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书英
- 作品数:3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陕西省农业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簇毛麦易位系V9125-2抗条锈基因YrWV的遗传分析和SSR分子标记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对高抗条锈病的簇毛麦易位系V9125-2进行研究,明确其抗病性遗传特点,并对其抗条锈病基因定位,为选育优质抗源材料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国当前流行的7个条锈菌生理小种CYR29、CYR30、CYR31、CYR32、CYR33以及Su11-4、Su11-11对簇毛麦易位系V9125-2和铭贤169的杂交后代进行苗期抗条锈性遗传分析。以接种CYR29的F2抗感分离群体为研究对象,应用BSA法用289对普通小麦的SSR标记引物对V9125-2进行SSR分析,并用F3群体验证标记连锁性。用黄淮麦区主栽品种检测与V9125-2抗条锈基因的同源性。【结果】易位系V9125-2对CYR29的抗病性由1对显性基因控制;对CYR30、CYR32、CYR33以及Su11-11的抗病性由一显一隐2对基因控制;对CYR31以及Su11-4的抗病性由2对独立的显性基因控制。从289对SSR引物中筛选到6对与抗病基因YrWV(暂命名)连锁的多态性微卫星标记:Xbarc87、Xwmc463、Xwmc405、Xbarc126、Xwmc438和Xgwm473,其遗传距离分别为9.1、3.9、5.1、12.6、29.0和57.4 cM,位于小麦染色体7DS上。经F3群体验证,6个标记与YrWV连锁。V9125-2抗条锈基因YrWV与检测品种的抗条锈基因同源率极低。【结论】具有6个多态微卫星标记的抗条锈基因YrWV位于小麦7D染色体短臂上,其可能是一个来自簇毛麦的新基因。
- 王睿张书英徐中青陈洁李强侯璐井金学
- 关键词:普通小麦易位系条锈病SSR标记
- 小麦品系M8003-5抗条锈病基因遗传分析和分子作图被引量:7
- 2010年
- 为了利用小麦抗条锈病品系M8003-5中的抗病基因,用当前7个流行的条锈菌生理小种对小麦品系M8003-5的抗条锈性进行了鉴定,发现该品种对当前的各优势小种均有良好抗性。在温室内以病菌小种Su11-4对M8003-5在进行苗期抗条锈性鉴定和遗传分析,初步确定M8003-5对Su11-4的抗性由1对显性基因控制,位于7DS上的SSR标记Xbarc5、Xwmc463、Xwmc405、Xbarc126、Xgwm295、Xgwm44、Xwmc702、Xwmc438、Xwmc121、Xgwm111和Xbarc121与该基因连锁,最近的为Xwmc702和Xwmc438,遗传距离分别为3.5 cM和4.3 cM。分子标记及其相关分析表明,此基因可能来自黑麦,与已定位于7D染色体上的抗病基因不同,暂命名为YrM8003。利用与其紧密连锁的标记Xwmc702和Xwmc438测黄淮麦区43个主栽品种,结果显示,有20%的品种具有与YrM8003基因相同的标记位点。这一结果有助于YrM8003在抗条锈病育种的应用。
- 徐中青张书英王睿王文立周新力尹军良陈洁井金学
- 关键词:条锈病抗性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 小麦农家品种陕515与两个小偃类品种的抗条锈分析
- 小麦条锈病是小麦最重要的病害之一。鉴定新的抗病基因是控制小麦条锈病流行危害的基础。本研究通过对农家品种陕515和两个小偃类小麦品种苗期接我国小麦条锈菌流行小种,鉴定其抗病性并进行遗传分析,取得以下主要研究结果: 陕515...
- 张书英
- 关键词:条锈菌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