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娜
- 作品数:9 被引量:57H指数:4
- 供职机构: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Beck口腔评分指导下不同口腔擦洗频次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 探讨Beck口腔评分指导下不同口腔擦洗频次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 年7月至2017年7月在本院老年重症监护病房(Ger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GICU)住院的急性脑卒中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入院后d1起给予常规口腔擦洗方法和频次,观察组入院后d1起则在改良Beck 口腔评分指导下给予不同口腔擦洗频次,擦洗方法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d1、d3、d5、d7口腔溃疡发生率、咽拭子致病菌培养结果及卒中相关性肺炎(SAP)发生率。【结果】 两组d1口腔溃疡发生率、咽拭子致病菌培养、SAP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d3、d5、d7的口腔溃疡发生率、咽拭子致病菌培养、SAP发生率均呈下降趋势(均P<0.05),且观察组口腔擦洗频次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在Beck口腔评分指导下采用不同口腔擦洗频次,可明显改善患者口腔卫生状况,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降低了SAP发生率。
- 庄娜王园园
- 关键词:口腔卫生
- 护理干预对脑梗死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康复的影响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脑梗死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60例脑梗死运动性失语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指导,观察组给予言语障碍治疗仪、吞咽障碍治疗仪、言语功能指导,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言语功能评分、AQ评分、失语程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过护理后,均较护理前改善,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运动性失语在常规康复护理加言语障碍治疗仪、吞咽障碍治疗仪进行辅助指导,效果显著,言语功能逐渐恢复,能够进行简单交流,值得应用。
- 殷乐戚玉娟张婷庄娜卞慧
- 关键词:护理干预语言康复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PCI后无复流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5
- 2021年
- 急性心肌梗死(AMI)起病急,而实施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可降低患者死亡率及预后风险。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直接PCI治疗AMI成功率升高,但仍有部分患者术后无复流,可进一步加重患者预后风险,有一定院内致死率。PCI后无复流的发生与血管内皮功能、心肌微循环障碍等机制有关,但其确切机制尚未明确。未来应对AMI患者直接PCI后无复流的发生机制进行深入探讨,进一步制订预防及诊治措施,以提高AMI患者直接PCI治疗的成功率,降低患者预后风险。
- 殷宁宋莉陆迎爱牛利利杨秋荣宫艳艳庄娜
-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无复流内皮功能障碍心肌微循环障碍
- 传统与滴血发泡试验在隐源性脑卒中的应用观察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观察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技术结合生理盐水发泡试验、滴血生理盐水发泡试验在不明原因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卵圆孔未闭(PFO)筛查中的应用比较。方法将医院2013年7月-2014年3月收治的55岁以下不明原因(隐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6例设为对照组,行TCD结合生理盐水发泡试验;将2014年4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5岁以下不明原因(隐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7例设为试验组,行TCD结合滴血生理盐水发泡试验,比较2组阳性率。结果对照组:66例生理盐水发泡试验中阳性18例,阳性率为27.27%,其中11例患者TTE检查发现PFO,而在48例TCD检查栓子阴性的患者中未发现PFO。试验组:67例加血生理盐水发泡实验中阳性23例,阳性率为34.33%,其中15例患者TTE检查发现PFO,而在44例TCD检查栓子阴性的患者中未发现PFO。2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D技术结合生理盐水发泡试验、滴血生理盐水发泡试验在不明原因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卵圆孔未闭筛查中阳性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滴血生理盐水比传统生理盐水发泡迅速,操作简便,产生的泡沫更加细腻、均匀,且操作简单、无创、安全,无任何并发症发生。
- 戚玉娟殷乐李苏毅庄娜邱欢欢王园园徐君张婷周芳姜建东
- 关键词:经颅多普勒超声卵圆孔未闭
- 虚拟现实技术联合生物反馈对老年高血压伴失眠患者血压及睡眠质量的改善作用被引量:19
- 2020年
-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技术(VR)联合生物反馈对老年高血压伴失眠患者血压及睡眠质量的改善作用,为治疗该病提供方法。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在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就诊的216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108)及观察组(n=108),所有患者均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VR联合生物反馈技术的综合干预。评估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睡眠、焦虑抑郁状态及生活质量。结果 2组治疗后的收缩压、舒张压、脉压、PSQI总分、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及安眠药物均较治疗前好转,且观察组相比对照组血压及睡眠的改善效果更显著(P均<0.05);2组治疗后的HAMA、HAMD-17、SF-36及ADL评分均较治疗前好转,且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改善效果更显著(P均<0.001)。结论虚拟现实技术联合生物反馈可改善老年高血压伴失眠患者的血压、睡眠、焦虑抑郁状态及生活质量,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 王璐刘瑞凤周芸武彦彬庄娜
-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虚拟现实技术生物反馈睡眠质量
- 脑梗死合并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患者营养支持护理干预进程及效果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脑梗死合并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患者阶段性营养干预进程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合并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患者60例,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神经内科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阶段性营养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的营养指标及吞咽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营养指标及吞咽功能均有差异,观察组患者干预4周营养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吞咽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合并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患者实施阶段性营养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促进吞咽功能恢复,加快患者康复进展。
- 庄娜戚玉娟
- 关键词:假性球麻痹营养干预
- 一种患者腹膜透析培训装置
- 一种患者腹膜透析培训装置,该培训装置包括方便病人穿戴的培训罩衣和用于模拟透析液袋的储水罐,对应患者腹部位置的培训罩衣上设置有一圈水袋,水袋上连通有进水管,对应患者腹腔位置的水袋上设有一个球形水囊;所述储水罐的底部连通有便...
- 庄娜刘锦秀霍海洋张亚楠王秋艳
- 文献传递
- 护理干预在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应用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在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应用。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2年8月于我院收治的10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早期康复组和一般治疗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脑血管病的常规治疗,生命体征和神经症状稳定后48h,均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心理辅导,早期康复组的患者接受康复训练,用Bobath技术、Brunnstrom技术、运动再学习方法及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FMA评分和ADL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或P<0.01),FMA和ADL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或P<0.01)。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早期康复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结论脑卒中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后能显著提高疗效,早期康复对脑卒中的预后、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起着重要作用。
- 戚玉娟殷乐庄娜卞慧
- 关键词:护理干预脑卒中早期康复
- 护理干预在减少脑血管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减少脑血管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护理干预措施,从而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指导。方法将60例脑血管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分别标记为对照组、观察组,并采用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第7天股静脉血流峰速度和平均速度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DVT发生率为43.33%,观察组患者DVT发生率为13.33%,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流峰速度及平均速度分别为(43.67±6.67)cm/s、(24.05±6.37)cm/s,观察组血流峰速度及平均速度分别为(53.87±10.78)cm/s、(43.48±7.56)cm/s,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戚玉娟殷乐庄娜王园园
- 关键词:脑血管疾病护理干预下肢深静脉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