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敏

作品数:44 被引量:134H指数:6
供职机构: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医学领军人才基金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白血
  • 17篇白血病
  • 13篇细胞
  • 13篇骨髓
  • 12篇急性
  • 10篇疗效
  • 9篇骨髓瘤
  • 8篇多发
  • 8篇多发性
  • 8篇多发性骨髓瘤
  • 6篇硼替佐米
  • 6篇淋巴
  • 6篇化疗
  • 5篇血小板
  • 5篇血小板减少
  • 5篇异常综合征
  • 5篇增生
  • 5篇增生异常综合...
  • 5篇髓系
  • 5篇综合征

机构

  • 39篇张家港市第一...
  • 5篇江苏省人民医...
  • 4篇苏州大学
  • 4篇苏州大学附属...
  • 2篇江苏大学附属...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苏州大学附属...
  • 2篇常州市第一人...
  • 2篇常州市第二人...
  • 2篇江阴市人民医...
  • 2篇泰州市人民医...
  • 2篇宜兴市人民医...
  • 1篇福建省立医院
  • 1篇江苏省中医院
  • 1篇扬州市第一人...
  • 1篇无锡市第三人...
  • 1篇淮安市第一人...
  • 1篇南京市第二医...
  • 1篇无锡市人民医...
  • 1篇镇江市第一人...

作者

  • 43篇徐敏
  • 15篇黄琨
  • 13篇曹静
  • 7篇张秋蓉
  • 6篇吴晓
  • 6篇郭宗明
  • 4篇李建勇
  • 3篇范磊
  • 3篇谢秋
  • 2篇吴正东
  • 2篇张学光
  • 2篇周新
  • 2篇李炳宗
  • 2篇何广胜
  • 2篇沈云峰
  • 2篇高峰
  • 2篇朱彦
  • 2篇黄益萍
  • 2篇殷昌硕
  • 2篇吴文忠

传媒

  • 3篇南京医科大学...
  • 3篇临床血液学杂...
  • 3篇中国医刊
  • 2篇苏州医学院学...
  • 2篇中华血液学杂...
  • 2篇中国实用内科...
  • 2篇中国社区医师
  • 2篇苏州大学学报...
  • 2篇癌症进展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当代医学
  • 1篇白血病.淋巴...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国微循环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中国血液流变...
  • 1篇交通医学
  • 1篇浙江医学情报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年份

  • 4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5篇2007
  • 3篇2004
  • 1篇2002
  • 3篇1996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地西他滨联合预激方案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急性髓系白血病20例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究地西他滨联合预激方案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价值。方法方便选取并分析2012年8月—2015年8月该院收治的用地西他滨联合预激方案治疗的20例中高危MDS和AML患者,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8例患者为CR,6例PR,在此其中2例经两个疗程治疗后完全缓解,6例NR。总有效率70%,l疗程完全缓解率40%。Ⅳ度骨髓抑制100%,缓解患者化疗后血小板恢复正常时间17-23 d,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较血小板晚,平均25 d左右。结论对于急性髓系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患者,使用地西他宾治疗可以取得满意效果。风险可控,老年人也能耐受,但有不良预后的染色体或突变基因的患者效果不佳。
曹静黄琨徐敏
关键词:地西他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髓系白血病
硼替佐米对高三尖杉酯碱耐药细胞株K562的作用及其机制
2021年
目的:探究硼替佐米对高三尖杉酯碱耐药细胞株K562(K562/HHT)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浓度梯度增加法建立K562/HHT细胞;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硼替佐米分别作用K562和K562/HHT细胞24 h、48 h后对细胞增殖抑制的作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硼替佐米单独或联合高三尖杉酯碱作用于K562/HHT细胞48 h后的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硼替佐米单独或联合高三尖杉酯碱作用K562/HHT细胞48 h后BCL-2、P170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成功建立K562/HHT细胞,24 h耐药倍数为678.31倍,48 h耐药倍数为787.31倍。硼替佐米对K562/HHT细胞的增殖抑制呈浓度、时间依赖性(P<0.05);低浓度硼替佐米能够逆转K562/HHT的耐药性,24 h逆转倍数为2.89倍,48 h逆转倍数为3.85倍。低浓度硼替佐米联合高三尖杉酯碱能够增加K562/HHT的凋亡;低浓度硼替佐米能够抑制K562/HHT细胞P170蛋白的表达,但不影响BCL-2的表达。结论:低浓度硼替佐米可以逆转K562/HHT细胞对高三尖杉酯碱的耐药,增加K562/HHT的化疗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耐药蛋白P170相关。
张悦陈锦豪郭宗明徐敏
关键词:硼替佐米耐药高三尖杉酯碱
真实世界伊沙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疗效与安全性研究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评估真实世界伊沙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来自中国贫血东部协作组单位(无锡市人民医院等)伊沙佐米治疗72例MM患者的血液学、细胞遗传学及疗效、安全性等数据。结果难治/复发MM(RRMM)患者接受伊沙佐米的中位治疗周期为6.0(3.0,7.0)个,总体有效率(ORR)为56.5%;新诊断MM(NDMM)患者中位治疗周期为4.5(4.0,9.5)个,总体有效率为85.8%;转换维持治疗组患者中位治疗周期为5.0(3.0,8.0)个,其中25.8%的患者缓解程度加深;不良事件(AEs)的总体发生率为26.5%。结论在真实世界中,伊沙佐米对RRMM、NDMM或是维持转换MM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王婧顾伟英管俊龙启强李炳宗徐昕卢绪章华海应吴正东徐敏周新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疗效
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20例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分析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PD)化疗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初治12例,复发8例)采用PD基础方案化疗(硼替佐米1.0~1.3mg/m^2 iv,d1、d4、d8、d11,地塞米松10~20 mg iv,d1~2,d4~5,d8~9,d11~12,21天为1个疗程,2~3个疗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EBMT标准观察疗效,根据NCI-CTCAE标准判断不良反应。结果 PD组12例初治患者6例CR(50%),5例PR(41.6%),1例MR(8.4%),ORR为91.6%;8例复发患者,3例CR(37.5%),3例PR(37.5%),1例MR(12.5%),1例PD(12.5%),ORR为75%,PD组总的ORR为85%。主要不良反应有胃肠道症状(8例)、Ⅰ~Ⅱ级周围神经炎(6例)、带状疱疹(3例)、血小板减少NCICTCAE 2级(3例)、低血压(1例)。结论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MM起效快,完全缓解率高,不良反应低。
曹静黄琨徐敏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硼替佐米疗效
江苏省多中心5147例淋巴瘤亚型分析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探讨江苏地区淋巴瘤的亚型等流行病学特点。方法以江苏省18家医院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5147例连续入组的淋巴瘤患者为研究对象,诊断和分型均参照WHO标准,收集样本发病年龄、性别和疾病亚型等资料,并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所有淋巴瘤患者的中位发病年龄为59(2-96)岁,男女比例为1.6:1。疾病构成方面,霍奇金淋巴瘤(HL)患者为241例(5.19%),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为4400例(94.81%),B细胞NHL(B—NHL)患者为3501例,占所有样本的75.44%,T/NK细胞NHL(T/NK.NHL)患者为766例,占所有样本的16.51%。B.NHL中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构成比最高(53.50%,3501例中1873例),而在T/NK—NHL中NK/T-NHL构成比最高(31.85%,766例中244例)。结论江苏地区的淋巴瘤流行病学特点不同于欧美和国内其他单位的报道,具有其自身特点,可为公共卫生、临床和基础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徐卫范磊缪祎徐浩于亮徐昕李晓林吴正东徐敏周民孙雪梅徐燕丽闵凤玲朱彦吴文忠钱军廖辉沈云峰李东师锦宁李建勇
关键词:淋巴瘤WHO分型流行病学
82例进展期胃癌术后腹腔持续温热灌注联合静脉双途径化疗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9
2004年
目的 探讨进展期胃癌术后行腹腔持续温热灌注联合静脉的双途径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82例Ⅱ~Ⅳ期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4 6例 ,腹腔持续温热灌注联合静脉的双途径化疗 3次 ,常规静脉化疗 3次 ;对照组 36例 ,常规静脉化疗 6次。两组化疗均采用LFAP方案 (甲酰四氢叶酸钙 +5 氟脲嘧啶 +吡喃阿霉素或米托蒽醌 +顺铂 ) ,并均于术后 2 1~ 2 8d开始化疗。结果 治疗组 1,3年生存率分别为 97.8% (45 / 4 6 )和 82 .6 % (38/ 4 6 ) ,对照组分别为 94 .4 %(34/ 36 )和 6 1.1% (2 2 / 36 )。两组 1年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3年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治疗组和对照组Ⅱ度以上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37.0 %和 80 .6 %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两组骨髓抑制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双途径化疗可延长Ⅱ~Ⅳ期胃癌术后患者的生存期 ,降低Ⅱ度以上胃肠道反应发生率。
左云徐敏沈冬卢玮冬陆景峰
关键词:胃癌术后静脉化疗胃肠道反应
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CNSL)的临床特征、诊断方法与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总结本院收治的11例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患者的诊断与治疗经验。结果CNSL可发生于任何时期 ,但常发生在缓解期。主要症状表现为颅内压增高和颅神经损害。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体征及脑脊液 (CSF)检查 ,CSF涂片可找到白血病幼稚细胞 ,治疗主要以鞘内注射化疗药物和颅脑脊髓照射为主。结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并发CNSL发生率高 ,病情危笃 ,预后差 ,临床应重视其预防和治疗。
徐敏
关键词: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中枢神经系统
IHPP方案治疗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观察IHPP方案治疗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IFO1 5g m2 ,静滴 ,d1~ 5 ;Mes na0 4g ,静注 ,于IFO静滴后 0、4、8小时各一次 ,d1~ 5 ;THP30~ 4 0mg m2 ,静注 ,d1;DDP2 0mg m2 静滴 ,d1~ 5 ;PDN30mg m2 ,口服 ,d1~ 14。每 3~ 4周重复 ,连用 2~ 3个周期。结果 全组 2 4例 ,CR4例 ,PR15例 ,总有效率 79 2 %。主要毒副反应是骨髓抑制和恶心呕吐 ,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发生率分别为 10 0 %、4 1 6 % ,白细胞Ⅲ度、Ⅳ度毒性发生率分别为 2 5 %、16 7%。Ⅱ度以上恶心呕吐发生率为 6 6 7%。结论 IHPP方案治疗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疗效较为满意 ,虽然有比较明显的血液学毒性及消化道反应 ,但经对症处理后还是安全可行的。
徐敏
关键词: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疗效观察
ITP患儿外周血免疫调节分子与临床的相关性
2007年
目的探讨共信号分子CD154、CD69在儿童IT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流式术检测28例ITP儿童治疗前外周血CD4+T细胞表面CD154、CD69的表达。结果CD4+T细胞表面CD154的表达率为16.7%±8.1%,明显高于健康儿童CD4+T细胞CD154的表达(4.3%±2.9%),两者之间差异显著(P<0.05)。CD4+T细胞表面CD69的表达率为13.9%±7.1%,显著高于健康儿童CD69的表达(5.8%±2.9%),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细胞表面CD154水平的测定可以为ITP的辅助诊断、疗效估价和预后判断提供有价值的实验室参数。
谢秋徐敏樊一笋黄益萍於葛华殷昌硕张学光
关键词:ITP患儿免疫调节分子外周血CD4^+T细胞CD154CD69
预激方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23例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观察预激方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23例使用预激方案(HAG/AAG)诱导化疗的初诊MDS患者(RAEB/RAEB-t),同时9例使用标准化疗(HA/MA/DA)的初诊MDS(RAEB/RAEB-t)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预激方案治疗MDS与标准化疗1个疗程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43.4%和22.2%,总有效率分别为73.8%和55.5%,治疗相关病死率分别为4.3%和22.2%。结论预激方案治疗MDS与标准化疗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前者更安全,尤其对于老年患者。
曹静徐敏吴德沛张日孙爱宁唐小文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预激方案标准化疗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