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宁宇

作品数:8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玉林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
  • 2篇胸腔
  • 2篇胸腔镜
  • 2篇术后
  • 2篇切除
  • 2篇主动脉
  • 2篇主动脉瘤
  • 2篇利伐沙班
  • 2篇抗凝
  • 2篇急性
  • 2篇肺栓塞
  • 2篇肺叶
  • 2篇肺叶切除
  • 2篇腹主动脉
  • 2篇腹主动脉瘤
  • 2篇高危
  • 1篇单项式
  • 1篇低分
  • 1篇低分子
  • 1篇低分子肝素

机构

  • 8篇玉林市第一人...
  • 2篇玉林市妇幼保...
  • 2篇玉林市红十字...
  • 2篇玉林市中西医...

作者

  • 8篇宁宇
  • 4篇陈军
  • 3篇甘耐炎
  • 2篇陈波
  • 2篇韩胜富
  • 2篇杨传
  • 1篇李燕奎
  • 1篇晏湘梅
  • 1篇殷红霞
  • 1篇黄华珍
  • 1篇李德剑
  • 1篇梁祥森
  • 1篇张翔

传媒

  • 2篇微创医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右江医学
  • 1篇中国处方药
  • 1篇内科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2
  • 1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超声造影在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内漏诊断中的价值研究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在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EVAR)后内漏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在本院行EVAR的腹主动脉瘤(AAA)患者93例,所有患者均进行CEUS及CT血管成像(CTA)检查,分析对照两项检查对内漏及内漏分型的诊断结果,应用Kappa分析法评价两者的一致性。结果:93例患者中,CTA提示无内漏70例,发生内漏23例,其中Ⅰ型3例,Ⅱ型16例,Ⅲ型4例;CEUS提示无内漏72例,发生内漏21例,其中Ⅰ型5例,Ⅱ型14例,Ⅲ型2例。CEUS诊断术后内漏总体符合率95.69%,灵敏度为86.95%,特异度为98.57%,阳性预测值95.23%,阴性预测值95.83%,与CTA诊断结果的一致性Kappa值为0.881(P<0.001)。CEUS对23例内漏患者分型的总体符合率为73.91%,与CTA诊断结果的一致性Kappa值为0.516(P<0.001)。结论:CEUS在EVAR术后内漏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作为EVAR术后随访的有效检查手段。
李香凤晏湘梅殷红霞韩思思宁宇梁雅杏
关键词:超声造影腹主动脉瘤内漏
非体外循环手术治疗先天性左心室憩室1例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陈军甘耐炎宁宇
关键词:先天性左心室憩室
超早期联合抗凝在疑似急性高危肺栓塞病例中的临床观察
2022年
目的 观察超早期联合抗凝在疑似急性高危肺栓塞病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玉林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2020年7月~2022年5月就诊的急性高危肺栓塞患者60例(接受超早期联合抗凝干预),另抽取玉林市内各县区院拟诊为高危肺栓塞60例(接受常规抗凝干预),对比两项抗凝方案的效果和安全性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症状好转、右心功能恢复以及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干预3 d后的PO2、D-二聚体、心肌酶谱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肺栓塞区域性血流缺损减少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二次肺栓塞的发生率、24 h病死率、1周病死率,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的误诊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对疑似急性高危肺栓塞患者进行干预的过程中,于超早期应用联合抗凝可取得更理想的干预效果,保障患者的心功能,缩短康复时间,提升安全性。
钟瑜何才通刘宇河宁宇梁瑜杨传
关键词:利伐沙班血必净联合抗凝
利伐沙班在慢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对复发的影响研究
2023年
探讨利伐沙班组在临床应用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诊治的50名慢性肢体深静脉血栓的病人,于2020年1-2022年1-2月份进行了调查,采用了随机抓阄的方式,将病人分成两组,其中25名病人,采用了华法林钠的药物,25名病人,采用了利伐沙班的药物。对治疗前后的疗效、复发率以及凝血酶原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两组中,在两个病人的治疗效果以及在治疗前后的 PT和 TT指数之间,两个病人之间都没有显著性的差别(P>0.05),但是,在两组病人中,利伐沙班组的病人的复发率要比在华法林钠组的病人要低,在结果上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差别。(P<0.05)。结论 对慢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给予利伐沙班治疗,能使患者的凝血指标得到改善,并降低复发率,有效性较高,值得应用。
陈昭旭宁宇陆珊珊
关键词:疗效利伐沙班复发率
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9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肺叶切除术是治疗肺部疾病特别是早期肺癌最常用的手术方法,以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为代表的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已成为治疗肺癌的新型手术方式。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共为9例肺部疾病患者成功施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
陈波陈军甘耐炎韩胜富宁宇
关键词: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微创外科
超早期抗凝在急性高危肺栓塞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超早期抗凝在急性高危肺栓塞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选择2018年9月至2021年11月在广西玉林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诊治的60例急性高危肺栓塞患者为观察组,同期在玉林市其他三级综合医院诊治的急性高危肺栓塞患者60例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经确诊为急性高危肺栓塞后进行抗凝联合溶栓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拟诊为急性高危肺栓塞时立即进行超早期多靶点抗凝治疗,经确诊后继续进行抗凝联合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血浆D-二聚体水平、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水平,以及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aO_(2)、PaCO_(2)、SaO_(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24 h后,观察组患者的PaO_(2)、SaO_(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aCO_(2)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APTT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APT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住院治疗期间,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高危肺栓塞患者实施超早期抗凝治疗能够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和凝血纤溶系统功能,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钟瑜何才通刘宇河宁宇梁瑜杨传刘功凤关妮陈双英李德剑张翔李建全梁家新
关键词:安全性低分子肝素
全电视胸腔镜单项式肺叶切除在治疗治疗肺部疾病的临床应用
陈波甘耐炎陈军黄华珍李燕奎韩胜富宁宇梁祥森
20世纪90年代,电视成像和冷光源技术的发展以及内镜切割缝合器的出现促成了这一技术革命性的发展。时至今日,几乎所有的开胸手术都能够在胸腔镜下完成,胸腔镜手术适应证甚至较传统胸外科有所扩大;胸腔镜在极大地减小手术创伤的同时...
关键词:
关键词:肺部疾病
胸腹主动脉瘤腔内覆膜支架置入术对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康复的影响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 探讨胸腹主动脉瘤腔内覆膜支架置入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1月治疗的胸腹主动脉瘤患者82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36),观察组给予腔内覆膜支架置入术,对照组给予动脉瘤人造血管置换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同时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IL-6、CRP和TNF-α水平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入住ICU时间和住院时间方面比较,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观察组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在术后并发症、生存率方面亦存在差异,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周IL-6、CRP和TNF-α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 胸腹主动脉瘤腔内覆膜支架置入术有较好的效果,具有创伤小、失血少、恢复快等优点,值得进一步推广。
宁宇陈军冯震
关键词:胸腹主动脉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