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宇
- 作品数:30 被引量:183H指数:6
- 供职机构:教育部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胶孢炭疽菌侵染橡胶树叶片染色方法的建立及显微观察被引量:1
- 2021年
- 本研究建立了一种橡胶树叶片中胶孢炭疽菌的染色方法,通过显微观察明确胶孢炭疽菌在橡胶树叶片中的侵染结构,为橡胶树炭疽病的预测预报提供理论依据。在脱色剂(0.15%三氯乙酸乙醇溶液∶氯仿=5∶1)处理12 h,1%刚果红染色剂抽滤染色3 h的条件下,能清晰观察到胶孢炭疽菌在橡胶树叶片上的发育进程和侵染结构。结果表明,在28℃、100%相对湿度培养条件下,接种橡胶树淡绿期叶片2~6 h为分生孢子萌发高峰期,12 h后分生孢子萌发率大于85%;8~12 h为附着胞形成高峰期,接种12 h约75%的芽管顶端产生附着胞,少数附着胞中央部位开始形成侵染钉;24 h为侵染钉形成高峰期,同时分生孢子萌发形成多个芽管;36 h时附着胞顶端再次萌发产生次级附着胞,从而进一步侵染周围细胞,叶片出现零星病斑;48 h时芽管不断分支异化成菌丝并产生次级分生孢子,叶片出现大量典型的炭疽病病斑;72 h后菌丝在叶片表面纵横扩展,随机分支,逐步形成网状分布。随着菌丝的扩展,叶片组织发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侵染部位组织出现褐色坏死病斑。本研究建立了一种着色效果好,简便易行,经济有效的橡胶树叶片中胶孢炭疽菌的染色方法,进一步明确了胶孢炭疽菌的侵染结构。
- 龙明滕梁晓宇杜艳楠邹丽君张宇张宇
- 关键词:橡胶树炭疽病胶孢炭疽菌染色方法
- 台湾相思假芝根腐病病原菌的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测定被引量:3
- 2019年
- 对海南台湾相思上一种假芝属真菌所致根腐病病原菌进行致病性测定、形态学特征鉴定和SSU序列分析,确认引起海南台湾相思此种根腐病的病原菌为假芝[Amauroderma rugosum(Bl.etNees)Torrend]。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光照可以促进其菌丝生长,菌丝最适生长温度为32℃,最适pH为5,D-果糖和酵母浸膏为最佳碳源和氮源。
- 吴如慧李增平程乐乐张宇
- 关键词:台湾相思根腐病生物学特性
- 顾及相似用户特征的个人位置预测算法被引量:2
- 2023年
- 个体位置预测在传染病精准防控、公共设施科学规划等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既有位置预测算法主要侧重对个体纵向历史轨迹特征进行挖掘建模,从而实现位置预测,对横向相似性用户的规律特性考虑较少。因此,基于图卷积和长短期记忆模型(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框架,提出顾及横向相似用户轨迹特征以及纵向历史规律性特征的个体位置预测算法。首先,构建用户轨迹相似性算法并筛选高相似度用户;然后,利用图卷积模型提取待预测用户相似高的用户轨迹特征;最后,利用LSTM框架提取历史轨迹特征,集成相似用户轨迹特征,从而实现个体位置预测。基于某市8万多个用户连续4个工作日的数据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的准确率随预测时间步长增加而下降,而夜间预测准确率明显高于白天,但相比于既有模型均有10%以上提高;以15 min为预测时间步长时,模型准确率达80.45%。
- 张宇张宇吴升杨喜平方志祥
- 双重兑卤法生产低钠光卤石工艺研究被引量:3
- 2021年
- 针对盐湖卤水生产光卤石存在生产周期长、产品氯化钠含量高、反应废液污染环境等问题,基于Na^(+),k^(+),Mg^(2+)∥Cl^(-)—H_(2)O四元体系相图理论,采用双重兑卤法进行低钠光卤石生产实验研究,通过控制兑卤比例和陈化时间等因素实现高效快速生产光卤石。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次兑卤实验中,钾饱和卤水与老卤质量比为1∶1.8、陈化时间为4 h,反应液中钠离子的去除率达59.30%,钾离子的损失率为9.58%;第二次兑卤实验中,钾母液与老卤质量比为1∶1.7、陈化时间为3.5 h,反应液中钾离子的收率为62.69%,钠离子的收率为8.55%,析出固相光卤石的质量分数为96.96%,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3.04%;且整个实验过程无需投加浮选药剂。该法生产周期短、产品质优、对环境友好,为盐湖生产光卤石提供了不同的思路。
- 熊家晴张宇朱俊国
- 关键词:盐湖卤水兑卤氯化钾
- 虚拟同步机电流受限暂态电压支撑机理与改进故障穿越控制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针对虚拟同步机在电网低、过电压故障下所面临的无功电压支撑不足、特性差等问题,建立考虑电流限幅特性的虚拟同步机等效电路模型,并基于拓扑同伦原理,给出不同无功电压控制在等效电路相量图上的几何表征方法。利用该方法,揭示几种常见无功电压控制下的虚拟同步机电流受限暂态电压支撑机理,并由此提出一种改进的故障穿越控制策略,有效改善电网低电压、过电压故障下的暂态电压控制能力和支撑特性,进而缓解故障期间的暂态功角稳定问题。基于PSCAD/EMTDC仿真对所提机理和故障穿越控制方法进行详细验证,最后,在3机9节点系统中对其在近、远区电网故障下的支撑特性进行仿真验证。
- 张宇张琛蔡旭余勇铮梁李柳元
- 关键词:并网变换器故障穿越电流限幅
- 并网变换器的暂态同步稳定性分析:稳定域估计与镇定控制被引量:17
- 2022年
- 针对并网变换器在大扰动下暂态同步稳定性问题,当前的研究缺少基于直接法的严谨分析(如稳定域估计)。为此,该文构造解析的李雅普诺夫函数,通过研究耗散区间和最大临界等位面得到稳定域的定量估计方法。据此,进一步给出暂态同步稳定性的定量判据及稳定裕度指标,定量分析实际变量对暂态同步稳定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两种稳定控制方法:一种通过补偿锁相环的负阻尼效应扩大稳定域范围;另一种通过重塑状态轨迹将锁相环的状态引导至稳定域内,以实现失稳镇定。所提稳定域估计方法相较当前其他解析方法(如等面积法)更为严格;所提镇定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均在PSCAD/EMTDC仿真和RT-LAB硬件在环平台进行了全面验证。
- 张宇张琛蔡旭邱伟赵晓斌
- 关键词:电压源变换器大扰动暂态稳定性稳定控制
- CRMP2过表达及沉默对Aβ_(25-35)诱导SH-SY5Y细胞损伤的影响
- 2021年
- 目的探究脑衰反应调节蛋白2(CRMP2)过表达及沉默对Aβ_(25-35)诱导SH-SY5Y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将含CRMP2过表达载体、CRMP2空载体、CRMP2沉默载体及CRMP2扰乱载体的慢病毒感染并筛选SH-SY5Y细胞,分别命名为CRMP2过表达组、空载体组、CRMP2沉默组及扰乱载体组。采用荧光检测和Western blot分别验证感染效率和CRMP2过表达及沉默效果。四组细胞均用终浓度为3μmol/L的Aβ_(25-35)孵育处理24 h诱导细胞损伤,采用MTT实验、LDH实验及Hoechst 33258实验分别检测细胞活性、细胞毒性及细胞凋亡。结果荧光检测结果显示,各组慢病毒感染效率均达95%以上。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扰乱载体组相比,CRMP2沉默组CRMP2蛋白表达减少(P<0.01)。与空载体组相比,CRMP2过表达组CRMP2蛋白表达增加(P<0.01)。MTT实验、LDH实验及Hoechst 33258实验结果显示,与扰乱载体组相比,CRMP2沉默组细胞活性增加、细胞毒性降低及细胞凋亡减少(均P<0.05);与空载体组相比,CRMP2过表达组细胞活性降低、细胞毒性增加及细胞凋亡增多(均P<0.01)。结论CRMP2过表达对Aβ_(25-35)诱导的SH-SY5Y细胞损伤具有促进作用,CRMP2沉默对Aβ_(25-35)诱导的SH-SY5Y细胞损伤具有抑制作用。
- 胡杨张宇吕俊杰薛欢高媛媛
- 关键词:SH-SY5Y细胞细胞损伤
- 中国城城流动人口的空间分布、流动规律及其形成机制被引量:46
- 2019年
- 在人口城城流动日益成为中国人口流动的重要形式背景下,基于人口普查数据和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分别探讨城城流动人口空间流动的结果、过程和成因,也就是探讨城城流动人口的空间分布、流动轨迹及形成机制。研究表明:城城流动人口倾向于向发达地区和大城市流动,同时在流动过程中会考虑空间的邻近;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就业机会以及高水平教育医疗设施的差距是诱发城城人口流动的内在动力,而在实际的流动过程中会综合考虑由于空间摩擦而产生的金钱成本、心理压力等障碍;同时,已有城城流动人口存量会通过减少适应流入地的成本、提供相应的生活和就业信息等方式降低流动成本,刺激城城流动人口按照已有路径流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人口流动的阶段划分,认为中国人口流动仍然处于从小城镇进入大城市的阶段。在这一时间节点上,依据人口流动的自然规律,鼓励人口向大城市流动,并通过发展副中心和卫星城等形式疏散中心区功能,推动城市郊区化发展才符合城市发展的自然逻辑。
- 马志飞尹上岗张宇张宇吴启焰
- 基于动力仿真系统施工便道的经济管理分析
- 2023年
- 山区及高原地段的施工便道是保证施工材料及机械设备进出场能够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施工便道经济管理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铁路的建设与维护,山区地段的施工便道安全管理更为严格。为提高山区施工便道的经济管理水平本文根据山区特点,分析影响施工便道的主要因素,利用动力仿真模型分析各个因素的投入比以及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得出各个因素最恰当的投入比,为施工管理人员在对施工便道安全管理方面提供一种参考。
- 于强樊敏樊敏张宇
- 关键词:施工便道经济管理动力仿真
- 基于动力仿真系统的施工便道安全管理分析
- 2023年
- 为提高山区及高原地区施工便道安全管理水平,依托昌都—江达段铁路工程,分析了影响施工便道安全管理的主要因素,利用动力仿真系统模型分析了各个因素的投入量以及各个因素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人员因素是影响山区及高原地区铁路施工便道安全管理的主要因素,其次是管理水平因素、机械设备因素、地形气候因素和信息数据因素。该研究结果可为山区及高原地区铁路施工便道安全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 于强樊敏樊敏张宇
- 关键词:施工便道安全管理动力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