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组萍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耐药
  • 2篇杆菌
  • 2篇鲍曼不动杆菌
  • 2篇不动杆菌
  • 1篇电泳
  • 1篇血吸虫
  • 1篇亚胺培南
  • 1篇亚胺培南耐药
  • 1篇亚胺培南耐药...
  • 1篇药物
  • 1篇药性分析
  • 1篇日本血吸虫
  • 1篇噬菌体
  • 1篇噬菌体展示
  • 1篇噬菌体展示技...
  • 1篇碳青霉烯
  • 1篇碳青霉烯酶
  • 1篇碳青霉烯酶基...
  • 1篇童虫
  • 1篇青霉烯

机构

  • 3篇中南大学
  • 1篇南华大学

作者

  • 3篇张组萍
  • 1篇王可耕
  • 1篇顾孔珍
  • 1篇曾庆仁
  • 1篇刘彦
  • 1篇蔡立汀

传媒

  • 2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寄生虫学...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亚胺培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分子流行病学及耐药基因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岳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以及碳青霉烯酶基因在介导CRAB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性形成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岳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分离的CRAB共65株,其中对亚胺培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IRAB)38株,亚胺培南敏感鲍曼不动杆菌(ISAB)27株。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上述细菌对15种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改良Hodge试验筛查碳青霉烯酶;PCR扩增碳青霉烯酶基因;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菌株同源性。结果在检测的15种药物中,敏感性最高的药物为多黏菌素B。IRAB与ISAB组除对头孢西丁、多黏菌素B耐药性较一致外,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Hodge试验阳性率为66%(43/65),其中38株IRAB中,阳性36株,27株ISAB中,阳性4株;38株IRAB有32株携带OXA-23基因,ISAB组菌株中均未检测到OXA-23基因;65株菌主要分为6型,A型52株,是主要的流行克隆。结论本院存在CRAB的流行,主要为A型株。OXA-23基因的产生在介导CRAB碳青霉烯药物耐药中发挥作用。
龚燕飞曾强刘湘林张组萍陈中湘彭华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碳青霉烯酶基因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子流行病学特征
65株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本院收集的65株鲍曼不动杆菌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分析。结果亚胺培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IRAB)38株,亚胺培南敏感鲍曼不动杆菌(ISAB)27株,主要来自痰标本。多重耐药(MDR)及泛耐药(PDR)鲍曼不动杆菌菌株分别达53.8%、21.5%,以ICU分布最多。IRAB组耐药率为100%的有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头孢西丁、四环素。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最低,为50%。IRAB组与ISAB组除对头孢西丁耐药性较一致外,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院鲍曼不动杆菌耐药严重,加强本地区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监测,将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医院感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龚燕飞曾强刘湘林张组萍陈中湘彭华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抗菌药物
日本血吸虫脱尾童虫表膜结合短肽的筛选与鉴定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筛选噬菌体十二肽库中与日本血吸虫(Shistosoma japonicum)脱尾童虫表膜特异性结合而不与尾蚴表膜结合的短肽并鉴定。方法利用M13噬菌体十二肽库,经体外逆向差异筛选日本血吸虫尾蚴和脱尾活童虫,从第3轮回收的结合噬菌体中随机挑取15个克隆进行测序获取目标噬菌体后,采用ELISA法、洗脱回收率实验(以M13KE为阴性对照)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日本血吸虫脱尾童虫、尾蚴与噬菌斑克隆的特异性结合。荧光显微镜观察人工合成的阳性噬菌体短肽与日本血吸虫脱尾童虫体外的特异性结合。构建目的片段pEGFP-C2质粒体外转染日本血吸虫脱尾童虫。结果经3轮逆向差异筛选后.噬菌体回收率从第1轮的3.50×10^(-5)%到第3轮的3.20×10^(-2)%,富集度明显提高。DNA测序结果表明,15个噬菌体克隆分别含有ZL6、ZL4和ZL1等3个不同的短肽序列。ELISA结果显示,M13噬菌体短肽ZL4(MppZL4)、MppZL6和MppZL1分别与脱尾童虫膜蛋白结合后的P/N值为6.72,3.65和2.22,分别与尾蚴膜蛋白结合后的P/N值为1.58,5.15和1.20。洗脱回收率实验结果显示.MppZL4与脱尾童虫洗脱回收率[(4.60±0.27)×10^(-2)%]远高于MppZL6[(2.10±0.23)×10^(-3)%]、MppZL1[(1.20±0.28)×10^(-3)%]和M13KE[(1.30±0.60)×10^(-7)%)(P<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日本血吸虫脱尾童虫与MppZL4特异性结合.阳性率为83.0%(83/100)。荧光显微镜检测结果显示,人工合成的RhB-ZL4可与日本血吸虫脱尾童虫体外特异性结合。构建的ZL4/pEGFP-C2质粒体外可成功转染日本血吸虫脱尾童虫。结论筛选获得的短肽ZL4能与日本血吸虫童虫表膜特异性结合.不与尾蚴表膜结合。
刘彦张组萍王可耕顾孔珍蔡立汀曾庆仁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表膜噬菌体展示技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