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光宇

作品数:9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8篇微球
  • 6篇栓塞
  • 4篇体外
  • 4篇体外释放
  • 4篇去甲
  • 4篇去甲斑蝥素
  • 4篇壳聚糖
  • 4篇肝动脉
  • 4篇斑蝥
  • 4篇斑蝥素
  • 3篇动脉
  • 3篇栓塞微球
  • 3篇丝素
  • 3篇丝素蛋白
  • 3篇阿苯达唑
  • 2篇蛋白微球
  • 2篇动脉栓塞
  • 2篇壳聚糖微球
  • 2篇固体分散体
  • 2篇肝动脉栓塞

机构

  • 9篇苏州大学
  • 2篇苏州大学附属...
  • 2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江西省肿瘤医...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扬州市第一人...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9篇张光宇
  • 7篇张学农
  • 4篇王晓青
  • 3篇顾俊鹏
  • 3篇任伟新
  • 3篇许晓东
  • 2篇靳勇
  • 2篇文庆怡
  • 2篇陈袁兰
  • 2篇杨程
  • 2篇倪进
  • 2篇晏语
  • 2篇倪静
  • 2篇迟美玉
  • 1篇朱爱军
  • 1篇陈红栓
  • 1篇鲁继光
  • 1篇彭涛
  • 1篇宋玉玲
  • 1篇陈新建

传媒

  • 3篇抗感染药学
  • 2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中国药房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阿苯达唑固体分散体及其肝动脉栓塞分散微球的研究
2012年
目的以具有优良成型性的壳聚糖(CS)为载体,选用阿苯达唑(ABZ)为模型药物,先制备成固体分散体,再进一步制备阿苯达唑壳聚糖微球(ABZ-LSD-CS),考察微球载药量、包封率、表面形态及理化特性,并考察微球在不同介质中的体外释放特性。方法以液体石蜡为油相,Span-80为乳化剂,戊二醛为交联剂,采用乳化-交联固化法制备ABZ-LSD-CS。应用扫描电镜(SEM)观察微球的表面形态,光学显微镜测量粒径大小及分布;采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粉末衍射(XRD)法和差示扫描量热(DSC)法表征微球特性,体外动态透析法测定微球在不同介质条件下的释药性能。结果制备出的微球形态圆整,粒径分布较均匀,平均粒径为(153±7)μm,载药量(20.92±0.15)%,包封率(25.37±0.22)%。微球在0.1mol/L HCl、pH3.5和7.4的PBS及生理盐水4种介质中的释放缓慢,其中在pH3.5的PBS中释放效果最好,符合Weibull释放模型。结论该实验制备的ABZ-CS-MS性能良好,具有较好的药物载药量和包封率,微球形态圆整,并且药物的释放时间延长,达到缓释的目的,制备工艺简单易行。
鲁继光张光宇晏语倪进王晓青杨程张学农任伟新迪理木拉提.巴吾东顾俊鹏许晓东
关键词:阿苯哒唑肝动脉栓塞微球体外释放
去甲斑蝥素丝素蛋白/壳聚糖肝动脉缓释栓塞微球的制备与药效学研究
目的:本文以去甲斑蝥素(norcantharidin, NCTD)为模型药物,包载入以生物材料丝素蛋白(silk fibroin,SF)及优良成形性材料壳聚糖(chitosan,CS)为载体的骨架微球中,制备了去甲斑蝥素...
张光宇
关键词:去甲斑蝥素丝素蛋白壳聚糖
文献传递
去甲斑蝥素-N-乳糖酰壳聚糖/丝素蛋白微球在兔体内的抗肿瘤作用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观察去甲斑蝥素-N-乳糖酰壳聚糖/丝素蛋白微球(norcantharidin-N-chitosan-silk fibroinmicrospheres,NCTD-N-CS/SF-MS)其对兔VX2肝移植瘤的化疗栓塞术后抑瘤作用。方法:取经超声引导下于肝脏左叶植入VX2肿瘤组织块建模成功的新西兰大白兔30只并随机分为5组,股动脉穿刺插管后经肝动脉分别给予载药微球(A组)、空白微球(B组)、空白微球+NCTD溶液(C组)、NCTD溶液(D组)及生理盐水(对照),术后通过血液分析、抑瘤作用、影像学检查等方式评价治疗效果。结果:各治疗组动物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白细胞数量增多及肝功能的一过性损害;A组较余各组作用更强,抑瘤率高达85.01%,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体积远小于其他各组,肿瘤坏死率达56.78%,高于B组的49.63%及C组52.23%。肝动脉造影示栓塞彻底,仅少量侧支血管形成。A组平均生存时间最长,达到36.25 d,生命延长率达54.25%。结论:NCTD-N-CS/SF-MS可致肿瘤坏死,抑瘤作用明显(P<0.05)。
文庆怡张光宇周晓峰原强张学农靳勇
关键词:去甲斑蝥素壳聚糖丝素蛋白肝靶向
阿霉素-N-乳糖酰壳聚糖-丝素蛋白微球的制备以其兔体内药效学的研究
2013年
目的:制备阿霉素-N-乳糖酰壳聚糖-丝素蛋白微球(adriamycin-N-chitosan-silk fibroin-microspheres,ADR-N-CS/SF-MS),并观察其对兔VX2肝移植瘤的化疗栓塞术后抑瘤作用。方法:采用乳化凝胶化法制备ADR-N-CS/SF-MS;24只新西兰大白兔经超声引导下于肝脏左叶植入VX2肿瘤组织块,建立肝移植瘤模型,并随机分为4组,即A组为每组6只股动脉穿刺插管经肝动脉分别给予ADR-N-CS/SF-MS(治疗组),B组为N-CS/SF-MS(对照组),C组为碘化油+ADR溶液,D组为0.9%氯化钠液;经治疗后,观察各组兔血常规及肝、肾功能和肝肿瘤体积的动态变化以及用CT成像法分析其治疗前后肝肿瘤影像学的改变。结果:各组动物血细胞数量及血红蛋白值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治疗组动物术后平均白细胞数量(中性粒细胞为主)增多,肝功能均出现一过性损害;治疗30d(A,B,C组)疗效与D组相比,其肿瘤体积明显减小(P<0.01),其中A组肿瘤体积缩小较B,C两组明显(P<0.01),而B,C两组的肿瘤体积均值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各组抑瘤率分别为87.23%,62.98%和56.02%;经CT检查示其病灶液化坏死,强化不明显。结论:ADR-N-CS/SF-MS制备工艺简单易行,其治疗组抑制肿瘤生长较为明显(P<0.01),以致肿瘤缩小或坏死。
文庆怡张光宇陈红栓靳勇张学农
关键词:阿霉素肝细胞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
阿苯达唑-聚乙二醇6000固体分散体壳聚糖微球的制备与药剂学性质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制备阿苯达唑-聚乙二醇6000(PEG)固体分散体壳聚糖微球并评价其性质。方法:以阿苯达唑-PEG固体分散体(ASD)为主体,壳聚糖为载体,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ASD壳聚糖微球;采用电镜、红外光谱、X衍射分析法等对微球进行表征并考察其药剂学性质;动态透析法研究微球的体外释放特性。结果:所制得微球形态圆整,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约(210±3.8)μm,载药量(6.42±0.32)%,包封率(57.86±0.74)%;红外光谱、X衍射分析法证明药物成功包载于微球中;微球在醋酸盐溶液(pH3.5)介质中的释放情况遵循Higuchi方程,可持续释放400h以上。结论:本法制备微球工艺稳定,所制微球具有显著的缓释效果。
王晓青刘扬陈袁兰朱爱军张光宇张学农任伟新迪理木拉提.巴吾东顾俊鹏许晓东
关键词:阿苯达唑聚乙二醇6000固体分散体壳聚糖微球体外释放
去甲斑蝥素壳聚糖-丝素蛋白栓塞微球的制备以及体外释放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研究利用壳聚糖(chitosan,CS)和良好生物相容性的丝素蛋白(silk fibroin,SF)为载体,去甲斑蝥素(norcantharidin,NCTD)为模型药物,制备去甲斑蝥素壳聚糖-丝素蛋白微球(norcantharidin-chitosan-silk fibroin-microspheres,NCTD-CS-SF-MS)。并考察微球的载药量、包封率及微球表面形态以及微球的体外释放特性。方法:以液体石蜡为油相,壳聚糖与丝素蛋白的物理混合溶液为水相,Span-80为乳化剂,戊二醛为交联剂;采用乳化-交联固化法制备NCTD-CS-SF-MS。星点设计优化制备工艺,扫描电镜,观察微球表面形态及X-射线粉末衍射法(X-ray power diffraction,X-RD)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表征微球特性;采用体外动态透析法测定微球在不同介质条件下的释药性能。结果:制备的NCTD-CS-SF-MS形态圆整,粒径分布较为均匀,平均粒径约(184.0±5.0)μm,载药量(15.08±2.85)%,包封率(27.46±1.25)%。NCTD-CS-SF-MS在0.1mol/L HCl,PBS(pH=7.4)和9.0mg/mL氯化钠溶液的3种介质中的释放均遵循Weibull方程。结论:优化的NCTD-CS-SF-MS制备工艺简单易行,载药量高,缓释作用良好。
张光宇迟美玉倪静张学农
关键词:去甲斑蝥素丝素蛋白微球体外释放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去甲斑蝥素壳聚糖-丝素蛋白栓塞微球的制备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制备去甲斑蝥素壳聚糖-丝素蛋白栓塞微球(Norcantharidin-loaded chitosan-fibroin micro-spheres for embolization,NCTD-CS-SF-MS),考察其包封率,载药量及外观形态,并对其体外释放特性进行考察。方法:采用乳化-交联固化法制备NCTD-CS-SF-MS,其中以液体石蜡为油相,壳聚糖(chitosan CS)与丝素蛋白(silk fibroin SF)的物理混合溶液为水相,Span-80为乳化剂,戊二醛为交联剂。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制备工艺,扫描电镜观察微球表面形态及X-射线衍射(XRD)、差示量热扫描(DSC)表征微球特性。采用体外动态透析法测定微球在不同介质条件下的释药性能。结果:制备的微球形态圆整,大小均匀,平均粒径约(184±5)μm,载药量(15.08±2.85)%,包封率(27.46±1.25)%。微球在0.1 mol.L-1 HCl、PBS(pH=7.4)和生理盐水中的释放均遵循Weibull方程。结论:所优化的制备工艺简单易行,缓释作用显著。
张光宇迟美玉倪静陈袁兰宋玉玲王晓青张学农
关键词:去甲斑蝥素栓塞微球
基于优化聚类和分数阶误差反传网络轮廓提取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优化聚类和分数阶误差反传网络轮廓提取方法及系统,涉及轮廓提取技术领域,包括:获取采样点,利用采样点生成凸包的边界,根据凸包边界计算凸包内点;根据凸包内点和采样点计算Voronoi图并构建凸多边形,判断Vo...
彭涛阮怡文陈新建张光宇朱伟芳向德辉
阿苯达唑-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及其质量指标的考察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考察阿苯达唑-壳聚糖微球(ABZ-CS-MS)的载药量、包封率、表面形态及结果特性,以及微球在不同介质中的体外释放特性。方法:采用乳化-交联固化法,以液体石蜡为油相,Span-80为乳化剂,戊二醛为交联剂,壳聚糖(chitosan,CS)为载体,制备阿苯达唑-壳聚糖微球(ABZ-CS-MS);应用光学显微镜测量ABZ-CS-MS的的粒径大小及其分布;用扫描电镜(SEM)观察ABZ-CS-MS的表面形态;用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spectrometer,FT-IR)、X-线粉末衍射法(X-ray power diffraction,X-RD)和差示扫描热量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检测ABZ-CS-MS的特性;用体外动态透析法测定ABZ-CS-MS在不同介质条件下的释药性能。结果:所制备的ABZ-CS-MS形态圆整,粒径分布较为均匀,平均粒径为(153±7)μm,载药量为(20.92±0.15)%,包封率为(25.37±0.22)%;ABZ-CS-MS分别在不同介质(0.1mol/L HCl液、PBS(pH=3.5)、PBS(pH=7.4)和0.9%氯化钠溶液)中的释放均遵循Weibull方程,其中在PBS(pH=3.5)中释放效果最佳。结论:该法制备的ABZ-CS-MS的质量与性能良好,具有较好的载药量,包封率高,形态圆整,缓释作用明显。
张光宇晏语倪进王晓青杨程张学农任伟新迪理木拉提.巴吾东顾俊鹏许晓东
关键词:阿苯达唑壳聚糖肝动脉栓塞微球体外释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