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庆湖
- 作品数:15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洛阳理工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艺术语言文字更多>>
- 我国高校人文教育的现状与对策思考被引量:3
- 2011年
- 人文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从分析人文教育的科学内涵入手,反思了我国高校人文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坚持将价值教育放在整个教育的首位,坚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理念,构建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课程设置体系,发挥校园文化在人文教育中的独特作用,将人文精神的培育立体、全方位地贯穿到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
- 孟庆湖
- 关键词:高等教育人文教育科学教育专业教育
- 论汉语的文化底蕴与汉语语言规范坚持
- 汉语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也是汉语得以保持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保持汉语所承载的文化传统,实际上也就是保持我们民族文化的纯洁性。汉语在与各种不同形式的文化形态交融、碰撞中展示了旺盛的生命力。面对新科技条件下网络对汉语文化底蕴的...
- 孟庆湖
- 关键词:汉语文化底蕴语言规范
- 文献传递
- 重塑“耻感文化”,扶正“耻”的路标
- 2011年
- 时下,社会道德的滑坡已是不争的事实,且不道德的现象已经泛化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近年来相继发生的"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彩色馒头"等恶性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道德滑坡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现实社会道德滑坡的根本原因是"耻感文化"的内涵在社会转型的推力作用下发生了蜕变,造成了社会成员的集体心理迷失。重塑"耻感文化",扶正"耻"的路标,是当前道德建设之当务之急。
- 孟庆湖
- 关键词:耻感耻感文化
- 儒家仁爱思想对当前青少年道德人格养成教育的启示
- 儒家仁爱思想将“仁”作为理想人格的基本内容和最高准则,主张涵养爱心,仁从孝始,博爱济民,强调“克己复礼”,践行“忠恕之道”,自觉加强道德修养,这对当前青少年道德人格养成教育有着重要启示。
- 孟庆湖
- 关键词:儒家仁爱思想道德人格养成教育
- 儒家“仁爱”思想对当前学校德育的启示
- 2011年
- "仁爱"思想是儒家道德思想的核心。"仁爱"思想将"仁"作为正确处理人伦关系的主要手段和最高道德原则,倡导"仁"与"礼"的内外统一,强调"忠恕之道"的践履。这些思想对当前的学校德育无疑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在施教过程中,要贯穿"爱"以明规范,明规范以张扬爱,教育学生践"忠恕"以修身。
- 孟庆湖
- 关键词:学校德育
- 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人文环境及其构建被引量:3
- 2010年
- 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需要良好的人文环境。文章通过分析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内涵,提出了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人文环境,探讨了按照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需要进行人文环境构建的途径。
- 孟庆湖
- 关键词:大学生人文环境
- 社会转型期公众道德焦虑问题分析与对策被引量:3
- 2012年
- 人们使用"社会转型"来指称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社会变化。伴随着转型期我国社会广泛而深刻的进步,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日益多元并发生了某些混乱,诸如耻感弱化,责任感缺失,拜金主义、个人主义膨胀等。近年,以"小悦悦事件"为典型,"做好事反被诬"、"老人摔倒无人敢扶"等关于道德的负面事件屡见报端,公众的道德焦虑也因此成为社会性议题。道德焦虑有两个指向:一是道德滑坡,人人但求自保,出现普遍的社会冷漠;二是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全社会期盼建立新的道德评价和约束机制,重建社会公德良序。
- 孟庆湖
- 关键词:思想道德观念社会转型期焦虑问题负面事件道德焦虑社会变化
- 论汉语的文化底蕴与汉语语言规范坚持
- 汉语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也是汉语得以保持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保持汉语所承载的文化传统,实际上也就是保持我们民族文化的纯洁性。汉语在与各种不同形式的文化形态交融、碰撞中展示了旺盛的生命力。面对新科技条件下网络对汉语文化底蕴的...
- 孟庆湖
- 关键词:汉语文化底蕴语言规范
- 美国基础教育中的素质教育
- 2010年
- 在美国的教育文献中,很难找到与素质教育相同或相等的专有名词。从宏观角度来看,美国认为素质教育是指“以培育每位国民都具有理想素质为宗旨,并能有效达成此项宗旨”的教育。了解美国所追求的素质教育,要从其教育目标、学校课程内容与要求、政府特别设置的教育计划,以及种种有关教育立法与具体措施来综合分析与探讨它的全貌。
- 孟庆湖
- 关键词:素质教育基础教育教育文献专有名词教育目标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长效机制的创设被引量:12
- 2010年
- 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实践教学既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在要求,也是提升教学针对性、时效性和教学效果的必然要求。文章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基本内涵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长效机制的创设。
- 孟庆湖
-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创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