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泽武
- 作品数:60 被引量:161H指数:8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252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偶然分支杆菌臀部感染6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观察偶然分支杆菌爆发臀部感染临床特点。方法对2009年9月~2010年7月间收治的62例偶然分支杆菌臀部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 62例均有未经规范消毒注射器注射史,本组患者平均年龄38.2岁,男:女为1∶4.1,平均发病时间为(68±28.5)d,62例患者共计78处感染灶。所有患者均采用病灶或窦道切除、切开引流、敏感抗生素及抗结核药物治疗,全部患者均临床治愈。结论肌注后群体发病的偶然分支杆菌感染,潜伏期长,症状不典型,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治疗困难。
- 安泽武王前王鹏赵红强赵冠陈治齐红峰郑兴学梁冲前
- 关键词:偶然分支杆菌臀部感染
- 老年人胃癌65例的外科治疗被引量:2
- 2003年
- 我院1990年1月至1999年12月收治70岁以上胃癌患者65例。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男44例、女21例,年龄70~83(平均72.5)岁。病程3个月以内31例,3~6个月20例,大于6个月14例。全组均有不同程度上腹痛和恶心、纳差、贫血及乏力等,有腹部包块16例。
- 安泽武王茹宋少柏
- 关键词:胃癌外科扩大根治术全胃切除术
- 胰腺癌31例误诊原因分析
- 2006年
- 安泽武王茹
- 关键词:胰腺癌误诊手术治疗
- 腹部外伤98例诊治探讨被引量:10
- 2004年
- 安泽武王玉乾王茹
- 关键词:腹部外伤多器官损伤多发性损伤多脏器腹部损伤
- HIF-1α和VEGF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探讨HIF-1α和VEGF在大肠癌浸润、转移过程中的表达及其相互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0例大肠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组织中HIF-1α和VEGF的表达。[结果]癌旁组织中HIF-1α的表达均为阴性,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3.33%(66/90),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F-1α在大肠癌中阳性表达率与临床分期、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大肠癌分化程度无关(P>0.05)。癌旁组织中VEGF的表达均为阴性,在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0.00%(63/90),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在大肠癌中阳性表达率与临床分期、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大肠癌分化程度无关(P>0.05)。大肠癌组织中HIF-1α和VEGF蛋白表达具有正相关性(r=0.592,P<0.05)。[结论]HIF-1α与VEGF的表达率均随着大肠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的发展而增高,共同参与了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可作为大肠癌浸润和转移的重要判定指标。HIF-1α可能通过上调VEGF的蛋白表达,促进大肠癌血管生成而促进大肠癌的转移,抑制HIF-1α的表达可能是治疗大肠癌的新手段。
- 王前安泽武
-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CK19mRNA在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目的: 探讨CK19mRNA在大肠癌患者外周血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方法: 应用巢式RT-PCR技术检测20例健康人、20例大肠腺瘤疾病患者和90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K19mRNA的表达。
结果: 健康...
- 梁冲前安泽武王前陈治王鹏赵红强齐洪峰赵冠
- 关键词:大肠癌外周血分子标记物
- 文献传递
-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外引流术治疗晚期梗阻性黄疸
- 郑兴学安泽武王前
- 关键词:超声引导梗阻性黄疸
- 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外科治疗及预后分析被引量:5
- 2000年
- 目的 分析 6 9例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外科治疗经验及预后因素。方法 1984~1996年手术治疗的 6 9例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患者中 ,Ⅰ期 2 6例 ,Ⅱ期 2 1例 ,Ⅲ期 13例 ,Ⅳ期9例 ,全组病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病变完全切除者 6 1例 ,部分切除者 4例 ,未切除者 4例。单纯手术切除者 5例 ,手术加放疗 2 5例 ,手术加化疗 19例 ,手术加放疗、化疗 2 0例。结果 全组总的 5年生存率 71% (4 9/ 6 9) ,10年生存率 31 9% (2 2 / 6 9)。全组随访 1~ 12年 ,随访率 82 .6 % (5 7/ 6 9)。结论 临床分期及治疗方法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年龄和性别与预后无明显关系。外科手术在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治疗中仍然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治疗手段。
- 安泽武宋少柏
- 关键词:预后外科治疗
- PTCD治疗梗阻性黄疸137例分析被引量:15
- 2009年
- 目的PTCD技术应用及临床价值,旨在提高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方法对患胆结石、胆囊癌、胆管癌、肝转移癌引起的阻塞性黄疸137例患者在彩超引导下行PTCD,置管147根,合适胆管选择左肝高于右肝。结果1次穿刺成功率98.58%,2次成功率100%。引导管放置时间3~186d,发生并发症6例,占4.4%。结论彩超引导下PTCD是目前最为简便、安全、实用的胆道减压方法。
- 郑兴学陈治王鹏赵洪强刘洪峰赵冠安泽武
- 关键词:多普勒引流术黄疸阻塞性
-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治被引量:3
- 2002年
- 目的 探讨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近 2 1年来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 11例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例中 7例有不同程度的便血 ,肛周疼痛等肛门症状 ,术前误诊 7例。全组均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 ,术后平均生存 18个月 ,最长存活 3 9个月。结论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恶性程度极高 ,死亡率高 ,较早发生淋巴和血行转移 ,宜采用根治手术 ,辅以化疗及生物治疗的综合性治疗。
- 安泽武王茹
- 关键词:黑色素瘤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