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光明
- 作品数:9 被引量:15H指数:3
- 供职机构:浙江省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医学会临床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精神药物中毒抢救5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7年
- 王伟航宋宝华陈浙丽黄刚宋光明陶百平
- 关键词:中毒抢救精神药物精神类药物住院部精神科
- 米诺环素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及对TNF-α的影响
- 目的:探讨米诺环素辅助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及其对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
方法:将随机入组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奥氮平组(对照组,入组40例,完成37例)和米诺环素联合奥氮平组(米诺环素组,入组...
- 宋光明李建华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米诺环素肿瘤坏死因子-Α临床药理
- 奎硫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脑源性营养因子的影响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观察奎硫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脑源性营养因子(BDNF)的影响,探讨BDNF和精神症状、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治疗组),给予奎硫平初始剂量100 mg·d-1,平均剂量为(580±120)mg·d-1,po,qd,共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评估精神症状和认知功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BDNF水平。以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BDNF浓度分别为(13.72±8.79),(23.67±10.13)ng·mL-1(P<0.01),治疗组治疗后BDNF浓度(18.02±9.06)ng·mL-1,仍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患者PANSS量表总分及各分量表分下降,WCST分类数、正确应答数增加,错误应答数减少。血清BDNF浓度变化率和阴性症状(SANS)变化率呈正相关(r=0.54,P=0.032),和正确应答数呈正相关。结论奎硫平可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BDNF水平,BDNF变化和阴性症状、认知功能相关。
- 刘建君孙菊水沈鑫华钟华郭纬刚支胜利宋光明许秋霞
- 关键词:奎硫平精神分裂症
- 二甲双胍对氯氮平所致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代谢综合征的影响
- 目的:代谢综合征是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研究拟观察二甲双胍对使用氯氮平导致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代谢综合征的治疗效果.
方法:共有79个患者完成研究,包括二甲双胍组39例和对照组40例.分别在研究开...
- 宋光明李建华
-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二甲双胍临床药理
- 坦度螺酮联合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性抑郁症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观察坦度螺酮联合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性抑郁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120例起病年龄≥60岁的抑郁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均给予帕罗西汀20 mg·d-1,po;治疗组加用枸橼酸坦度螺酮10 mg,tid,po。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8周评定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8周查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以HAMD、HAMA减分率作为疗效评定指标。结果治疗组第1周HAMD、HAMA开始逐步下降,对照组治疗第2周开始逐步下降,两组8周HAMD、HAMA减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恶心、便秘等常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坦度螺酮联合帕罗西汀能快速、有效地缓解老年性抑郁症的抑郁和焦虑症状。
- 任列王轶虎宋光明夏青春陈科潘新根支胜利
- 关键词:坦度螺酮帕罗西汀
- 米诺环素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米诺环素辅助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及其对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方法精神分裂症患者7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对照组37例。两组均使用奥氮平作为基础治疗用药。治疗组同时加用米诺环素胶囊200 mg·d^(-1),po,bid。治疗周期为12周。在治疗前及治疗12周末分别进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定及TNF-α检测。结果治疗12周末,治疗组SANS总分及PANSS总分的减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TNF-α水平分别为(6.5±1.3),(7.6±1.8)pg·mL^(-1),治疗组TNF-α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1)。结论米诺环素能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TNF-α水平有关。
- 宋光明李建华
- 关键词:米诺环素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肿瘤坏死因子-Α
- 第一、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探讨第一、二代抗精神病药物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变化与疗效及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择2018年8月~2019年8月在我院精神科住院的首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根据盲抽法分为研究A组(1代抗精神病药物)及研究B组(2代抗精神病药物),并选择同期健康受试者50例为对照组,比较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分、血清BDNF水平、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评分,并分析血清BDNF水平与疗效及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结果治疗2、4、6、8周,与研究A组相比,研究B组CGI评分均较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2周相比,两组治疗4、6、8周的CGI评分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与研究A组相比,研究B组血清BDNF水平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研究A、B组的血清BDNF水平均较入院时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WCST各项评分均较入院时改善(P<0.05),但研究A组与研究B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检验,血清BDNF水平与WCST完成分类数、正确应答数呈正相关(r>0,P<0.05);血清BDNF水平与WCST错误应答数、持续错误数、总应答数及治疗8周CGI评分呈负相关(r<0,P<0.05)。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第一、二代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效果均较好,可有效改善血清BDNF水平,且BDNF水平与疗效及认知功能相关。
- 王轶虎陶百平李素荣宋光明赵徐东崔力军
- 关键词:精神病药物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 利培酮口服液与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
- 2008年
- 目的探讨利培酮口服液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利培酮口服液组(32例)和喹硫平组(34例),治疗2个月再随访3个月(共5个月)。在治疗前及治疗1,2个月末和随访结束时使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并于治疗前、中、后检测催乳素水平;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在治疗前及随访结束时评估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随访结束时,利培酮口服液组显效率66%,有效率88%;喹硫平组显效率59%,有效率82%。2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PANSS总分和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而2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总的发生率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利培酮口服液组催乳素水平明显升高,喹硫平组则无影响,2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2组生存质量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但2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利培酮口服液治疗精神分裂症有效、安全、起效快。
- 宋光明李建华钟华卢胜利
- 关键词:利培酮口服液喹硫平精神分裂症
- 碳酸锂并奥氮平或单药治疗BPD时血脂与体重变化观察
- 2008年
- 吴金根朱毅平宋光明
- 关键词:单药治疗体重变化碳酸锂BPD奥氮平血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