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华广
- 作品数:32 被引量:59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共绍兴市委更多>>
- 发文基金:绍兴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辩证思维
- 2024年
- 习近平法治思想蕴含着科学的唯物辩证分析方法,包含着深刻的唯物辩证思维本质,具体表现为习近平法治思想本系统与子系统、平行系统的辩证统一;习近平法治思想两点论与重点论的辩证统一;习近平法治思想继承与创新的辩证统一;习近平法治思想总目标与总抓手的辩证统一;习近平法治思想主体与客体的辩证统一.探索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辩证思维,对于学习好、研究好与贯彻好习近平法治思想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 尹华广李铭辉
- 关键词:法治思想辩证思维
- 梁漱溟法律思想发展脉络研究
- 2014年
- 梁漱溟的法律思想可分为早期、中期、晚期3个阶段。其早期法律思想主要是"中国必用西法";中期法律思想主要是"中国必不能用西法";晚期法律思想主要是"法制与民主的前途必在中国逐步展开"。其早期法律思想是其功利主义思想在法律上的体现;中期法律思想与晚期法律思想则是其现代新儒学思想在法律上的体现,但侧重点不同,中期侧重人的因素,晚期侧重法的因素。
- 尹华广
- 关键词:法律思想民主法治宪政法制
- 法的“大传统”与“小传统”相互结合的实证分析——以中国重要报纸对“枫桥经验”的报道为对象被引量:5
- 2010年
- "枫桥经验"是法,是以"小传统"为基础,由"大传统"介入而形成的一种法的"小传统"与"大传统"互相结合的产物。本文以国家级重要报纸代表法的"大传统"、地方级重要报纸代表法的"小传统"为前设,对"中国重要报纸数据库(2000—2009年)"中所有报纸报道,输入主题词"枫桥经验"搜得的所有152篇报道为对象,按照不同标准对其进行分类而展开研究。实证研究结果证明了理论论证的正确性,即"枫桥经验"是法,是法的"大传统"与"小传统"互相结合的产物,是法的"大传统"与"小传统"相互结合的典范。
- 尹华广
- 关键词:报纸报道大传统小传统实证分析
- 法家、儒家关于法的治国思想及其对现代法治和谐的启示
- 2008年
- 法家关于法的治国思想主要是以重刑治国的"以法治国"的思想,也提出了制定的法律必须得到一体遵行、"壹法"、"一尊"等主张;儒家关于法的治国思想主要是"德主刑辅"的思想,儒家的刑与法家所主张的法在根本内容上并无不同。其对现代法治和谐的正反两面的启示主要是:要重视法与人的和谐;形式意义上的法治与实质意义上法治的和谐;"治民"与"治吏"的和谐。
- 尹华广
- 关键词:法家儒家治国思想法治和谐
- 论构建基层矛盾的多元化解决机制——基于“枫桥经验”的实证分析被引量:8
- 2011年
-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转型期的重要特点是社会矛盾尖锐、多发、复杂,这在基层表现得尤为突出。基层矛盾的复杂化决定了基层矛盾解决机制的多元化。从建构基层矛盾多元化解决机制的视角,"枫桥经验"的做法与启示是:要突出法律在基层矛盾多元化解决机制中的主导性作用;要突出党委、政府在基层矛盾多元化解决机制中的领导作用;要突出良好工作机制在基层矛盾多元化解决机制中的基础作用。
- 尹华广
- 关键词:社会矛盾多元化解决机制实证分析
- “枫桥经验”法治化的实践路径被引量:7
- 2018年
- 法治化是"枫桥经验"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枫桥经验"是法治浙江建设的重要载体。"枫桥经验"法治化的实践路径可以总结为:坚持群众路线与法治思维、法治方式相结合,坚持专群相结合,坚持法律与道德相结合,坚持实体法与程序法相结合。
- 尹华广
- 关键词:枫桥经验法治化群众路线
- 毛泽东政法思想与“枫桥经验”的诞生被引量:3
- 2018年
- 毛泽东政法思想是"枫桥经验"诞生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政治思想中的矛盾论思想是"枫桥经验"诞生的前提,群众路线思想是"枫桥经验"诞生的基础;毛泽东法律思想中的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思想是"枫桥经验"诞生的指导方针,惩罚与教育改造相结合的思想是"枫桥经验"诞生的具体方法。
- 尹华广
- 地方性知识视角的“枫桥经验”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枫桥经验"也是一种文本,可以从地方性知识视角进行解读。地方性知识理论有两种:吉尔兹地方性知识理论与劳斯的地方性知识理论。从吉尔兹地方性知识理论视角,"枫桥经验"的地方性主要表现为它的地域性、民间性;从劳斯地方性知识理论视角,"枫桥经验"的地方性主要体现为它的时代背景、内在逻辑与精神实质;完整意义上的地方性知识视角的"枫桥经验"研究,应是这两种视角的结合。
- 尹华广
- 关键词:地方性知识枫桥经验
- 文化精神与法律生命
- 梁漱溟新儒家法律思想是梁漱溟试图以返本开新的方式重新确立儒家法律思想价值取向的统治地位,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秩序失范问题的法律思想。它是梁漱溟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文化思想的产物。 传统中国的法律与儒家文化是高度融合的...
- 尹华广
- 关键词:文化
- 意识、事实与宪政:梁漱溟宪政态度的转变、原因及启示
- 2014年
- 梁漱溟对待中国宪政的态度经历了两次大的转变,从"梦想立宪",即认为宪政是解决"中国问题"的"救急仙方"到"不附合、不参加、另探索",再到积极参与宪法的制定、修改,敢于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再三强调宪政限制王权的作用。梁漱溟宪政态度第一次转变的原因,是"由意识到宪政,最后形成事实"转向"由意识到事实,最后形成宪政";第二次转变的原因,是"由意识到事实,最后形成宪政"与"由意识到宪政,最后形成事实"的结合。梁漱溟宪政态度转变及原因,对建设有中国特色宪政的启示是:对宪政内涵有新认识;认识到宪政是"治国之策"而"非强国之策";高度重视宪政建基的"事实";掌握宪政建设的路径。
- 尹华广
- 关键词:宪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