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雪峰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嘉兴市第二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胸交感神经
  • 1篇胸交感神经切...
  • 1篇胸腔
  • 1篇胸腔镜
  • 1篇循环衰竭
  • 1篇预后
  • 1篇预后分析
  • 1篇入路
  • 1篇神经切断
  • 1篇神经切断术
  • 1篇食管
  • 1篇食管旁
  • 1篇手汗
  • 1篇手汗症
  • 1篇衰竭
  • 1篇内脏
  • 1篇气管
  • 1篇腔内
  • 1篇切断术
  • 1篇全切

机构

  • 3篇嘉兴市第二医...

作者

  • 3篇张雪峰
  • 1篇张斌忠
  • 1篇周新民
  • 1篇陈锋伟
  • 1篇沈亦珏

传媒

  • 2篇浙江创伤外科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0
  • 1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腹腔间室综合征2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腹腔间室综合征(abdominal ompartment syndrome。ACS)是指各种原因引起腹内高压(intra—abdominal hypertension,IAH)导致心血管、肺、肾、腹腔内脏、腹壁和颅脑等功能障碍或衰竭的综合征。ACS以腹内高压、严重腹胀、呼吸窘迫、周围循环衰竭、少尿为特征。由于对ACS的认识不足,延误治疗将产生严重后果。本文报道20例如下。
张雪峰陈锋伟周新民
关键词:腹腔间室综合征HYPERTENSION周围循环衰竭腹内高压腹腔内脏呼吸窘迫
经气管食管旁沟入路甲状腺全切术的疗效优势及预后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分析经气管食管旁沟入路甲状腺全切术的疗效优势及预后。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6年6月本院接收的行双侧甲状腺全切术的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46例。观察组采用经气管食管旁沟入路甲状腺全切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经入喉点入路甲状腺全切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7.83%)明显高于对照组(84.7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72.29±12.27)分钟、(67.14±12.83)ml、(6.51±1.24)天均短于或少于对照组(101.29±13.58)分钟、(92.43±21.32)ml、(7.87±2.11)天,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甲状腺癌复发和转移率(2.17%、0.00%)较对照组(13.04%、8.70%)明显更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甲状腺功能减退、低钙血症不良反应率(21.74%、13.04%)均高于对照组(6.52%、2.1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足麻木、喉返神经受损不良反应率(4.35%、10.87%)与对照组(4.35%、6.52%)差异不显著意义(P>0.05)。结论经气管食管旁沟入路甲状腺全切术较次全切术的疗效更好,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且复发率和转移率更低,但甲状腺功能减退、低钙血症发生率更高,临床治疗时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手术方式。
张雪峰张斌忠
关键词:甲状腺全切术
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50例报告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03年5月~2008年5月,对50例患者行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术中监测双手温度变化,术后随访,评价手汗症的消失情况。结果50例患者手术全部成功。术中监测交感神经链切断术前后手掌温度平均升高2.5℃。术后患者手掌多汗的症状均消失,25例足汗及腋汗消失,2例减轻,10例术后出现代偿性多汗。随访1、2年,平均15个月,无1例多汗复发。结论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是治疗手汗症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段。
张雪峰沈亦珏
关键词:胸腔镜胸交感神经切断术手汗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