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洁慧
- 作品数:8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大剂量化疗FLAG-IDA序贯减低剂量预处理的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Ⅱ期临床研究的初步分析
- 目的:探讨难治/高危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新型治疗策略,并评估FLAG-IDA序贯Flu-Bu为预处理方案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难治/高危AM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8~50岁难治/高危AML患者:初治AML诱导...
- 窦汉波山洁慧王苓唐维胡炯
-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造血干细胞移植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成人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成人费城染色体阳性(Ph+)的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Ph+ALL患者经VDP±C±L方案诱导化疗。初始诱导缓解患者在等待移植期间进行巩固化疗,并加用...
- 窦汉波山洁慧王苓唐维胡炯
- 关键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临床疗效
- 文献传递
- ATG在非血缘造血干细胞移植预防GVHD疗效的临床研究
- 目的:探讨非血缘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应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07至201 1年收治恶性血液病(包括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淋巴瘤)非血缘造血干细胞移植...
- 窦汉波山洁慧王芩唐暐胡炯
- 关键词:非血缘造血干细胞移植抗胸腺细胞球蛋白移植物抗宿主病临床疗效
- 文献传递
-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肺部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
- 2012年
- 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已被广泛应用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治疗中,是重要的治愈性治疗手段。然而,HSCT术后患者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其中以肺部并发症为多见,占30%~60%。本文就HSCT患者的术后肺部并发症作一综述。
- 山洁慧胡炯
-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肺部并发症感染性非感染性
- 非血缘造血干细胞移植中抗胸腺细胞球蛋白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非血缘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应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11年12月行非血缘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治疗的恶性血液病(包括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淋巴瘤)92例患者资料。分为ATG预防组(66例)和无ATG组(26例)。ATG剂量为1.5mg/kg,移植前第4天至移植前第1天。比较两组急性GVHD(aGVHD)和慢性GVHD(cGVHD)发生率,分析aGVHD与cGVHD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比较ATG预防对移植后总生存(0s)、治疗相关死亡(TRM)率、复发率的影响。结果Ⅱ~Ⅳ度aGVHD和Ⅲ~Ⅳ度aGVHD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6.7%(16/60)比44.0%(11/25),P=0.12;13.3%(8/60)比8.0%(2/25).P=0.74]。ATG组cGVHD及广泛型cGVHD发生率明显低于无ATG组[34.0%(17/50)比72.2%(13/18),P=0.005;10.0%(5/50)比44.4%(8/18),P=0.005]。多因素分析显示ATG预防能降低cGVHD发生f相对危险度(RR)=0.22,95%CIO.081~O.599;P=0.003},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不完全相合增加cGVDH发生率(RR=3.25,95%(231.39~7.61;P=0.007)。并且ATG预防显著降低广泛型cGVHD发生(RR=0.05,95%CIO.009~0.240;P〈0.001)。92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12个月(1~84个月)。ATG预防组和无ATG组间OS率(60.4%比43.1%,P=0.41)、TRM率(19.8%比34.3%,P=0.43)、复发率(40.6%比33.6%,P=0.5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总量6mg/kg的ATG预防可显著降低非血缘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cGVHD及广泛型eGVHD的发生率,不增加疾病复发,对OS及TRM亦无影响。
- 窦汉波山洁慧王苓唐暐胡炯
-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非血缘供者移植物抗宿主病抗胸腺细胞球蛋白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迟发性出血性膀胱炎与移植供受体性别差异、抗胸腺细胞球蛋白应用及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有关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 研究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中发生迟发性出血性膀胱炎(LOHC)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92例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急性白血病患者(急性髓系白血病41例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51例)资料,回顾性分析与LOHC发生可能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所有患者中,43例进行人白细胞抗原(HLA)相合亲缘移植,49例进行无关供者移植,其中25例在移植后中位时间第35天(第20天至第65天)发生出血性膀胱炎(HC).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以下因素与HC相关:无关供体移植、供受体性别不同(女供男)、含白消安的预处理方案、含吗替麦考酚酯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预防方案、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的应用、aGVHD的发生等;多因素分析结果仅提示三种独立因素可以提高HC的发生率,即供受体性别差异(P=0.001)、ATG的应用(P< 0.001)、aGVHD的发生(P=0.007).综合此三项因素,将所有患者划分为具有不同HC发病风险的4组,HC发生率随着危险因素数目的增多依次提高,分别为(7.7±4.6)%、(22.9±7.1)%、(48.2±10.5)%、100.0%.结论 移植供受体性别的差异、ATG的应用以及aGVHD的发生三项因素为预测LOHC的独立预后因子,结合这些指标能够指导HC的危险预后分层.
- 王苓唐暐王莹山洁慧窦汉波樊星胡炯
- 关键词:出血性膀胱炎
- 自体外周血造血于细胞移植治疗T细胞淋巴瘤疗效分析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评价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治疗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至2011年12月于上海瑞金医院行APBSCT的T细胞淋巴瘤患者22例,包括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6例,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16例(间变大细胞淋巴瘤8例,非特异性FTCIA例,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1例,鼻型NK/T细胞淋巴瘤2例,皮肤T细胞淋巴瘤1例)。所有病例均按WHO2001年和WHO2008年分类进行病理分型。预处理方案包括BEAM方案13例,ICE方案4例,CBV方案5例。采用1998年国际工作小组制定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疗效评价标准评价疗效,根据患者移植前疾病状态和对化疗敏感性分为完全缓解(CR,)组和未达CR1组、敏感组和耐药组,并对临床治疗疗效以及移植前疾病状态与预后关系进行分析。结果22例患者移植后中位随访13.1个月(1-60个月),2年预期的无进展生存率为(67.6±11.0)%,总生存率为(71.1±11.1)%。移植后共6例出现疾病进展或复发,其中5例死亡。CR1和化疗敏感组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100%和91.7%,高于未达CR,组(42.6%)和耐药组(19.0%),而且两组病例总生存也显著优于未达CR组和耐药组。结论T细胞淋巴瘤患者移植时疾病缓解状态和对化疗敏感性对移植疗效有显著影响,提示在化疗敏感阶段和(或)获得CR,后应早期行APBSCT治疗。
- 山洁慧王芩唐呻沈志祥胡炯
-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后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成人费城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疗效分析
- 2013年
-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成人费城染色体阳性(Ph+)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VDP(长春新碱、蒽环类、糖皮质激素)±C(环磷酰胺或异环磷酰胺)±L(左旋门冬酰胺酶或培门冬酶)方案诱导化学治疗(化疗)的12例Ph+ALL患者。初始诱导缓解患者在等待移植期间进行巩固化疗,并加用伊马替尼(400~800 mg/d),与化疗同步或交替应用。初始诱导失败患者及巩固治疗期间复发患者应用Hyper-CVAD/LALA(大剂量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多柔比星、地塞米松或米托蒽醌、阿糖胞苷)方案联合伊马替尼或达沙替尼进行再次诱导。所有患者缓解后经白消安联合环磷酰胺(Bu-Cy)或改良Bu-Cy方案预处理后进行allo-HSCT。部分患者干细胞回输后2~3个月始继续服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结果:12例患者移植前均获得血液学缓解、7例获得分子学缓解。其中完全缓解(CR)1期9例、CR 2期2例、初发难治性1例。移植前11例患者应用伊马替尼;移植后5例患者应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其中4例应用伊马替尼、1例应用达沙替尼。中位随访时间12.7(3~54)个月,7例患者生存,3例患者死于疾病复发,2例患者死于治疗相关并发症。所有患者均植入,移植后2年总生存率66.7%±13.6%;2年累计复发率40.6%±16.0%;2年累计非复发病死率16.7%±10.8%。首次缓解(CR1)后移植治疗的2年总生存率70.0%±14.5%;2年累计复发率40.0%±18.2%;2年累计非复发病死率20.0%±12.6%。结论: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能会使更多患者获得缓解,从而有机会进行allo-HSCT。CR1的生存获益更大。allo-HSCT联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为Ph+ALL患者有前景的治疗方案。
- 窦汉波山洁慧王苓唐暐胡炯
-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费城染色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