述正极和固体电解质之间化学势差异所导致的空间电荷层的理论模型进行严格推导,以揭示其影响界面电阻的物理本质。接着,本文从实验表征和理论模拟角度出发,综述了当前在观测空间电荷层状态、计算正极/固体电解质界面及其体相锂离子浓度,以及预测界面电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融合空间电荷层模型、数值模拟以及基于实际正极和固体电解质接触处费米能级状态和位置的方法,从而定量评估界面电阻。最后,本文展望了通过优化正极/固体电解质界面来提升全固态锂电池电化学性能的未来发展趋势。通过深入理解界面电阻的物理机制,未来可以采用新的材料设计、界面工程等策略来改善全固态锂电池的性能。这些研究将有助于推动全固态锂电池技术的发展,实现更高效、更安全的能源存储解决方案。
王达殷晓彬吴剑芳罗亚桥施思齐
关键词:正极界面电阻
关于几种固体电解质材料的离子输运物理一些浅显的认识
目前锂离子电池面临两大问题:一是安全性问题,二是能量密度低。发展全固态锂电池是我国的战略选择。寻找综合性能优异的锂离子固体电解质材料一直是全固态锂电池的研究重点和难点。锂离子固体电解质是指锂离子电导率接近(或在有些情况下...
施思齐
一种材料性能自动预测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材料性能自动预测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材料数据集和其他研究领域的通用数据集;数据预处理模块,用于对数据集进行预处理;领域知识库构建模块,用于构建材料类别树并进行量化表示,构建领域知识矩阵以指导...
刘悦王双燕杨正伟涂章伟施思齐
离子嵌入电化学反应机理的理解及性能预测:从晶体场理论到配位场理论被引量:6
2022年
配位场理论融合了晶体场的静电作用和分子轨道的共价作用于1952年首次被提出,是解析热力学、地质矿物学和电化学系统中的结构畸变、热力学性质和磁性等物理/化学问题的基础。其中对于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单价/多价金属离子电池领域,其电极材料通常是含有d电子的过渡金属化合物,目前仍普遍存在对具有不同配位场过渡金属电极材料中离子脱嵌电压、比容量以及相结构稳定等微观结构/电荷转移性能调控机理认识的不足。本文从配位场理论方法出发并结合可直接计算电子分布及占据特性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对离子脱嵌电化学过程中决定电压的费米能级计算模型、衡量相结构稳定性的晶体场稳定化能计算公式、调控阴离子氧化还原活性的理论模型等进行了严格的推导。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刚性带体系的电压调控和含不同周期过渡金属材料相结构稳定性预测等一系列电极能量密度/相稳定性改进策略,并成功设计出无过渡金属Li(Na)BCF_(2)/Li(Na)B_(2)C_(2)F_(2)正极及嵌入式反应无锂MX_(2)正极两种新型电极材料。本工作拓展了配位场理论在离子嵌入电化学中的应用,为从电子的能带调控角度设计高能量密度嵌入式电极材料提供了新思路。
王达周航焦遥王佳民施维蒲博伟李铭清宁芳华任元喻嘉李亚捷李彪施思齐
关键词:晶体场理论配位场理论费米能级
通过增加传导离子的协同输运来设计具有高离子电导率的Na SICON型固态电解质
具有NASICON(NAtrium SuperIonic CONductor)结构的Na3Zr2Si2PO12在室温下具有较高的离子电导率(~10–4 S cm–1),并且其与金属钠接触时能形成较为稳定的界面,因此常被用...
邹喆乂施思齐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