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常化振

作品数:5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4篇活性炭
  • 2篇低浓度
  • 2篇炭吸附
  • 2篇脱除
  • 2篇浸渍活性炭
  • 2篇活性炭吸附
  • 2篇含硫气体
  • 2篇催化
  • 2篇催化氧化
  • 1篇电解
  • 1篇电解法
  • 1篇电解法处理
  • 1篇氧化法
  • 1篇氧化法处理
  • 1篇氧化铜
  • 1篇铜盐
  • 1篇脱硫
  • 1篇污染
  • 1篇炼油
  • 1篇炼油厂

机构

  • 5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5篇常化振
  • 4篇赵朝成
  • 1篇赵东风

传媒

  • 2篇油气田环境保...
  • 1篇江苏环境科技
  • 1篇石油化工

年份

  • 4篇2008
  • 1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电解法处理王家岗采油废水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电解作为一种高级氧化技术,具有无污染、在常温常压下可进行的特点,可单独使用,也可在流程中与其他方法联合使用,而且操作简单。通过对电解法处理采油废水的室内研究,筛选出适合采油废水处理的电极材料,并对影响电解效果的几个主要因素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使用析氯阳极(铱/Ti)、电流密度5 mA/cm^2、电解时间150 min、极板间距10mm、pH约为8时,处理效果最佳。
常化振赵朝成赵东风
关键词:电解法采油废水
浸渍活性炭脱除含硫气体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8年
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浸渍活性炭脱除含硫气体的研究进展。讨论了活性炭表面特性对脱硫的影响,并从改变孔径分布、孔容积,引入杂原子,改变表面pH和增大硫容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通过浸渍可以改善活性炭的孔径分布和表面化学环境,增大硫容量,提高催化性能和转化效率。目前研究的热点是新的制备活性炭的原料和新浸渍剂,指出目前该领域存在的问题是活性炭再生困难,再生后脱硫能力恢复较少。
赵朝成常化振
关键词:活性炭含硫气体脱硫
活性炭吸附催化氧化法处理低浓度H<,2>S研究
本文针对炼油厂停工检修阶段恶臭污染现状,利用活性炭吸附催化氧化技术对实验室模拟含H2S恶臭气体的治理进行了初步研究。 通过实验考察了活性炭纤维和不同来源活性炭的穿透行为,利用KOH、NaOH、Na2CO3等碱性...
常化振
关键词:活性炭恶臭污染炼油厂催化活化
文献传递
浸渍活性炭脱除含硫气体研究进展
2008年
介绍了浸渍活性炭脱除含硫气体机理的研究进展,归纳了炭表面化学环境,金属离子及水对转化途径和反应机理的影响,对进气组成和温度、压力、空速等操作条件对脱硫效率的影响进行了讨论,举例说明了浸渍活性炭脱硫应用情况,分析了浸渍活性炭失活原因,对再生方法进行了简要总结。
常化振赵朝成
关键词:浸渍活性炭表面化学
浸渍铜盐改性活性炭吸附/催化氧化低浓度H_2S被引量:9
2008年
研究了浸渍 CuCl_2和 Cu(NO_3)_2溶液改性活性炭吸附/催化氧化低浓度 H_2S 的性能。通过表面 pH 测定和 BET 方法对活性炭的表面性质进行了表征,通过 X 射线衍射、X 射线光电子能谱及元素分析对吸附 H_2S发前后的活性炭试样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铜和氧在 H_2S 的吸附/催化氧化过程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浸渍铜盐的种类不同 H_2S 的转化途径也不同。浸渍CuCl_2后铜以多种形式固定下来,H_2S 在活性位和氧的作用下反应生成硫;浸渍 Cu(NO_3)_2后铜主要以 CuO 的形式固定在活性炭上,CuO 催化活化氧使 H_2S 被氧化生成硫、亚硫酸盐和有机硫,但同时 H_2S 与 CuO 反应生成 CuS 使催化剂失活。浸渍铜改性使活性炭的穿透硫容量增加。
常化振赵朝成
关键词:活性炭浸渍铜盐催化氧化氧化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