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如君
- 作品数:110 被引量:250H指数:8
- 供职机构: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杭州市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中医药卫生科技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脑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免疫组化及病理形态学分析
- 1997年
- 徐如君吴能定李晓
- 关键词:脑肿瘤淋巴瘤免疫组化病理形态学
- 血清瘦素、癌组织瘦素受体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探讨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患者血清瘦紊和癌组织中受体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采取50例结直肠癌患者和42例健康对照者新鲜血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瘦素的浓度,并且收集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样本,运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瘦素受体的表达,并分析其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共有直肠(16例)、左半结肠(12例)、右半结肠(22例),按肿瘤TNM分期,Ⅰ/Ⅱ期组(22例),Ⅲ/Ⅳ期组(28例)。肿瘤组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不同位置肿瘤患者血清瘦素表达有明显差异;晚期肿瘤组瘦素水平高于早期组;有远处转移组的血清瘦素水平明显高于未转移组;超重组血清瘦素水平高于正常体重组;瘦素水平与患者性别,肿瘤分化没有明显相关。瘦素受体在结直肠癌组织和正常结直肠组织中均有表达,癌组织的表达阳性率和表达强度均高于正常结直肠组织;晚期癌组织瘦素受体表达阳性率和表达强度高于早期癌组织;但瘦素受体与结直肠癌组织分化,位置,体重指数无明显相关。结论瘦素可能有促进结直肠癌的侵袭和远处转移的作用,另外瘦素在肥胖与结直肠癌的关系中可能起了重要作用。
- 马若冰王建徐如君项爱斋潘月龙
- 关键词:瘦素瘦素受体结直肠癌
- 乳腺微腺腺病1例
- 2007年
- 李晓吴能定徐如君
- 关键词:乳腺增生性病变免疫组织化学
- 肾细胞癌泌尿男性生殖道转移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提高对肾癌泌尿男性生殖道转移的认识。方法:总结我院20年来收治的2例患者资料,例1肾癌术后转移至同侧输尿管膀胱,例2肾透明细胞癌同时转移至同侧肾盂输尿管膀胱及前列腺,结合文献就其临床表现、转移机制、诊断及治疗进行讨论。结果:例1行残留输尿管及膀胱袖状切除术,例2行右肾癌根治性切除加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例1术后5年死于远处转移,例2术后2个月死于全身衰竭。结论:肾癌的泌尿男生殖道转移少见,转移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手术切除转移灶是首选推荐的治疗方法,肾癌根治术据病变情况可同时切除同侧全长输尿管并膀胱袖状切除。
- 邓刚马立彬居翔孟琦水冰徐如君于志坚
- 关键词:肾细胞癌输尿管膀胱前列腺
- 血管球瘤25例诊治分析
- 2002年
- 伍峻松黄宗坚徐如君吴柏年
- 关键词:血管球瘤手术治疗
- 伴骨和软骨化生的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1例并文献复习
- 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PNET)是一种少见小圆细胞恶性肿瘤。本文报道1例发生于年轻女性臀部伴有广泛骨和软骨化生的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1临床特点患者,女,23岁...
- 谢乐斯项晶晶徐如君
- 文献传递
- 上皮钙依赖粘附素E—cd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 2002年
- 目的:探讨E-cd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18例乳腺良性病变及66例乳腺癌中E-cd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E-cd在18例乳腺良性病变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7.8%(14/18);66例乳腺癌中阳性表达率为45.5%(30/66),统计学分析表明,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E-cd的表达与乳腺癌伴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表达阳性者3年生存率明显好于阴性表达者(P<0.05)。结论:E-cd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有关,可作为提示乳腺癌转移和评估预后的参考指标。
- 方丽徐如君等
- 关键词:免疫组织化学E-CD乳腺癌
- 中枢神经系统间叶性软骨肉瘤2例临床与病理学观察被引量:3
- 2007年
- 项晶晶吴能定徐如君李宏周虹范小良许培元
- 关键词:间叶性软骨肉瘤脑膜肿瘤
- 透明细胞型脑膜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被引量:4
- 2011年
- 透明细胞型脑膜瘤(clear cell meningioma,CCM)是一种少见的脑膜瘤亚型,好发于脊柱、桥脑小脑部位,患者发病年龄较轻,因肿瘤细胞的胞浆富含糖原呈透明状而得名。CCM的组织学结构特征为玻璃样变性的胶原混杂于温和的肿瘤细胞问,虽然组织学形态和善,但可呈侵袭性生长,
- 李晓徐如君周虹杨斌
-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免疫组织化学临床病理特征
- 眶内恶性血管外皮细胞瘤的外科治疗及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00年
- 目的 介绍一例原发性眶内恶性血管外皮细胞瘤外科治疗。方法 通过脑血管造影 ,先行血管内真丝栓塞 ,后行肿瘤切除 ,局部化疗及文献复习。结果 局部血管杂音和博动消失 ,肿瘤全切除。随访三年 ,视力正常 ,肿瘤未复发。病理学检查 ,血管内真丝异物形成血栓。病理报告为恶性血管外皮细胞瘤。结论 血管极其丰富之肿瘤先行血管内栓塞 ,后行肿瘤全切除术及局部化疗 ,安全、有效。
- 许培源朱强傅林张祖勇徐如君
- 关键词:恶性血管外皮细胞瘤栓塞术切除术眼眶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