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孟庆忠

作品数:4 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大庆油田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手术
  • 1篇粘连性
  • 1篇粘连性肠梗阻
  • 1篇折手
  • 1篇手术方法
  • 1篇手术治疗
  • 1篇双切口
  • 1篇平片
  • 1篇切口
  • 1篇疝修补
  • 1篇髌骨
  • 1篇髌骨骨折
  • 1篇髌骨骨折手术
  • 1篇外科
  • 1篇无张力
  • 1篇无张力疝
  • 1篇无张力疝修补
  • 1篇膝关节
  • 1篇环切
  • 1篇环切术

机构

  • 4篇大庆油田总医...
  • 1篇大庆龙南医院

作者

  • 4篇孟庆忠
  • 3篇刘沛
  • 2篇马纪江
  • 1篇张凌飞
  • 1篇黄颂燕
  • 1篇徐流波
  • 1篇张广峰
  • 1篇柳福海
  • 1篇魏斌
  • 1篇刘艳

传媒

  • 1篇解剖与临床
  • 1篇中华临床医学...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无张力疝修补术中平片固定体会
2010年
疝环充填式和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是目前临床开展较多的两种疝修补手术方式。1999年至2008年我们采用国产及进口生物材料,开展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累计病例106例,术后随访2~5a,效果良好。现对术中平片的放置与固定方法经验总结如下。
孟庆忠马纪江刘沛
关键词:疝修补平片
探讨小肠内排列术与传统肠梗阻手术治疗广泛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被引量:16
2017年
目的对比广泛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接受传统肠梗阻手术和小肠内排列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73例广泛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及观察组(37例),对照组使用传统肠梗阻手术治疗,观察组使用小肠内排列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腹胀消失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腹胀消失时间为(4.04±0.76)d、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2.36±0.52)d,均短于对照组的(6.21±1.21)、(3.32±0.56)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7%,低于对照组的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04,P<0.05)。结论广泛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接受小肠内排列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比传统肠梗阻手术治疗良好,患者术后康复时间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临床中应用价值突出。
徐流波刘艳柳福海魏斌孟庆忠
关键词:广泛粘连性肠梗阻
髌骨骨折手术方法的研究
2004年
髌骨骨折是临床上的常见疾病,目前在骨外科临床工作中,对于髌骨骨折有多种治疗方法,疗效不一,有的手术后功能恢复不良,有的由于方法不当造成关节功能障碍,对手术后病人肢体的功能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改进手术方法保证术后功能康复的研究,已经日益受到临床医务工作者的重视,我们针对膝关节及髌骨的生物力学特点,采用环形钢丝固定方法治疗髌骨骨折。
黄颂燕张广峰孟庆忠张凌飞刘沛
关键词:髌骨骨折手术方法骨外科膝关节
双切口法包皮环切术120例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评价双切口法包皮环切术治疗包茎和包皮过长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双切口法治疗包茎和包皮过长120例,手术以冠状沟为参照,对内外板切口分别定位、环状切开后,再切除包括浅筋膜在内的过长包皮。结果 120例患者术中出血少,术后切口水肿、疼痛轻,无继发出血及感染。患者对手术效果满意。结论双切口法包皮环切术减少了术者的主观与经验因素,具有可规范性和操作性,手术效果良好。
孟庆忠马纪江刘沛杨忠庆
关键词:双切口包皮环切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