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军
- 作品数:16 被引量:65H指数:4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老年胃癌根治术后肠外与肠内营养支持的疗效对比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比较老年胃癌根治术后肠外与肠内营养支持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接受胃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术后营养支持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肠内营养支持)及对照组(肠外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营养支持7 d后营养学指标、免疫学指标的变化;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代谢紊乱并发症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共纳入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术后7 d血甘油三酯、胆固醇、白蛋白及前白蛋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7 d CD4/CD8、Ig A及Ig G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代谢紊乱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恢复通气时间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拔除引流管时间和显著术后开始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胃癌术后营养支持中,采用肠内营养可以加速患者术后恢复、更好地维持和改善营养状况,降低术后并发症及代谢紊乱的发生率。
- 张涛邵高海张红军黄文强
- 关键词:胃癌肠内营养肠外营养代谢紊乱
- 排斥导向分子B对大鼠脊髓损伤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 2014年
- 目的:探讨排斥导向分子(repulsive guidance molecule,RGM)B在大鼠脊髓损伤后的表达规律及其与脊髓功能恢复的相关性。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65只,随机分成3组,A组:不应用硫酸软骨素酶ABC(chondroitinase ABC,ChABC)降解25只;B组:应用硫酸软骨素酶降解20只;C组:假手术组只暴露脊髓20只。A、B、C3组分别在术后相同时间位点观察记录动物肢体运动情况并处死动物进行标本检测。采用BBB(Basso—Beattie—Blesnahan)评分法评价大鼠后肢的感觉、运动功能;HE染色计算损伤区总面积;Real—time PCR检测RGMBmRNA的表达;应用免疫荧光检测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及神经丝蛋白-200(neurofilament-200,NF-200)双标表达情况。结果:伤后2-4周同一时间段B组BBB评分显著高于A组(P〈0.05);伤后2周HE染色结果表明,2组损伤区均有空洞形成,B组损伤区面积显著小于A组(P〈0.05);伤后2到4周GFAP/NF-200双重免疫荧光染色示B组GFAP表达逐渐下调,A组荧光强度值显著高于B组(P〈0.05);NF-200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纤维穿过损伤区,B组荧光强度值显著高于A组(P〈0.05);RGMB mRNA表达量B组显著较A组下降(P〈0.05)。结论:微环境中的RGMB浓度在大鼠脊髓损伤后与其后期脊髓功能恢复呈负相关,RGMB抑制剂可能对临床治疗脊髓损伤有一定作用。
- 熊明邵高海李敬花张涛张红军
- 关键词:脊髓损伤硫酸软骨素酶ABC
- 基于骨折联络服务的再骨折预防研究现况被引量:7
- 2019年
- 骨质疏松最严重的并发症为脆性骨折,而脆性骨折患者又是再骨折的极高危人群[1]。一旦确诊骨质疏松性骨折,需在处理骨折的同时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和再骨折预防。通常针对骨折的处理患者的依从性较好,但随后的抗骨质疏松治疗和再骨折预防易被忽略[2]。国外一项meta分析指出,初发骨质疏松性骨折妇女中会有26%发生二次骨折,其中23%出现于初次骨折后第1年,而高达54%将发生在首次骨折的5年内[3]。
- 肖峰陈俊如朱旭梅张红军邵高海
- 关键词:骨质疏松
- 腰椎棘突钉-钩-板静态固定装置的生物力学研究
- 2016年
- 目的:探讨腰椎棘突钉-钩-板静态固定装置固定后对固定及邻近节段椎间盘、关节突载荷的影响。方法:采用10具新鲜成人脊柱标本(L1~S1),采用自身前后对照,分为完整组(N组);损伤组(I组);棘突钉-钩-板组(L组);置入Wallis系统(W组);椎弓根螺钉固定组(P组),每组2具标本。用WDW-4100电子万能试验机,分别重复测试中立位(AC)、前屈后伸(Flex/Ext)、左右侧弯(LB)、旋转运动加载模式下,完整标本、损伤标本和各种固定方式之间的稳定性的差异,以及固定后对邻近节段椎间盘及关节突力学载荷影响。结果:力学稳定性,L组固定节段标本的生物学稳定性与I组相比有显著差异[垂直位移:AC(3.17±0.43)mm,Flex(3.13±0.34)mm,Ext(5.52±0.63)mm,LB(5.62±0.53)mm;水平位移:AC(0.72±0.06)mm,FLex(0.57±0.06)mm,Ext(0.72±0.06)mm,LB(0.67±0.06)mm,P〈0.05],与N组及W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即L组稳定性与N组和W组相仿。L组与P组比较,稳定性有差异(P〈0.05)。即L组稳定性较P组稳定性差。对邻近节段椎间盘、关节突应力载荷的影响。L、W组在相同力学载荷下,对邻近节段椎间盘、关节突力学载荷影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垂直位移:AC(3.12±0.43)mm,Flex(2.72±0.36)mm,Ext(4.32±0.36)mm,LB(4.82±0.55)mm;水平位移:AC(0.67±0.01)mm,Flex(0.54±0.04)mm,Ext(0.70±0.04)mm,LB(0.78±0.05)mm,P〉0.05];L组与P组在相同力学载荷下,对固定邻近节段椎间盘、关节突力学载荷影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垂直位移:AC(2.91±0.53)mm,Flex(4.22±0.59)mm,Ext(5.22±0.56)mm,LB(5.42±0.49)mm;水平位移:AC(0.92±0.06)mm,Flex(0.62±0.06)mm,Ext(0.98±0.09)mm,LB(0.99±0.09)mm,P〈0.05],即L组固定对邻近节段椎间盘、关节突载荷的影响小于P组。结论:腰椎棘突钉-钩-板静态稳定装置生物力学性能优良,刚度适
- 张红军邵高海李敬花张涛李波余雨王群波
- 关键词:腰椎棘突生物力学
- 硫酸软骨素酶ABC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的恢复作用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移植联合硫酸软骨素酶ABC(chondro-itinrase ABC,Ch ABC)降解对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修复作用。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制作脊髓损伤模型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4组(n=15):假手术组(A组)、Ch ABC降解组(B组)、BMSCs移植组(C组)、Ch ABC联合BMSCs移植组(D组)。4组分别在术后7、14 d观察记录动物情况并处死动物进行标本检测。伤后7、14 d,BBB评分评价大鼠后肢运动感觉功能;伤后7 d TUNEL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情况;伤后14 d,HE染色测损伤区总面积;免疫组化法观察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神经丝蛋白-200(NF-200)和勿动蛋白A(Nogo-A)的表达。结果伤后7 d各组BBB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14 d,4组BBB评分分别为(6.33±1.00)、(7.25±0.96)、(7.33±0.58)、(9.75±0.96)分。D组BBB评分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伤后14 d,HE染色结果显示,4组损伤区均形成空洞,4组空洞相对面积分别为(4.44±0.18)、(3.70±0.21)、(3.23±0.22)、(2.33±0.31)mm2,D组空洞面积显著小于其他3组(P<0.05);伤后14 d GFAP/Nogo-A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D组GFAP/Nogo-A表达低于他3组(P<0.05);NF-200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D组阳性表达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伤后7 d TUNEL法检测结果显示D组阳性细胞数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结论 Ch ABC联合BMSCs移植可以溶解胶质瘢痕,减少神经元细胞凋亡,促进神经纤维再生并越过脊髓损伤区域,对脊髓损伤后有明显的修复作用。
- 李敬花张涛张红军余雨卢旻鹏邵高海
- 关键词:脊髓损伤BMSCSGFAP
- 基于Notch/STAT3信号通路探讨bFGF对大鼠脊髓损伤的治疗机制
- 2024年
- 目的探讨bFGF对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大鼠的治疗作用及Notch/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取10周龄雄性SD大鼠40只,采用自由落体打击法建立T10节段SCI模型,其中32只造模成功随机分为模型组、bFGF组,每组16只;另取16只SD大鼠仅暴露T10棘突、硬脊膜和脊髓,作为假手术组。造模后bFGF组腹腔注射100μg/kg bFGF(1次/d,共28 d),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大鼠同法注射生理盐水。造模后观察各组大鼠存活情况,于造模前及造模后即刻、14 d、28 d行BBB评分评估后肢功能。造模后28 d取损伤部位脊髓组织,行HE、Nissl和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染色,观察脊髓组织病理变化、神经元存活(尼氏体数量)和凋亡(PI红染细胞数量)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ELISA法分别检测组织中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标志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及炎症因子[IL-1β、TNF-α、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组织Notch/STAT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Notch、STAT3、磷酸化-STAT3(phosphoryl-STAT3,p-STAT3)、BMP-2]表达。结果各组大鼠均存活至实验完成。造模后即刻,模型组及bFGF组BBB评分均较假手术组降低(P<0.05);14、28 d时模型组BBB评分较假手术组降低(P<0.05),bFGF组较模型组升高(P<0.05)。模型组、bFGF组与造模前比较,造模后即刻BBB评分降低,14、28 d评分逐渐升高,各时间点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手术组脊髓组织结构正常;模型组脊髓组织出现较多坏死灶,结构正常尼氏体较少;bFGF组脊髓组织坏死灶较模型组明显减少,可见部分结构正常尼氏体。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脊髓组织尼氏体数量减少,PI红染细胞数量增多,GFAP、IL-1β、TNF-α、IFN-γ以及Notch、p-STAT3/STAT3、BMP-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而bFGF组上述指标均较模型组改善(P<0.05)。结论bFGF能改善SCI大鼠运动功能和脊髓组织病理损伤,有利于神经元存活,
- 曹春风邵高海张铭华李波徐海涛张红军屈一鸣
- 关键词:BFGF脊髓损伤NOTCHSTAT3
-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手术与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的效果比较被引量:40
- 2018年
- 目的 :比较桥接组合式内固定手术与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5例,分别实施桥接组合式内固定术、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手术一般资料,应用Constant肩关节评分、Hss膝关节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两组肩肘关节功能及疼痛度,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分析其生活质量,并观察术后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术后两组Constant评分、Hss评分均较同组术前明显增加,但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手术后VAS评分(2.17±0.25)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6个月SF-36生理方面、心理方面评分及总评分(88.34±1.67)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6个月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率5.71%较对照组22.86%低。结论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手术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术相比,治疗四肢骨折疗效较好,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张涛张红军
- 关键词:四肢骨折
- 混合骨水泥(PMMA/CPC)与PMMA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被引量:8
- 2021年
-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中采用混合骨水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 PMMA)∶磷酸钙骨水泥(calcium phosphate cement, CPC)=1∶1]与单独采用PMMA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收集2018年1-8月在我科行PVP手术满2年的OVCF患者的临床资料,共69例,其中36例填充物为混合骨水泥(混合组),33例填充物为PMMA(PMMA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疗效指标[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 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评分]、并发症(临近椎体骨折和骨水泥渗漏)以及放射学指标(椎体矢状指数和cobb角)。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后期随访未出现严重的后凸畸形。混合组和PMMA组患者在年龄、性别、骨密度、骨折椎体分布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水泥注入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疼痛VAS评分、ODI评分较术前均明显下降(P<0.05),各时间点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临近椎体骨折的发生方面,混合组低于PMMA组(11.1%vs 3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在骨水泥渗漏方面,混合组的渗漏多于PMMA组(27.8%vs 15.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4);同时,随访CT发现混合填充物在椎体中有部分被骨组织吸收替代。结论 PVP采用混合骨水泥治疗OVCF安全有效,且混合骨水泥在减少邻近椎体骨折的发生方面更有优势。
- 邓美超张红军张中卒徐海涛屈一鸣廖娟邵高海
- 关键词:磷酸钙骨水泥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 国产特立帕肽治疗绝经后椎体脆性骨折有效性与安全性的临床研究
- 2023年
- 观察国产特立帕肽(rhPTH1-34,20ug)治疗绝经妇女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段椎体压缩骨折并行PVP手术的绝经后女性患者70例,采取IWRS动态随机系统,按照1:1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接受“唑来膦酸注射液+碳酸钙D3片”治疗(n=35);观察组接受“国产特立帕肽+碳酸钙D3片”治疗(n=35)。比较两组在治疗前、治疗后3月、6月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 评分、骨密度(BMD)、再骨折发生率、骨代谢标志物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骨吸收指标(CTX-1)、骨形成指标(P1NP)明显升高,但观察组PINP升高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6月后观察组时骨密度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VAS、ODI评分方面,两组患者在治疗6月时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骨折发生方面,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出现了高钙血症等一过性不良反应,但经处理后均痊愈。结论:国产特立帕肽( rhPTH1-34,20ug)在治疗6月时能提高股骨颈及腰椎骨密度,提高骨形成骨代谢指标,促进骨愈合,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 唐杨邓美超张红军张希邵高海
- 关键词:唑来膦酸绝经后女性
- Wiltse肌间隙入路在腰椎管减压内固定取出术中的临床疗效
- 2015年
- 目的研究Wiltse肌间隙入路与后正中入路在腰椎管减压内固定取出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该科2012年9月至2014年10月入院的74例腰椎管减压术后行内固定取出的患者按住院号奇偶数随机分为Wiltse肌间隙入路组(A组,37例)与后正中入路组(B组,37例)进行内固定取出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3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Wiltse肌间隙入路组患者手术时间(51.81±7.69)min、术中出血量(45.81±7.86)m L、术后引流量(34.30±6.91)m L及术后3个月VAS评分(1.05±0.78)分;后正中入路组的手术时间(68.41±14.63)min、术中出血量(67.14±7.72)m L、术后引流量(47.94±9.61)m L、术后3个月VAS评分(1.80±0.91)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Wiltse入路组为2.70%(1/37),正中入路组为16.21%(6/3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iltse入路与后正中入路相比,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腰背部疼痛较轻、并发症较少,可作为行腰椎管减压内固定取出术良好的选择。
- 张涛张红军黄文强余雨李波邵高海
- 关键词:腰椎椎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