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玥

作品数:7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经济管理
  • 2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学

主题

  • 4篇翻译
  • 3篇旅游
  • 2篇译学
  • 2篇生态翻译
  • 2篇生态翻译学
  • 2篇视阈
  • 2篇翻译学
  • 1篇译本
  • 1篇译者
  • 1篇译者中心
  • 1篇人情
  • 1篇涉外
  • 1篇生态理性
  • 1篇诗歌
  • 1篇诗歌翻译
  • 1篇事后
  • 1篇情感
  • 1篇群落
  • 1篇群落生态
  • 1篇资料翻译

机构

  • 7篇安徽师范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7篇张玥
  • 5篇黄剑锋
  • 1篇梁玥琳
  • 1篇郭英之
  • 1篇黄剑锋
  • 1篇陆林

传媒

  • 2篇淮海工学院学...
  • 1篇生产力研究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科技管理研究
  • 1篇安徽工业大学...
  • 1篇河北理工大学...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5
  • 2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张爱玲《老人与海》译本的生态翻译学解读被引量:1
2015年
张爱玲是中国20世纪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和翻译家,但国内翻译界对其《老人与海》译本的相关研究尚显薄弱。以生态翻译学为视角,运用译本对比分析的方法,从翻译生态(译境)、文本生态(译本)、翻译群落生态(译者)三个方面对该译本进行解读,指出张爱玲的翻译行为使译作的生命能够适者生存、适者长存,达到整个翻译生态系统的和谐与平衡。
张玥黄剑锋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老人与海》翻译生态
生态翻译学视阈下的翻译教学改革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翻译教学改革应以生态翻译学的"生态理性"思想作指导,以"译者中心"理论统领翻译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进,按照"事后追惩"的要求进行翻译教学测试和评估,提升翻译人才培养质量。
张玥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生态理性译者中心翻译教学改革
基于供需对比的旅游目的地涉外形象建构特征及提升策略——以安徽省黄山市为例被引量:7
2018年
旅游目的地形象对旅游者出游行为决策具有重要作用,互联网日益成为目的地形象宣传的重要途径.以安徽省黄山市为例,在对旅游目的地供给方的英文网站和海外游客的博客游记进行内容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并对比了涉外旅游的投射形象和感知形象.发现黄山市涉外旅游形象侧重于认知形象的构建,忽视了对情感形象的构建,供需双方在认知形象内部也存在明显差异.为此,建议我国类似的旅游目的地应从迎合海外游客的旅游偏好,实现文化旅游的再生产,重视情感形象的构建以及加强供给侧改革等方面出发,对涉外旅游形象建构进行提升.
胡孟姣梁玥琳张玥黄剑锋
文化视阈下的旅游资料翻译策略研究——以杭州旅游宣传资料汉英翻译为例被引量:1
2017年
旅游宣传资料翻译是跨境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形式,直接体现了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底蕴、服务水平和整体形象。从跨文化角度对杭州旅游宣传资料汉英文本进行分析,探讨汉英旅游文本在思维方式、语言表达、行文风格上的差异,在目的论的指导下,提出旅游宣传资料的翻译策略,以期为提高旅游文本英译质量提供借鉴,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
张玥黄剑锋
关键词:旅游文本文化目的论
郭沫若“五四”时期诗歌翻译选材及策略被引量:2
2011年
郭沫若是我国新文学史上的一代巨匠,也是诗歌翻译和创作领域的先锋泰斗。他不仅开译诗浪漫主义之先河,更创造性地提出"风韵译"和译者主观感情投入等诗歌翻译策略。从诗歌翻译的特点出发,探讨时代背景和个人情感对郭沫若翻译选材和策略的影响。
张玥
关键词:诗歌翻译历史时期个人情感
基于技术接受视角的智慧景区内涵体系与建设策略研究被引量:8
2015年
信息化背景下的智慧景区建设是旅游业改革发展的重要课题。面对智慧景区建设的新形势,技术接受理论为智慧景区研究提供了新的重要视角和理论框架。运用这一理论视角,以旅游者和景区运营者两类应用主体为导向,从基础、平台、构架、功能、价值等层面综合认识了智慧景区的内涵体系,系统分析了智慧景区建设的框架与策略,提出智慧景区建设应围绕游客满意和管理优化的目标,把握重点发展方向,改善信息技术运用,构建立体化的应用和保障体系。
黄剑锋陆林张玥
重大外交事件的旅游地空间生产效应及机制——人-地系统视阈的整合分析框架被引量:1
2018年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重大国际会议等外交事件的旅游地空间生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将人-地系统视阈与空间生产议题相结合,探究了重大外交事件的旅游地空间生产效应及机制。结果表明,重大外交事件的旅游地空间生产效应包括"点-线-面"要素组合、"极核-轴线-网络"结构生长、"事件-旅游-城市"功能拓展、"全球-地方"尺度转换,政府、市场、社会的互动在空间实践、空间表征、表征空间的集成中推动着旅游地空间生产力与空间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演变。
黄剑锋黄剑锋郭英之张玥张玥
关键词:旅游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