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新建

作品数:60 被引量:216H指数:8
供职机构: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通市社会事业科技创新与示范计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语言文字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1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7篇医药卫生
  • 2篇电子电信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9篇康复
  • 16篇卒中
  • 15篇脑卒中
  • 11篇脑梗
  • 10篇脑梗死
  • 10篇梗死
  • 6篇卒中患者
  • 6篇脑卒中患者
  • 5篇单核
  • 5篇单核苷酸
  • 5篇多态
  • 5篇偏瘫
  • 5篇康复治疗
  • 5篇核苷
  • 5篇核苷酸
  • 4篇多态性
  • 4篇上肢
  • 3篇单核苷酸多态
  • 3篇单核苷酸多态...
  • 3篇上肢功能

机构

  • 54篇南通市第二人...
  • 7篇南通大学
  • 6篇江苏省人民医...
  • 4篇江苏省苏北人...
  • 4篇南京医科大学
  • 4篇南通市第一人...
  • 2篇苏州大学
  • 2篇南京军区南京...
  • 1篇江苏省中医院
  • 1篇淮安市第二人...
  • 1篇苏州科技城医...

作者

  • 56篇宋新建
  • 21篇肖玉华
  • 19篇胡永林
  • 13篇沈晓明
  • 10篇卢红建
  • 10篇朱红梅
  • 9篇陈虹
  • 8篇马丹
  • 8篇陆安民
  • 7篇王兴山
  • 6篇徐峰
  • 5篇黄彩霞
  • 5篇夏静
  • 4篇丁新生
  • 4篇王枫
  • 4篇马松华
  • 3篇耿桂灵
  • 3篇姚娟
  • 3篇吴锋
  • 3篇邓晓萱

传媒

  • 3篇中华物理医学...
  • 2篇临床荟萃
  • 2篇临床神经病学...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交通医学
  • 2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浙江中西医结...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国康复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实用中医药杂...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中国脑血管病...
  • 1篇护理研究(中...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6篇2020
  • 6篇2019
  • 8篇2018
  • 6篇2017
  • 8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8
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失语的影响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评价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急性脑梗死失语患者语言功能恢复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176例急性左侧半球脑梗死伴失语的右利手患者,按收治时间分为治疗组96例,对照组80例。治疗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言语训练7d后接受30d的低频rTMS治疗,1次.d-1,对照组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言语训练。2组在治疗前后采用波斯顿诊断性失语严重程度分级标准进行失语症严重程度分级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失语程度较对照组明显改善(χ2=12.646,P=0.027),治疗组总有效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83.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31,P=0.033)。结论早期低频rTMS治疗能改善脑梗死失语患者的语言功能。
马丹宋新建王兴山沈晓明
关键词:经颅磁刺激脑梗死急性失语
经颅磁刺激联合氟西汀对急性脑梗死后抑郁患者早期效果分析
2015年
目的:探讨经颅磁刺激联合氟西汀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后抑郁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4例,对两组患者进行30天的治疗观察。观察组给予1次/天的经颅磁刺激,并服用氟西汀治疗。对照组只接受氟西汀治疗。研究基线期、15天时、30天时指导所有受试者完成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rating for depression,HAMD)24项版本、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结果:治疗15天时,联合观察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分数减分率高于对照组(χ2=4.246,P=0.039);联合观察组治疗30天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减分率高于对照组(χ2=7.542,P=0.006),NIHSS评分小于对照组(t=2.851,P=0.005)。结论:经颅磁刺激联合氟西汀能改善急性脑梗死后抑郁患者抑郁及神经功能缺损。
马松华沈晓明马丹王兴山宋新建
关键词:经颅磁刺激氟西汀汉密尔顿抑郁量表NIHSS评分
阻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酪氨酸激酶受体B通路后运动训练对脊髓损伤大鼠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阻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酪氨酸激酶受体B(tropomyosin-related kinase B,TrkB)信号通路后运动训练对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大鼠运动功能恢复和突触可塑性的影响。方法:32只雌性SD大鼠被随机分为4组:损伤+PBS组(Sed-PBS组)、运动+PBS组(TT-PBS组)、损伤+TrkB/Fc组(Sed-TrkB/Fc组)及运动+TrkB/Fc组(TT-TrkB/Fc组)。于SCI术前1周进行L3-4鞘内置管。置管1周后使用改良Allen法制作T10不完全性SCI模型。于SCI术后第7天植入渗透压泵,并在Sed-PBS组和TT-PBS组的渗透压泵中灌入0.01M PBS,Sed-TrkB/Fc组和TT-TrkB/Fc组的渗透压泵中灌入TrkB阻滞剂(TrkB/Fc)。SCI后第8天,对TTPBS组和TT-TrkB/Fc组进行减重平板训练。术后第1天、3天、7天、14天、21天、28天和35天进行BBB评分。实验结束后取材,使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分析检测突触后膜密度蛋白-95(postsynaptic density protein-95,PSD-95)及突触素(synaptophysin,SYP)表达情况。结果:术后14天,TT-PBS组BBB评分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术后21—35天,TT-PBS组BBB评分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01);术后28—35天,TT-TrkB/Fc组BBB评分高于Sed-PBS组及Sed-TrkB/Fc组(P<0.05)。蛋白免疫印迹结果显示,TT-PBS组PSD-95及SYP相对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01);TT-TrkB/Fc组PSD-95及SYP相对蛋白表达量多于Sed-PBS组和Sed-TrkB/Fc组(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Sed-PBS组、Sed-TrkB/Fc组和TT-TrkB/Fc组相比,TT-PBS组的PSD-95相对蛋白密度明显增高(P<0.01、P<0.001、P<0.01),且SYP相对蛋白密度也明显增高(P<0.001);TT-TrkB/Fc组的PSD-95及SYP相对蛋白密度也高于Sed-TrkB/Fc组及Sed-PBS组(P<0.05)。结论:阻断BDNF-TrkB信号通路可明显抑制运动训练对不完全性SCI大鼠运动功能恢复和腰髓突触标记蛋白表达的促进作用。
李向哲王红星谢财忠谢财忠宋新建宋新建方露方露王彤
关键词:脊髓损伤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突触可塑性
自制中药穴位贴敷联合电磁波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2
2020年
目的:探究自制中药穴位贴敷联合电磁波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RSD)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脑卒中后RSD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电磁波治疗,比较2组治疗的疗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Fulg-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UL)、Barthel指数(BI)对2组治疗前后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1周、2周、3周后2组VAS评分均逐渐降低(P<0.05),且观察组在治疗后不同时间点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周、2周、3周后2组FMA-UL、Barthel指数评分不断升高(P<0.05),且观察组在治疗后不同时间点FMA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85.42%)的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制中药穴位贴敷联合电磁波治疗脑卒中后RSD的临床疗效显著,它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对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
夏静曹娟娟黄彩霞邵雅楠宋新建陈虹赵磊
关键词:脑卒中肩手综合征中药穴位贴敷
以家庭为中心的康复干预对脑瘫患儿康复效果的影响
肖玉华胡永林朱红梅马颖王晓铃吴维宋新建
针刺联合康复治疗对脑血管疾病后吞咽障碍的效果评价
2014年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康复治疗对脑血管疾病后吞咽障碍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98例脑血管疾病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实施神经科专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针刺联合康复治疗。结果治疗1个月以后观察组痊愈19例、显效20例、好转9例、无效1例,对照组分别为9例、13例、14例、13例;观察组总有效率97.9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47%(P<0.05)。结论针刺联合康复训练用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治疗,疗效显著,应用范围广泛,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黄彩霞宋新建马丹马松华
关键词:脑血管疾病吞咽障碍针刺康复治疗
一种中心静脉导管清洗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中心静脉导管清洗装置,包括第一硅胶气囊、第二硅胶气囊和连接管,所述第一硅胶气囊和第二硅胶气囊均与连接管相连通,所述第一硅胶气囊和第二硅胶气囊均与连接管粘合,所述第一硅胶气囊和第二硅胶气囊均呈圆柱形设置,...
徐峰宋新建
文献传递
连接酶反应分析ALOX5AP基因、PDE4D基因与江苏南京地区腔隙性脑梗死的易感性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分析江苏省南京地区汉族人群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ALOX5AP基因、PDE4D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并研究其与脑梗死的发病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运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和连接酶检测反应(ligase detection reaction,LDR),观察280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和258例对照组人群的ALOX5AP基因及PDE4D基因的4个SNP位点,并进一步分析其基因型。结果:PDE4D基因rs966221、rs456009的等位基因、基因型频率在两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单倍体型构成在两组间亦无显著性差异;ALOX5AP基因的两SNP(rs4073259、rs4769055)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在两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SNP单倍体型(GA、GC)在两组间差异更为明显(P<0.01)。结论:本研究未发现PDE4D基因与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病相关,但ALOX5AP基因可能为中国江苏省南京地区腔隙性脑梗死的易感基因。
程虹金庆文丁新生姚娟邓晓萱宋新建王枫
关键词:腔隙性脑梗死
一种上肢肌力扩展训练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上肢肌力扩展训练,包括基座,基座的底端四角边缘处均固定设置有支撑脚,且支撑脚的底端设置有抬高机构,抬高机构包括抬高底座,且抬高底座设置在支撑脚的底端,基座的顶端设置有坐垫,且基座的顶部设置有椅体,椅体...
黄彩霞宋新建夏静
文献传递
一种透析管内置式血液透析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透析管内置式血液透析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透析容器、透析管、动力泵和收集缸;所述透析管包括透析外管、透析内管和透析膜,所述透析内管的外壁裹覆有透析膜,所述透析容器通过进液管连接至所述进液口,所述动...
徐峰宋新建蒋霞王文娟黄卫红
文献传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