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娟
- 作品数:11 被引量:60H指数:5
- 供职机构:陕西中医药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海绵剂的制备及其研究进展
- 本文阐述了海绵剂常用辅料的理化性质与常见海绵剂的制备方法,以地黄汤海绵剂为例探讨了明胶海绵剂制备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 张丽娟王梅唐志书郭东艳
- 关键词:海绵剂
- 免疫溶血性贫血患者的输血方法探讨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免疫溶血性贫血患者的输血方法,提高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输血治疗效果。方法:将46例Coombs试验阳性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输血治疗时选择输入ABO血型同型,Rh-D、C、E、c、e因子同型的生理盐水洗涤红细胞,对照组输入ABO血型同型,Rh-D的悬浮红细胞。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输血1周后外周血Hb值比较,P<0.001,输血后的外周血Hb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的输血方案能明显改善免疫溶血性贫血患者的贫血症状,治疗效果显著。
- 任忠良何春玲王伟张丽娟王宏
- 关键词:免疫性溶血性贫血COOMBS试验洗涤红细胞
- 生地黄汤不同制备方法多糖含量变化及止血作用被引量:10
- 2010年
- 目的:研究生地黄汤不同制备方法多糖含量变化及对止血作用的影响。方法:以葡萄糖为对照品采用蒽酮-硫酸法于622 nm处测定沉淀中多糖的含量;采用剪尾法及毛细玻管法测定各组小鼠出、凝血时间,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分煎组和加粉组的止血效果相近且好于合煎组。分煎组和加粉组的含糖量也相近且远远大于合煎组。结论:生地黄汤的止血作用与多糖含量成正相关关系。
- 王梅张丽娟李瑾焦媛媛郭东艳
- 关键词:多糖止血作用
- 生地黄止血物质基础及海绵剂制备工艺研究
- 本文选用唐代孙思邈《千金方》中收载药方[1]:生地黄汤为对象,研究了方中的君药生地黄的药效物质基础,并对由此基础发展而来的海绵剂进行了制备工艺、质量评价等方面的研究。
目的:初步筛选生地黄止血作用的药效物质基础。研...
- 张丽娟
- 关键词:生地黄海绵剂
- 文献传递
- 生地黄汤不同配伍组成多糖含量变化及止血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研究生地黄汤不同配伍组成中多糖含量变化及对止血作用的影响。方法以葡萄糖为对照品,采用蒽酮-硫酸法于622nm处测定多糖含量;给小鼠灌服不同配伍组成的生地黄汤水煎液,采用剪尾法及毛细玻管法测定各组小鼠出、凝血时间,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当生地黄与大黄的比例为30∶6时止血效果最好。多糖的含量也呈现出先增后降的规律。结论多糖可能是止血的有效成分,但不一定是唯一活性成分。
- 张丽娟李瑾王梅姜海信郭东艳
- 关键词:配伍多糖止血作用
- 生地黄止血海绵剂质量标准研究
- 2012年
- 目的建立生地黄止血海绵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止血海绵中生地黄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各指纹峰相对于梓醇的含量。色谱柱Akasil-C18柱(250mm×4.6mm,5μm),乙腈-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10nm,流速1.0mL/min,柱温30℃。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止血海绵中多糖含量。以葡萄糖为对照品采用蒽酮-硫酸法于622nm处测定。结果定性鉴别薄层色谱斑点清晰;梓醇在0.13~2.6μ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3.34%,RSD为2.38%(n=5)。多糖在0.0067~0.067m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1.81%,RSD为0.79%(n=5)。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作为生地黄止血海绵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 王梅郭东艳张丽娟师延琼
- 关键词:薄层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梓醇
- 生地黄止血有效部位HPLC指纹图谱研究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研究生地黄止血有效部位HPLC指纹图谱。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Akasil-C18柱(4.6 mm×250 mm,5μm),乙腈-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10 nm,流速1.0 mL.min-1,柱温30℃。结果:确定了生地黄止血有效部位的10批指纹图谱共有模式,进行了相似度比较。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用于生地黄止血有效部位指纹图谱测定,并可对其制剂的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 郭东艳张丽娟王梅师延琼
- 关键词:生地黄止血指纹图谱
- 海绵剂的制备及其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1年
- 综述海绵剂常用辅料的理化性质与常见海绵剂的制备方法,以地黄汤海绵剂为例探讨了明胶海绵剂制备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 张丽娟郭东艳唐志书王梅
- 关键词:海绵剂辅料
- 生地黄止血作用药效物质基础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9
- 2011年
- 目的初步筛选生地黄止血作用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采用经典的系统溶剂法(极性由小到大:石油醚-醋酸乙酯-正丁醇-乙醇)提取生地黄水煎液,用剪尾法和毛细玻管法测定出、凝血时间,比较各部位的止血作用;将筛选出的有效部位用大孔吸附树脂进行分离纯化,不同浓度乙醇进行梯度洗脱,用剪尾法和毛细玻管法测定出、凝血时间,比较各洗脱部位的止血作用。结果 乙醇部位可明显缩短小鼠的出、凝血时间;水洗脱液、30%乙醇洗脱液、80%乙醇洗脱液均能缩短小鼠的出、凝血时间,水洗脱液剂量与止血作用有明显的正相关性,30%乙醇洗脱液量效关系不明显,80%乙醇洗脱液止血作用量效关系呈现负相关性。结论 生地黄止血作用的药效活性物质大多存在于乙醇部位,其止血作用的活性成分与糖类、环烯醚萜苷类有关。
- 王梅张丽娟郭东艳
- 关键词:生地黄止血
- 基于谱效相关的多指标综合加权评分法优选生地黄的提取工艺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优选生地黄的提取工艺,筛选出最佳工艺参数。方法以样品中多糖量、各指纹峰相对于梓醇量的加和作为评价指标,考察药材浸泡时间,加水量,提取时间等因素对生地黄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药材用12倍量水,浸泡30 min,提取时间为1.5 h,提取3次。结论该提取工艺参数客观可行、稳定合理,可为工业化生产提供实验依据。
- 郭东艳张丽娟师延琼王梅
- 关键词:生地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