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张建梅

张建梅

作品数:7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桂林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管
  • 2篇动脉
  • 2篇血栓
  • 2篇影像
  • 2篇影像学
  • 1篇大血管
  • 1篇血管闭塞
  • 1篇血管成形
  • 1篇血管成形术
  • 1篇血管疾病
  • 1篇血管造影
  • 1篇血管造影术
  • 1篇血栓检测
  • 1篇血栓栓塞
  • 1篇血液
  • 1篇血液流速
  • 1篇影像学特点
  • 1篇影像学诊断
  • 1篇早期影像学诊...
  • 1篇造影

机构

  • 7篇广西壮族自治...

作者

  • 7篇张建梅
  • 3篇彭湘晖
  • 2篇刘运昌
  • 2篇林薇
  • 1篇杨文
  • 1篇蒋洪春
  • 1篇陈卫平
  • 1篇吕健
  • 1篇杨鸿

传媒

  • 2篇影像研究与医...
  • 1篇华夏医学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临床保健...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PC-MRI技术分析Chiari畸形Ⅰ型患者手术前后脑脊液流体力学的变化及术后颅内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3年
目的:探究相位对比电影-磁共振成像(PC-MRI)技术分析小脑扁桃体下疝(Chiari)畸形Ⅰ型患者手术前后脑脊液流体力学的变化及术后颅内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选取本院2019年1月-2022年1月接诊的80例Chiari畸形I型患者展开研究;对所有患者头颈行MRI和PC-MRI检查,使用Q-flow软件进行脑脊液流体力学分析。对比Chiari畸形I型患者手术前后脑脊液流体力学指标;分析Chiari畸形Ⅰ型患者中术后颅内感染者和未发生颅内感染者的临床特征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Chiari畸形Ⅰ型患者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术后3个月,Chiari畸形I型患者中脑导水管平均流量(MF)、每搏输出量(SV)和反流分数(RF)均明显高于术前24 h,足向最大峰值流速(Vdmax)和头向最大峰值流速(Vumax)明显低于术前24 h(P<0.05);术后3个月,Chiari畸形I型患者脑桥腹侧MF和SV均明显高于术前24 h,RF、Vdmax和Vumax均明显低于术前24 h(P<0.05);术后3个月,Chiari畸形I型患者C3腹侧MF和SV均明显高于术前24 h,RF、Vdmax和Vumax均明显低于术前24 h(P<0.05);Chiari畸形Ⅰ型患者中术后发生颅内感染者有19例,未发生感染者有61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较大、手术时间较长、抗生素未使用和术后脑脊漏液是Chiari畸形Ⅰ型患者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对于Chiari畸形Ⅰ型患者而言,对其行PC-MRI分析,可将其手术前后脑脊液流体力学进行检测,检测效果较优;Chiari畸形Ⅰ型患者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较大、手术时间较长、抗生素未使用和术后脑脊漏液。
张建梅彭湘晖刘运昌罗婉莹黄光仪杨旭日
肠系膜上动脉血栓栓塞的早期影像学诊断及介入治疗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 评价肠系膜上动脉(SMA)血栓栓塞的早期影像学诊断及介入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SMA血栓栓塞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研究组使用介入疗法,对照组使用保守疗法,记录两组治疗有效率,随访1个月对死亡率和疾病复发率进行记录,评价治疗安全性。结果 对72例患者进行血管造影,发现主干动脉、回肠动脉、空肠动脉、肝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栓塞的例数分别为53例(73.61%)、6例(8.33%)、9例(12.50%)、4例(5.55%),充盈缺损长度为4.3~9.7cm,无肠坏死,50例(69.44%)肠腔积液、积气,9例(12.50%)显示出现内膜片;研究组治愈、无效分别为30例(83.33%)、2例(5.56%),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总有效率仅为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照组安全性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例(2.77%)、4例(11.11%),其中研究组没有死亡患者,复发率为1例(2.77%),对照组有1例(2.77%)死亡,复发率为3例(8.33%)。结论 血管造影联合介入治疗用于急性SMA血栓栓塞患者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有效率、安全性较高。
朱西琪吕健蒋洪春林薇张建梅
关键词:血栓栓塞肠系膜血管闭塞血管造影术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与影像学特点研究进展
2023年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是一类罕见的脑血管疾病,其中颅内感染是其主要病因,但李斯特菌(LM)所致的CVST在临床上并不多见。一种以颅内压增高及局部脑组织损害为特点的脑血管疾病,可将其划分为感染型与非感染型。CVST在国内并不常见,尤其是单增李斯特菌(LM)脑膜炎所致的CVST更是罕见,因此,对于头痛和高颅内压的病人,除了有颅内感染的可能之外,还应该提高对CVST的认识,并及时给予抗凝。
张建梅
关键词: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影像学血栓检测
MRI检查在子宫下段切口疤痕妊娠胎盘植入中的应用
2020年
目的:探讨MRI检查在子宫下段切口疤痕妊娠胎盘植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子宫下段切口疤痕妊娠孕妇256例,均接受超声检查与MRI检查,统计分析超声与MRI检查在子宫下段切口疤痕妊娠胎盘植入中的应用价值。结果:256例孕妇中,术中诊断结果胎盘植入(阳性)50例,胎盘未见异常(阴性)206例;超声检查阳性33例,阴性223例。MRI检查阳性40例,阴性216例。MRI检查在子宫下段切口疤痕妊娠胎盘植入中的敏感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超声检查(P<0.05),但二者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MRI检查在子宫下段切口疤痕妊娠胎盘植入中的应用价值较超声检查高。
杨鸿朱西琪林薇彭湘晖杨文张建梅
关键词:MRI检查
64排螺旋CT血管重建技术诊断主动脉夹层17例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64排螺旋血管重建技术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17例行CT主动脉夹层血管造影病例进行多种后处理重建,包括容积再现技术(VR)、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MIP)。结果根据Debakey分型:Ⅰ型5例,Ⅱ型3例,Ⅲ型9例,综合运用多种血管重建技术可清晰显示主动脉夹层的破口、内膜瓣和真、假腔情况。结论 64排螺旋血管重建技术能够明确诊断主动脉夹层,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陈卫平张建梅
关键词:血管成形术
脑小血管疾病与脑脊液流速及颈部大血管血液流速的相关性研究
2023年
目的:采集脑小血管疾病患者经磁共振相位对比成像进行脑脊液的流量、搏动及颈部大血管血液的流量、搏动数据,分析脑脊液的流量、搏动及颈部大血管血液的流量、搏动与脑小血管疾病的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10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收治的40例经头颅磁共振诊断为脑小血管疾病的患者,根据是否伴有认知损害分为损害组(n=14)、无损害组(n=26)。比较两组患者的脑脊液上下峰流速、颈部大血管收缩期峰值血液流速以及舒张期末血液流速水平的变化情况及其相关性。结果:无损害组中脑导水管脑脊液上峰速度为(6.85±2.03)cm/s,显著高于损害组的(4.62±2.27)cm/s(P<0.01);无损害组中脑导水管脑脊液下峰速度为(6.02±1.48)cm/s,显著高于损害组的(4.14±1.35)cm/s(P<0.01)。损害组颈部大血管收缩期峰值血液流速以及舒张期末血液流速水平均低于无损害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研究结果,脑小血管疾病与脑脊液流速及颈部大血管血液流速均呈负相关(r=-0.892,P<0.001;r=-0.734,P<0.001)。结论:通过MRI相位对比成像可以监测脑小血管疾病高风险患者的脑脊液及颈部大血管血液的流量和搏动,有利于患者的早期干预治疗和减少脑小血管疾病的发生。
张建梅彭湘晖刘运昌罗婉莹黄光仪杨旭日
关键词:颈部大血管血液流速
螺旋CT定性诊断肺磨玻璃结节的临床价值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螺旋CT在肺磨玻璃结节的临床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1年9月期间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收治的100例肺磨玻璃结节患者,所有患者均采取螺旋CT检查,将螺旋CT检查结果与后期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螺旋CT诊断结果并观察其螺旋CT征象。结果:经螺旋CT检查有37例良性患者,有57例恶性患者,准确度94%;阳性预测值98.28%,阴性预测值88.10%,灵敏度91.94%,特异度97.37%。其中炎症患者螺旋CT征象多为圆形/类圆形,边缘较为清晰,可见血管增粗,存在胸膜凹陷及空泡征;随着病情的进展其螺旋CT征象越来越不规则,显示毛刺样、分叶样、胸膜凹陷、空泡征增多,而边缘模糊;不典型腺瘤样增生与原位腺癌患者无血管增粗现象,微浸润腺癌与浸润型腺癌患者存在血管增粗现象,不同疾病类型螺旋CT征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病情的发展,肺磨玻璃结节患者病灶逐渐增大,不典型腺瘤样增生、炎症以及原位腺癌患者其实性成分为(0.00±0.00)mm,不同疾病类型患者病灶大小与实性成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磨玻璃结节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应用螺旋CT技术进行诊断的符合率较高,能够清晰观察到病灶,对疾病的定性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罗婉莹张建梅黄光仪杨旭日
关键词:螺旋CT检查符合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