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迎春
- 作品数:6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贵阳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对细胞生物学设计性实验的评价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索医学生物技术专业细胞生物学设计性实验的教学方法。方法:开设"中药或保健食物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影响"的设计性实验,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实验设计、操作和分析能力提高。结论:设计性实验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实施过程需要逐渐完善。
- 寻慧张迎春张春林温小军
- 关键词:生物学设计性实验教学
- 苯醚威作用于不等单蚤的组织学研究(蚤目:蚤科)
- 2009年
- 目的通过研究苯醚威对不等单蚤的早3龄幼虫和未吸血新羽化成虫的组织学变化,探讨其灭蚤机制,为鼠疫媒介蚤种的防治提供基础资料。方法用微量点滴法将苯醚威施药于不等单蚤早3龄幼虫和未吸血新羽化成虫,采用组织学、显微摄影及统计学方法观察组织变化。结果经苯醚威作用后,不等单蚤早3龄幼虫的表皮增厚,卵巢芽先增大后缩小,睾丸芽缩小,中肠上皮细胞萎缩;不等单蚤未吸血新羽化成虫的睾丸塞消失快,唾液腺细胞破坏,中肠上皮细胞萎缩。结论(1)苯醚威通过干扰不等单蚤幼虫的变态,引起幼虫表皮、生殖芽和中肠上皮细胞异常改变,未能发育为成虫而死亡。(2)苯醚威可加速不等单蚤新羽化雄性成虫的睾丸塞吸收。(3)苯醚威可破坏不等单蚤新羽化成虫的唾液腺细胞,并引起中肠上皮细胞萎缩。
- 张迎春漆一鸣
- 关键词:组织学昆虫生长调节剂
- 苯醚威对印鼠客蚤的毒力试验
- 2008年
- 目的测定苯醚威对印鼠客蚤Xenopsylla cheopis(Rothschild,1903)的早三龄幼虫和未吸血新羽化成虫的毒力,为鼠疫媒介蚤种的防治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微量点滴法将不同浓度的苯醚威施药于印鼠客蚤的早三龄幼虫和未吸血新羽化成虫,机率值分析法计算毒力回归方程、LD50和95%可信限。结果将苯醚威施药于印鼠客蚤的早三龄幼虫后出现超龄三龄幼虫形态;苯醚威对印鼠客蚤的早三龄幼虫和新羽化成虫的LD50分别为53.113μg/只、192.442μg/只。结论苯醚威对印鼠客蚤的早三龄幼虫和未吸血新羽化成虫有毒杀效果。
- 张迎春漆一鸣
- 关键词:印鼠客蚤毒力
- 苯醚威对不等单蚤的毒力试验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测定苯醚威对不等单蚤Monopsyllus anisus(Rothschild,1907)的早三龄幼虫和未吸血新羽化成虫的毒力,为鼠疫媒介蚤种的防治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微量点滴法将不同浓度的苯醚威施药于不等单蚤的早三龄幼虫和未吸血新羽化成虫,同样方法点滴丙酮为对照,用几率值分析法计算毒力回归方程、LD50和95%可信限。结果:将苯醚威施药于不等单蚤的早三龄幼虫后出现超龄三龄幼虫形态,苯醚威对不等单蚤的早三龄幼虫和新羽化成虫的LD50分别为138.771μg/只和245.584μg/只。结论:苯醚威对不等单蚤的早三龄幼虫和未吸血新羽化成虫有毒杀效果。
- 张迎春漆一鸣
- 关键词:毒力
- 印鼠客蚤线粒体COⅡ基因的克隆、序列测定和分子系统学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本文报道了印鼠客蚤云南株线粒体DNA中长为901bp的片段,包括完整的COⅡ基因和3个氨基酸tRNA基因及ATPase8基因片段。COⅡ基因全长684bp,编码227个氨基酸,起始密码为ATC,终止密码为TAA。印鼠客蚤mtDNACOⅡ基因中富含AT,含量为77%,GC含量为23%。根据COⅡ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对蚤目蚤科部分种类及外群进行了分子系统学分析。
- 王赟张迎春张春林漆一鸣
- 关键词:印鼠客蚤分子系统学
- 苯醚威作用于印鼠客蚤的组织学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通过研究苯醚威对印鼠客蚤Xenopsylla cheopis(Rothschild,1903)的早3龄幼虫和未吸血新羽化成虫的组织学变化,探讨其灭蚤机理,为鼠疫媒介蚤种的防治提供基础资料。【方法】以微量点滴法将苯醚威施药于印鼠客蚤早3龄幼虫和未吸血新羽化成虫,采用组织学、显微摄影及统计学方法观察组织变化。【结果】经苯醚威作用后,印鼠客蚤的早3龄幼虫的表皮增厚、卵巢芽生殖细胞萎缩、睾丸芽精原细胞间质减少;未吸血新羽化成虫的睾丸塞消失快、唾液腺细胞破坏严重、中肠上皮细胞萎缩。【结论】(1)苯醚威通过干扰印鼠客蚤幼虫的变态,引起幼虫表皮、生殖芽异常改变,不能发育为成虫而死亡;(2)苯醚威可加速印鼠客蚤新羽化雄性成虫的睾丸塞吸收;(3)苯醚威可破坏印鼠客蚤新羽化成虫的唾液腺细胞,并引起中肠上皮细胞萎缩。
- 张迎春漆一鸣
- 关键词:印鼠客蚤组织学昆虫生长调节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