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有和

作品数:4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安徽省立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液
  • 2篇血液病
  • 2篇栓塞
  • 2篇栓塞治疗
  • 2篇脾栓塞
  • 2篇脾栓塞治疗
  • 2篇小儿
  • 2篇小儿血液病
  • 2篇儿童
  • 2篇白血
  • 2篇白血病
  • 2篇部分脾栓塞
  • 2篇部分脾栓塞治...
  • 1篇动脉
  • 1篇毒副作用
  • 1篇血液疾病
  • 1篇治疗儿童
  • 1篇神经系
  • 1篇神经系统
  • 1篇脾动脉

机构

  • 4篇安徽省立医院

作者

  • 4篇徐有和
  • 4篇王宁玲
  • 3篇刘芝璋
  • 3篇张爱梅
  • 2篇李春
  • 1篇孙一兵
  • 1篇汪世存
  • 1篇黄胜友
  • 1篇张行明
  • 1篇翟志敏

传媒

  • 1篇中国小儿血液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微创医学

年份

  • 2篇2005
  • 2篇200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部分脾栓塞治疗小儿血液病
2001年
目的 观察部分脾栓塞 (PSE)治疗小儿血液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经皮穿刺股动脉插管行部分脾栓塞治疗小儿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cITP)、先天性红细胞丙酮酸激酶缺陷症及脾功能亢进共 13例 ,栓塞材料选用明胶海绵 ,栓塞范围在 6 0 %~ 80 %之间。结果 术后 2周外周血象恢复 ,血小板升至正常。本组中cITP的有效率为80 %。结论 该方法既保存了脾脏的免疫功能 ,又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无严重并发症 ,是治疗部分小儿血液病的理想方法之一。
王宁玲刘芝璋徐有和张爱梅
关键词:血液病外科学PSE部分脾栓塞
中枢神经系统微小残留白血病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5年
王宁玲张爱梅翟志敏刘芝璋李春徐有和
关键词:微小残留白血病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白血病复发微小残留病儿童时期
左旋门冬酰胺酶治疗儿童白血病的毒副作用及防治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化疗的毒副作用及可行的防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21个疗程L-ASP的使用,并分析防治措施的有效性。结果121个疗程中有46个疗程中出现了1种或1种以上的如下毒副作用:过敏反应、凝血障碍、胃肠反应、低蛋白血症、黄疸、肝酶升高、Y—球蛋白不足、焦虑。及时正确防治无1例死亡。结论积极预防可减少L-ASP的毒副作用,保证化疗顺利进行;及时诊断和处理L-ASP的毒付作用可减少严重合并症的发生,提高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的无病生存率。
王宁玲刘芝璋徐有和张爱梅李春
关键词:左旋门冬酰胺酶儿童白血病毒副作用L-ASP血液疾病
小儿血液病部分脾栓塞治疗的临床研究
2001年
目的 探讨部分脾栓塞治疗小儿血液病的临床疗效、免疫功能及并发症。方法 采用 Seldinger` s法 ,行部分脾栓塞 (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PSE)治疗小儿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先天性红细胞丙酮酸激酶缺陷症及脾功能亢进共 13例 ,选用明胶海绵颗粒作为栓塞剂 ,栓塞范围控制在 6 0 %~ 80 %之间。结果 患儿在术后 2周血小板升至正常 ,临床症状改善 ,栓塞前后免疫球蛋白无明显变化 ,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PSE治疗部分小儿血液病例可保留小儿的免疫功能 ,取得满意疗效 ,值得临床推广。
孙一兵王宁玲汪世存黄胜友张行明徐有和
关键词:脾栓塞脾动脉血液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