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璐
- 作品数:17 被引量:43H指数:5
- 供职机构:长治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 发文基金:咸阳市科技计划项目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崔晓萍教授循期阴阳序贯治疗卵巢早衰经验总结被引量:7
- 2010年
- 崔晓萍教授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诊治卵巢早衰的有效辨治思路与方法。为女性的月经周期具有明显的生物钟节律,故根据阴阳变化的相应性进行辨证分期论治,采用循期阴阳序贯疗法对卵巢早衰进行治疗,临床取得较好的疗效。
- 庆璐武淑慧
- 关键词:卵巢早衰导师经验
- 循期阴阳序贯疗法对卵巢早衰血清INHB水平及窦卵泡发育的影响
- 目的:根据中医学“肾藏精”、“肾主生殖”、“阴阳学说”之理论,提出循期阴阳序贯疗法治疗卵巢早衰的临床治疗方案。为了探讨卵巢早衰的发病机制,进一步观察总结经典名方左归丸、右归丸对卵巢早衰的临床疗效,分析中药治疗卵巢早衰的机...
- 庆璐
- 关键词:卵巢早衰临床疗效
- 文献传递
- 循期阴阳序贯疗法在排卵障碍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 目的:探讨排卵障碍性疾病的病因病机,总结循期阴阳序贯疗法治疗排卵障碍性疾病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分析月经周期阴阳周期性转换规律,认为排卵障碍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以肾虚为本,表现为肾的阴阳平衡失调,肾阴虚卵泡发育缓慢,肾阳虚卵...
- 崔晓萍李晓丽武淑慧庆璐
- 关键词:排卵障碍性疾病
- 文献传递
- 多囊卵巢综合征表观遗传学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
- 2024年
-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常见且复杂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之一,影响全球大约5%~20%的育龄女性,极大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PCOS的发病机制涉及遗传和环境危险因素的交互作用,其中包括种族、遗传背景、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近年来,表观遗传学在PCOS发病机制研究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特别是在DNA甲基化、非编码RNA表达变化和组蛋白修饰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通过探究PCOS发病机制与表观遗传学之间的关系可以为降低不孕率、提高女性生活质量提供新思路。
- 靳迎春李倩宋雯霞王慧庆璐王海伟
-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表观遗传学发病机制基因
- 补肾化痰调周法治疗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体会
- 目的介绍导师治疗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经验。方法从师学习,总结所长。结果导师崔晓萍教授认为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以肾虚为本,痰湿为标,并运用补肾化痰基础方顺应患者月经周期演化规律进行治疗,即经后期酌加滋阴养血之品...
- 武淑慧庆璐崔晓萍
- 关键词: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导师经验
- 文献传递
- 抗卵巢早衰序贯方对POF患者卵巢血流再灌注及卵巢储备能力的影响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观察抗卵巢早衰序贯方治疗卵巢早衰临床疗效,分析治疗机理。方法将诊断符合卵巢早衰的120例患者分为中药组、中西医结合组、西药组各40例,服用中药或西药治疗,进行血清性激素水平、子宫及卵巢血流频谱及窦卵泡的超声观察,探讨对卵巢储备能力的影响。结果中药组总有效率为87.50%,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优于西药组(75.00%);中药组及中西医结合组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下调FSH水平,上调INHB水平,升高E2水平,改善卵巢血流再灌注。结论抗卵巢早衰循期阴阳序贯方治疗卵巢早衰疗效好,能够改善患者类围绝经期症状,改善子宫卵巢血流,提高卵巢储备功能,达到治疗卵巢早衰的目的。
- 崔晓萍李晓莉武淑慧庆璐
- 关键词:卵巢早衰血流再灌注序贯POF围绝经期症状
- 指拨经络手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观察指拨经络手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85例,通过指拨经络按摩手法进行治疗。结论:指拨经络手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很好疗效。
- 武政庆璐
- 关键词:颈椎病
- 崔晓萍教授循期阴阳序贯疗法治疗卵巢早衰被引量:19
- 2010年
- 导师崔晓萍认为卵巢早衰的发病机制以肾虚为本,肾的阴阳平衡为纲,并运用左归丸、右归丸循期阴阳序贯疗法进行治疗卵巢早衰收效甚验。
- 武淑慧庆璐崔晓萍
- 关键词:卵巢早衰导师经验
-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病27例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方法对27例自愿接受该方法的患者,经导管分别行双侧子宫动脉聚乙烯醇微球(PVA),碘油-平阳霉素乳剂(PLE)加明胶海绵颗粒栓塞。结果痛经完全缓解88.9%,明显缓解11.1%;彩超复查:术后1年子宫体积平均缩小53.8%,局部病灶体积平均缩小46.2%。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腺肌病近期疗效显著,是一种创伤小、并发症少、临床效果好的新治疗方法。
- 贺朝庆璐胡芳
- 关键词:子宫腺肌病子宫动脉栓塞
- 循期阴阳序贯疗法在排卵障碍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8
- 2011年
- 认为排卵障碍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以肾虚为本,表现为肾的阴阳平衡失调,肾阴虚卵泡发育缓慢,肾阳虚卵泡排出障碍,运用左归丸、右归丸循期阴阳序贯疗法进行治疗:月经后期滋阴养血,经间期温肾助阳并酌加行气活血之品,月经前期以滋补肾阳为主。
- 崔晓萍李晓丽武淑慧庆璐
- 关键词:排卵障碍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