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管型喉罩用于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麻醉效果观察
- 2012年
- 目的:观察双管型喉罩用于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行支气管异物取出术60例,随机分为双管型喉罩组、气管插管组和面罩组各20例。采用静脉注射丙泊酚2.5~3mg/kg,苯磺顺阿曲库铵0.1~0.2mg/kg,长托宁0.1~0.2mg,地塞米松0.2mg/kg,瑞芬太尼2μg/kg进行麻醉诱导和维持,术中高频喷射呼吸机控制通气。比较3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压(MA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O2)水平的变化,并观察各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双管型喉罩组SBP、DBP、MAP和HR显著低于气管插管组(P<0.05);HR显著低于面罩组(P<0.05);SO2水平3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双管型喉罩组发生咽喉疼痛1例;气管插管组拔出气管导管时发生喉痉挛1例,咽喉疼痛15例;面罩组出现腹胀和托下颌时体动3例;3组均未发生反流和误吸等不良反应。结论:双管型喉罩用于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麻醉效果优于气管插管和面罩。
- 宋国洲常玉林马亚利范兰英
- 关键词:双管型喉罩麻醉支气管异物取出术
- 神经内镜下垂体瘤切除术54例的护理配合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总结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的手术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垂体瘤切除术患者的手术护理资料。结果肿瘤全切47例(87%),次全切除2例(3.7%),大部分切除5例(9.3%);手术时间1~2.0h,平均1.5h。结论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手术野暴露直接、恢复快等优点,是垂体瘤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优质的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必要保障。
- 王芝静庞亚平常玉林
- 洁净手术室医院感染的环节控制探讨被引量:1
- 2009年
- 于贵华常玉林
- 关键词:手术室
- 盐酸戊乙奎醚对脓毒症大鼠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盐酸戊乙奎醚(penehyclidine hydrochloride,PHC)对脓毒症大鼠预后的影响。方法对48只雄性Wistar大鼠进行盲肠结扎穿孔(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造模。48只大鼠分为4组,每组12只,包括对照组(C组)、模型组(CLP组)、早期PHC处理组(PHC+CLP组)和晚期PHC处理组(CLP+PHC组)。每组大鼠分别在CLP后24h和48h处死,收集血和肺组织样本检测血清中高迁移率族蛋白1(bigh mobility group box-1,HMGB1)水平、肺组织中HMGB1 mRNA表达和重要器官功能指标;同时统计生存率进行分析。结果血清中HMGB1与肺组织中HMGB1 mRNA明显相关(r=0.945);血清中HMGB1和肺组织中HMGB1 mRNA在CLP组、PHC+CLP组和CLP+PHC组明显高于C组(P<0.05),但在PHC+CLP组和CLP+PHC组明显低于CLP组(P<0.05)。与CLP组相比,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尿素氮、肌酐和肌酸磷酸激酶水平在PHC+CLP组和CLP+PHC组明显降低(P<0.05)。大鼠生存率在PHC+CLP组和CLP+PHC组明显高于CLP组(P<0.05)。结论 PHC可以明显改善生存率,抑制HMGB1表达和保护脓毒症大鼠肝、肾、心等重要器官。
- 杨强常玉林李蕾刘朝辉
- 关键词:盐酸戊乙奎醚高迁移率族蛋白1脓毒症
- 针刺联合托烷司琼治疗剖宫产术中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诱发恶心呕吐的效果被引量:13
- 2017年
- 目的 评价针刺联合托烷司琼治疗剖宫产术中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诱发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 择期腰麻下剖宫产术中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后发生恶心呕吐的患者66例,年龄22~40岁,采用信封法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n=22):针刺组(A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 ml,针刺人中、内关及合谷,留针10 min;托烷司琼组(T组)静脉注射托烷司琼10 mg,针仅接触人中、内关及合谷皮肤表面;针刺+托烷司琼组(AT组)静脉注射托烷司琼10 mg,针刺人中、内关及合谷,留针10 min.分别于麻醉前(T0)、发生恶心或呕吐时(T1)、针刺或给药后1 min(T2)、3 min(T3)、5 min(T4)及15 min (T5)时行恶心呕吐评分.记录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评分.结果 与A组比较,AT组T4时恶心呕吐评分降低,患者满意度评分升高(P〈0.05);与T组比较,AT组T2-T4时恶心呕吐评分降低,患者满意度评分升高(P〈0.05).结论 针刺联合托烷司琼可快速有效缓解剖宫产术中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诱发的恶心呕吐.
- 姚忠岩常玉林于丽丽宋盼盼魏倩杰沈志权杨强
- 关键词:吲哚类卡波前列素恶心剖宫产术
- 丁卡因胶浆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
- 2010年
- 目的探讨丁卡因胶浆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20例小儿气管异物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丁卡因胶浆组(A组)和空白组(B组),A组将丁卡因胶浆均匀涂于纤维支气管镜表面,B组不作处理。记录术后患儿喘憋、三凹征、手术室滞留例数、清醒后声音嘶哑发生率的情况。结果 A组患儿术后患儿喘憋、手术室滞留例数、清醒后声音嘶哑发生率的情况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凹征的发生率有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丁卡因胶浆组患儿术后的气道恢复质量有明显提高。
- 庞亚平常玉林宋国洲郭艳汝刘卫卫
- 关键词:气管
- 全麻术后脑功能改变1例
- 2009年
- 庞亚平常玉林
- 利多卡因不良反应1例报道被引量:3
- 2007年
- 利多卡因属酰胺类局麻药,其过敏反应和毒性反应很少发生,尤其在浸润麻醉下。由于利多卡因局麻作用较普鲁卡因快,弥散广,穿透力强.其效果比普鲁卡因强而持久,近来很多医院用利多卡因局麻下行浅表小手术,如小肿物切除及脓肿切开引流等.偶有发生过敏反应或中毒反应的报道。现就所见下级医院门诊用2%利多卡因浸润局麻下行会阴区脓肿切开引流术致不良反应1例的教训报道如下。
- 姚忠岩常玉林
- 关键词:利多卡因
- 膝关节炎慢性痛老龄大鼠术后神经认知障碍时海马RIPK1与NLRP3炎症小体的关系
- 2024年
- 目的评价膝关节炎慢性痛老龄大鼠术后神经认知障碍时海马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RIPK1)与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炎症小体的关系。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64只,18月龄,体质量500~5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16):膝关节炎慢性痛组(P组)、膝关节炎慢性痛+手术组(PS组)、RIPK1抑制剂Necrostatin-1+膝关节炎慢性痛+手术组(NPS组)和二甲基亚砜(DMSO)+膝关节炎慢性痛+手术组(DPS组)。采用左膝关节腔内注射碘乙酸盐(MIA)1 mg的方法制备膝关节炎模型并于12周后行七氟烷麻醉下剖腹探查术。NPS组和DPS组分别于术前1 h腹腔注射Necrostatin-16.25 mg/kg或等剂量DMSO。于关节腔内注射MIA前1周、注射后6和12周时测定热痛阈。于术后7 d时,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估认知功能;取海马组织,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病理学结果,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RIPK1、磷酸化RIPK1(p-RIPK1)、NLRP3、活化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l-caspase-1)、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的表达,采用ELISA法测定IL-1β和IL-18的含量。结果4组大鼠MIA注射后6和12周时热痛阈较注射前降低(P<0.05),4组大鼠各时点热痛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P组比较,PS组、DPS组和NPS组逃避潜伏期延长,原平台象限停留时间缩短,穿越原平台位置次数减少,海马组织RIPK1、p-RIPK1、NLRP3、cl-caspase-1和ASC表达上调,IL-1β和IL-18含量升高(P<0.05),海马神经元发生明显病理损伤;与PS组和DPS组比较,NPS组逃避潜伏期缩短,原平台象限停留时间延长,穿越原平台位置次数增加,海马组织RIPK1、p-RIPK1、NLRP3、cl-caspase-1和ASC表达下调,IL-1β和IL-18含量降低(P<0.05),海马神经元病理损伤减轻。结论膝关节炎慢性痛老龄大鼠术后海马RIPK1功能增强,进而激活NLRP3炎症小体,诱发神经炎症,可能参与术后神经认知障碍的发生机制。
- 于丽丽黄冬冬宋盼盼李春雷孙秀伟李晨晨赵娟常玉林
- 温针疗法对胃肠道手术后镇痛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 2006年
- 目的研究温针疗法对胃肠道手术后使用术后静脉镇痛泵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60例胃肠道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温针组(30例)手术当日起连续3天温针穴位治疗,术毕接静脉镇痛泵;对照组(30例)不用温针治疗,术毕接静脉镇痛泵。结果温针组患者术毕肛门排气时间、拔胃管时间、进流质时间明显缩短,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道手术患者使用温针疗法,可明显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恢复。
- 常玉林单士强刘香阁宋国洲马亚利
- 关键词:肠功能胃肠道手术术后镇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