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整军

作品数:35 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211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血压
  • 9篇高血压
  • 7篇心肌
  • 7篇老年
  • 6篇衰竭
  • 5篇心肌梗死
  • 5篇心力衰竭
  • 5篇溶栓
  • 5篇急性心肌梗死
  • 5篇梗死
  • 4篇心肌梗塞
  • 4篇疗效
  • 4篇梗塞
  • 4篇充血性
  • 4篇充血性心力衰...
  • 3篇电图
  • 3篇心电
  • 3篇心电图
  • 3篇心律
  • 3篇心律失常

机构

  • 29篇解放军第21...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黑龙江省行政...

作者

  • 35篇彭整军
  • 22篇张孝忠
  • 12篇高光华
  • 10篇肖莎
  • 9篇李龙延
  • 5篇肖莎
  • 4篇张智英
  • 4篇赵玉娟
  • 3篇侯允天
  • 2篇李玉荣
  • 2篇王俊杰
  • 2篇娄振宇
  • 2篇陈丽霞
  • 2篇张孝忠
  • 1篇杨光
  • 1篇赵怡
  • 1篇于晓霞
  • 1篇于晓霞
  • 1篇孙海英
  • 1篇张智民

传媒

  • 7篇解放军保健医...
  • 4篇沈阳部队医药
  • 4篇中华临床医药...
  • 2篇工企医刊
  • 2篇哈尔滨医药
  • 2篇人民军医
  • 2篇黑龙江医学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黑龙江医药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中国地方病学...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心脏杂志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年份

  • 3篇2004
  • 6篇2003
  • 4篇2002
  • 7篇2001
  • 5篇2000
  • 4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91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植入Vitatron900心脏起搏器治疗阵发性房颤伴短阵室速1例
2003年
彭整军孙宏伟
关键词:植入阵发性房颤短阵室速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冠状动脉再通指标出现的时间顺序研究
2002年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静脉溶栓后梗死相关冠状动脉再通指标出现的时间顺序。方法 将112例静脉溶栓治疗的AMI病人分为再通和未通两组,再将再通组根据AMI发病时间分为<2h、2~6h和>6h三个亚组,观察静脉溶栓后各组再灌注心律失常时间、胸痛缓解时间、心电图ST段下降达50%时间及CK峰时间。结果 再通组从再灌注心律失常时间、胸痛缓解时间到ST段下降达50%时间呈依次延长(P<0.05或P<0.01),且前述各指标随梗死时间的延长而相应延长,未通组的CK峰时间明显长于再通组及各亚组(P<0.05)。结论 AMI静脉溶栓梗死相关冠状动脉再通指标按先后顺序为再灌注后心律失常、胸痛缓解、ST段下降达50%及CK峰时间,且随梗死时间延长而相应延长。
张孝忠彭整军高光华肖莎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疗法
高血压病的P波改变与左室舒张功能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研究高血压病的P波改变与左室舒张功能相关性,为早期估测高血压病的心功能变化提供依据。方法:对87例高血压患者测量血压、描记标准12导联心电图及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比P波指标正常与异常组的其他参数(包括血压、年龄、病程及左室舒张功能等)差异,计算P波指标与其他参数的相关系数。结果:Macruz指数、P波宽度及V1导联心房终东电势(PTFV1)异常分别为66%、60%和48%,且高血压患者A峰、A/E比值升高。Macruz指数和 P波宽度与A峰、A/E比值和病程正相关,PTFV1与A/E比值负相关。结论:高血压病的P波异常是普遍存在的,它反映了左室舒张功能障碍。
张孝忠彭整军肖莎郑淑华
关键词:高血压P波心电图左室舒张功能
哈尔滨市部分军地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对比调查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进一步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群防治方法。方法 对比调查哈尔滨市 7个军队干休所 ,2个居民小区≥ 6 0岁的老年人 132 9人 ,研究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病流行病学特点。结果 受检老年人 132 9人共查及原发性高血压病 5 5 3例 ,其中军队干休所 775人检出原发性高血压病 311例 (40 .13% ) ,全部知晓病情并服药治疗 ,以硝苯地平、复方降压片为主 2 99例 (96 .14 % ) ,血压达控制水平 30 5例 (98.0 7% ) ;居民小区 5 5 4人检出原发性高血压病 2 4 2例(43.6 8% ) ,病情知晓 2 0 9例 (86 .36 % ) ,以服用降压片、降压乐、牛黄降压丸为主 ,服药治疗者 93例 (38.4 3% ) ,血压达控制水平 2 1例 (8.6 8% )。两组老年人高血压病患病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治疗率与控制率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 (P <0 .0 1)。军队干休所老年人与同年龄组地方居民比较生活质量高 ,平均寿命长。结论 在老年高血压病人群防治中坚持方便、经济、有效。
彭整军张孝忠高光华肖莎李龙延
关键词:流行病学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
拉西地平治疗糖尿病并发高血压及单纯高血压的疗效被引量:6
2000年
目的:观察拉西地平对糖尿病并发高血压和单纯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单纯高血压和糖尿病并发高血压各25例,服安慰剂 2 wk后服用拉西地平2 mg,如血压未降至正常,则渐增到4,6 mg或 8 mg,po, qm, pc,共 6 wk。结果: 2组治疗 2wk后收缩压分别下降达(3.4±0.6)kPa或(3.5±0.6)kPa,(P<0.01);舒张压分别下降达(2.0±0. 3) kPa或(2. 2± 0. 4) kPa( P< 0. 05)。治疗 4 wk及6wk,均显示收缩压进一步下降;舒张压均维持原疗效;治疗6wk期间对心率、血糖、血脂均无显著影响。结论:拉西地平治疗单纯性或糖尿病并发高血压均有较好疗效。
张孝忠彭整军肖莎郑淑华
关键词:拉西地平高血压糖尿病并发症药物疗法
短期摄入负荷量食盐对健康男青年血压的影响
2003年
高盐膳食是原发性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为进一步探讨摄入食盐对青年人血压水平的影响,我们对320例健康男青年进行盐负荷实验,观察短期摄入食盐对血压水平的影响。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集体进餐的健康男性320人,年龄19~20岁,均知情、同意参加本研究。
彭整军张孝忠李良桥苏剑李龙延肖莎
关键词:青年血压高血压
中老年健康人糖耐量与左室舒张功能的相关研究
2001年
目的 研究中老年正常人群中糖耐量异常(IGT)与正常者的左室舒张功能改变。方法 共入选245例,按有无IGT分为A组(IGT组)和B组(正常组)。入选者做糖耐量试验、空腹血糖、空腹血胰岛素、血脂、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对比两组间的差异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舒张异常的预测因子。结果 E峰、A峰、E/A比值和空腹胰岛素两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HDL-C、空腹血糖和峰血糖差异显著(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空腹胰岛素和峰血糖是舒张功能异常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IGT与舒张功能异常密切相关。
张孝忠彭整军张智民
关键词:左室舒张功能中老年IGT空腹胰岛素健康人糖耐量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后不同时间的面积估测对溶栓效果早期评价的影响
2001年
目的: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静脉溶栓前、后采用心电图计分法估测的不同时间和梗死面积,以寻找早期精确评价溶栓治疗效果的时间段。方法:共入选92例AMI病人,分为前壁(54例)和下壁(38例)组,根据是否再通将前壁和下壁组再分为再通和未通亚组。采用Clemmensen法估测溶栓前、后的梗死面积,并与SelvesterQRS评分法估测的最终梗死面积进行对比研究。结果:AMI再通亚组溶栓后3h及以后的面积与最终梗死面积较溶栓前明显缩小(P<0.05),并与最终梗死面积相关显著(p<0.01),再通时间为2.2±0.5h(前壁)和2.1±0.4h(下壁)。结论:静脉溶栓后3h用心电图计分法估测的死面积可做为早期精确评价溶栓疗效的定量指标。
张孝忠彭整军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
卡托普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长期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观察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协同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预后。方法 65例CHF 患者分为对照组24例,采用地高辛、利尿剂、硝酸酯类及β-受体阻滞剂等综合疗法;治疗组41例,在上述基础上加用卡托普 利。结果 5年观察期间,对照组和治疗组因心力衰竭加重再住院率分别为75.0%和26.8%(P<0.001),病死率分别为 29.17%和7.32%(P<0.01);在观察期满时对心功能NYHAⅡ-Ⅲ级患者复查,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心功能、最大运动功 率、运动持续时间及6min步行距离均明显提高(P<0.01),心脏超声测定心搏量(SV)、心输出量(CO)及射血分数(LVEF) 结果示均明显改善(P<0.01);而对照组各项指标无明显改善。结论 协同其他治疗CHF的基本药物。卡托普利可显著改 善CHF患者的长期预后。
高光华彭整军张孝忠李龙延张智英肖莎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心力衰竭预后
尿激酶溶栓治疗肺栓塞1例
1999年
1 病例报告患者男,58岁。19978—07—02因双下肢感觉运动障碍、尿便失禁6天入院。诊断胸椎肿瘤伴截瘫(截瘫指数5)。入院第2天行脊髓探查减压术,术后感觉障碍平面下降,双下肢股四头肌肌力一级,二便无改变。于7月7日(术后84h),6:10突然喘息发作伴意识模糊,扶坐位叩背、吸氧后意识转清,自述呼吸困难。查体:血压26/14kPa,端坐呼吸,皮肤湿冷,面色苍白,唇绀,左肺散在干啰音。
彭整军张孝忠杨冬明
关键词:溶栓治疗肺栓塞双下肢尿便失禁股四头肌减压术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