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家智之
- 作品数:5 被引量:12H指数:1
- 供职机构:日本东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高频振动流状态下血管动态阻抗的解析
- 2009年
- 目的探讨高频率振动流人工心脏对机体血管的影响,明确血管的频率特性。方法对健康成年山羊11头经手术,通过高频率振动流人工心脏,从左心尖将血液送至下行大动脉。不导入数学模型,得到的血管阻抗为一个点,而利用测得的数据,通过导入数学模型,将血管动态阻抗模拟为一条曲线。结果成功绘出各状态下血管动态阻抗曲线,不导入数学模型得到的点,也与曲线上相应位置完全吻合。结论利用数学模型计算得到的血管动态阻抗,能够表现曲线全体,充分显示了血管动态特性。
- 许立庆刘一山家智之西条芳文田中明仁田新一
- 关键词:人工心脏数学模型
- 肥胖及高血压对高校教职工心-踝血管指数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0年
- 目的:调查高校教职工超重与肥胖的发生率及高血压患病率,分析其对动脉僵硬度的影响。方法:以1355名高校在职教职工为对象,实施问卷调查、身体测量及心-踝血管指数(CAVI)的检测分析。结果:超重与肥胖检出率为41.4%,腹型肥胖检出率为49.5%;高血压的患病率为29.2%。超重与肥胖及腹型肥胖者的CAVI值较高,血管僵硬度较大,而且高血压的患病率也较高。结论:高校教职工的超重与肥胖、腹型肥胖和高血压的检出率高,高血压和腹型肥胖是加速血管老化的危险因素。
- 张秀敏冯晓黎李晶华刘红箭胡明赵伟佳山家智之
- 关键词:高血压体重指数
- 关于利用高频振动流对机体脏器血流控制的研究——高频振动流对血流分布的影响
- 2008年
- 目的本研究是利用日本东北大学开发的振动流人工心脏,采用将左心室血液输送到下行大动脉的方式,来作为药物输送系统的应用研究。方法给成年山羊(11例)安装左心辅助装置,分别测总血流量、下行大动脉流量等血行动态,并计算上、下行血流的分配率。结果:通过改变振动流人工心脏驱动频率,在同等流量的情况下,上行血流有增加的倾向。因此,高频率振动流对血流的分配率有一定影响,利用该系统,可能将药物输送到目标脏器。背景以人工心脏及体外循环为代表的人工血液循环法,创造了一个新的领域,这就是自然心脏所不具备的血液循环时血行动态管理的临床医学领域[1-2]。东北大学流体研究所以及加龄医学研究所开发的高速振动流人工心脏,采用新的驱动原理,能够产生5-50HZ的振动流。关于这种人工心脏的实际应用的研究,主要着眼于它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提出机体内存在生理共振频率,它制约着机体脏器血流分布[3-4]。各脏器还有其各自的生理共振频率[5]。因此,在本研究中,将高速振动流人工心脏,安装在成年山羊上(共11例),采用从左心室到下行大动脉的通路,取得了100%的辅助循环。同时测定和计算人工心脏的流量、下大动脉血流量、下行大动脉等的血行动态、血管抵抗,上半身、下半身流量的血流分配率。探讨高速振动流人工心脏,随着驱动频率的增加,上半身、下半身流量的血流分配率的变化。目的明确高频率振动流人工心脏的驱动频率对血行动态的影响,具体是研究对上、下半身大动脉血流分配的影响。
- 许立庆山家智之
- 关键词:高频振动血流分布脏器血流控制药物输送系统动脉血流量
- 振动流对下行大动脉血流量的影响
- 2009年
- 目的:本研究是利用该振动流人工心脏,采用将左心室血液输送到下行大动脉的方式,来观察下行大动脉流量变化。方法:给成年山羊(11例)安装左心辅助装置,分别测总血流量、下行大动脉流量等血行动态,并计算上、下行血流的分配率。结果:通过改变振动流人工心脏驱动频率,在同等流量的情况下,下行血流有减少的倾向。结论:振动流对血流的分配率有一定影响,利用该系统,可能改变输送到目标脏器的血流量。
- 许立庆山家智之西条芳文田中明仁田新一
- 关键词:血流分布
- 高频振动流对机体血流分布的影响
- 2009年
- 目的探讨高频率振动流对血流分布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11只山羊通过高频率振动流人工心脏(vibrating flow pump,VFP),从左心尖将血液送至下行大动脉,取得了100%的辅助循环。测定上半身、下半身血流量的分配率。同时将机体血液循环视为电子回路,制作数学模型,从而计算出在15、20、25、30Hz的驱动状态下血管动态阻抗的曲线,找出动态阻抗与血流分配率的关系。结果四种驱动状态下的血管动态曲线高峰全部在30Hz附近,因此这种特性可以部分解释在驱动频率的30Hz时下半身血流量下降的原因。结论振动流通过改变频率,可影响血流分布,利用数学模型,计算得到的血管动态阻抗,能够表现曲线全体,充分显示了血管动态特性。
- 许立庆刘一山家智之西条芳文田中明仁田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