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一男
- 作品数:5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一种改性羧甲基壳聚糖复合絮凝剂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羧甲基壳聚糖复合絮凝剂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通过液态铁基生物絮凝剂,再与羧甲基壳聚糖溶液发生聚合反应,得到液态改性羧甲基壳聚糖复合絮凝剂。该产品适用于去除废水中的氟离子,水中残余F<Sup>-</Sup...
- 闵小波柴立元苗雨李青竹彭兵王庆伟杨志辉尹一男
- 文献传递
- 一种改性羧甲基壳聚糖复合絮凝剂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羧甲基壳聚糖复合絮凝剂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通过液态铁基生物絮凝剂,再与羧甲基壳聚糖溶液发生聚合反应,得到液态改性羧甲基壳聚糖复合絮凝剂。该产品适用于去除废水中的氟离子,水中残余F<Sup>-</Sup...
- 闵小波柴立元苗雨李青竹彭兵王庆伟杨志辉尹一男
- 铅冶炼污染防治技术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被引量:6
- 2012年
- 从铅冶炼工艺入手,根据铅冶炼整个过程中的重污染环节,对铅冶炼污染防治技术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探讨。首先根据铅冶炼过程中的重污染环节,采用生命周期法(LCA)确定了从备料至铅锭产出的全过程的评价范围,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污染物质流分析。再结合污染物质流分析结果,提出了铅冶炼污染防控的关键工序,包括冶炼工序、"三废"治理工序。最后,以《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铅锌行业准入条件》、《清洁生产标准》、《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等为依据,在遵循针对性、客观性等原则下,构建了目标层、子目标层、指标层三层结构的铅冶炼污染防治技术评价指标体系,目标层为铅冶炼污染防治技术水平,子目标层包括环境管理、冶炼工艺与装备、烟气制酸程度、"三废"处理情况、余热利用情况、周边环境整治情况等六大污染防控因子,指标层包含24项具体指标,并给出了每个指标的明确涵义或计算方法。
- 尹一男柴立元孙宁
- 关键词:铅冶炼污染防治技术
- 铁基生物絮凝剂去除废水中的氟和铅被引量:7
- 2012年
- 采用自制的铁基生物絮凝剂对废水中氟、铅进行脱除。考察铁基生物絮凝剂投加量、pH、反应时间对F、Pb2+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铁基生物絮凝剂投加量的增加,F、Pb2+去除率上升;酸性条件有利于F去除率的提高,碱性条件有利于Pb2+去除率的提高;随反应时间的延长,F、Pb2+去除率先上升后下降。在铁基生物絮凝剂投加量为7.5%(体积分数),pH值为6,反应时间为20 min的条件下,F、Pb2+去除率分别为69.75%和99.89%,水中残余F、Pb2+浓度分别为6.05 mg/L和0.226 mg/L,均低于国家《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6—2010)规定的限值。
- 苗雨闵小波柴立元尹一男
- 关键词:废水
- 铅冶炼污染防治技术评价指标研究
- 我国在长期的矿产开采、加工以及快速的工业化进程中累积形成的重金属污染逐渐凸显,特别是近年来铅污染事件呈多发态势,鉴于铅对全国生态环境和居民健康构成的严重危害,亟需提出铅冶炼业的最佳可行技术,以削减或消除铅的对外排放。因此...
- 尹一男
- 关键词:铅冶炼污染防治技术评价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