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平
- 作品数:5 被引量:39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优秀青年科技基金安徽省国际科技合作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 东太平洋沉积物中自然GaN晶体的首次报道被引量:1
- 2006年
- 本文报道了在东太平洋表层沉积物中发现的天然GaN晶体,这是天然GaN晶体在自然界中首次被发现.天然GaN晶体的确定是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能量损失谱(EELS)和X射线能谱(EDS)等综合微束分析技术完成的.该天然GaN晶体属于六方晶系,晶胞参数为:a=b=0.3186 nm;c=0.5178 nm, P63mc,其结构与高温高压实验合成的人造GaN晶体结构完全吻合.在TEM下,该GaN晶体呈现完好的晶体形态,可以排除它们是异地搬运的人工合成的产物.由于发现GaN的站位位于东太平洋CC区(克拉里昂断裂带-克利帕顿断裂带之间),区内发育有断裂构造,受到火山作用和热液活动影响,推测其成因可能与热液活动或深部的高温、高压作用有关,但其形成的确切温压条件和地质环境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 陈晶石学法张海平吕华华付振东
- 关键词:透射电子显微镜沉积物东太平洋
- TiO_2光催化剂失活机理研究进展被引量:35
- 2005年
- 评述了TiO2 多相光催化剂在处理环境污染物领域的催化剂失活研究进展 ,主要探讨了气固多相光催化反应过程影响催化剂活性的因素 ,液固多相光催化反应的催化剂失活的几种途径 ,以及解决催化剂失活问题的办法 ,最后对该领域的研究提出建议。
- 唐玉朝胡春王怡中张海平黄显怀
- 关键词:TIO2光催化失活
- 无定型纳米TiO_2吸附去除饮用水中的低浓度As(Ⅲ)被引量:3
- 2013年
- 研究了纳米无定型TiO2颗粒对饮用水中低浓度的三价砷As(Ⅲ)吸附行为。纳米TiO2颗粒吸附剂的BET表面积为205 m2/g,计算的BJH吸附平均孔径为4.02 nm(4 V/A)。对起始As(Ⅲ)浓度为150μg/L的模拟含砷水,经过5h的吸附处理后残余浓度不足4μg/L,As(Ⅲ)去除率达到97%。反应起始阶段吸附速率较快,84%的As(Ⅲ)能够在20min内去除。As(Ⅲ)吸附动力学较好地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式。最佳As(Ⅲ)吸附pH为9.3,低于此值,随酸性增加吸附速率有所降低;而高于此值的强碱性pH对吸附有强烈抑制作用。在平衡浓度较低的情形下(10~220μg/L),Lang-muir,Freundlich和Dubinin-Radushkevich(D-R)吸附等温式均可较好拟合吸附行为,但中性和弱碱性条件下更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平衡浓度大于220μg/L,吸附容量随平衡浓度增加而迅速增加,最大吸附容量在低浓度下达到4.79 mg/g。
- 唐玉朝李新伍昌年张海平黄显怀汤利华
- 关键词:饮用水
- 深海粘土沉积物组份环境矿物学属性的初步研究
- 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X射线能谱仪(EDS)、选区电子衍射(SAED)、傅立叶红外变换光谱仪(FTIR)、比表面及孔径分析仪(SAA,N2-BET)等...
- 张海平
- 关键词:海洋污染物环境矿物学
- 文献传递
- 深海黏土沉积物蒙皂石的有机改性、表征和层间域微环境
- 2010年
- 利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对取自太平洋表层的深海沉积物中的黏土组分实施改性,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及傅立叶红外变换光谱仪(FTIR)对其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CTMAB可以随机进入深海蒙皂石矿物的层间并使其层间距增大。随着负载量的增加,有机阳离子在矿物层间趋于定向排列。有机深海蒙皂石的层状硅酸盐晶体结构没有改变,但在HRTEM下呈现出更加明显的剥离和破碎趋势,矿物的活性中心增多。FTIR提供了有机阳离子进入蒙皂石层间的直接证据,矿物表面的疏水性因有机分子的介入而得以改善。实验条件下,有机阳离子可能以较小角度(<43°)进入蒙皂石矿物层间。有机深海蒙皂石的层间域微环境值得进一步关注,以更好地理解深海黏土的环境矿物学属性。
- 张海平石学法黄显怀吕华华
- 关键词:蒙皂石有机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