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兴磊

作品数:6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教育厅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缺损
  • 3篇骨缺损
  • 2篇血浆
  • 2篇血小板
  • 2篇髋关节
  • 2篇髋关节置换
  • 2篇骨髓
  • 2篇关节
  • 2篇关节置换
  • 2篇富血小板
  • 2篇富血小板血浆
  • 2篇干细胞
  • 2篇PRP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形态发生蛋白
  • 1篇血小板血浆
  • 1篇血友病
  • 1篇血友病性
  • 1篇影像

机构

  • 4篇青岛大学医学...
  • 2篇青岛大学
  • 1篇青岛市市立医...

作者

  • 6篇孙兴磊
  • 5篇于腾波
  • 5篇戚超
  • 3篇刘凯
  • 3篇冯鑫
  • 2篇蔡琰
  • 1篇赵夏
  • 1篇荣春
  • 1篇张豹

传媒

  • 2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齐鲁医学杂志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年份

  • 1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MSCs和PRP碳纳米管复合修复兔桡骨骨缺损的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研究骨髓基质干细胞(MSCs)和富含血小板血浆(PRP)的碳纳米管复合修复骨缺损的能力。方法将54只兔制备成双侧桡骨15mm骨缺损模型,根据植入的材料不同分为3组。实验组植入MSCs/PRP/碳纳米管支架,对照组植入PRP/碳纳米管支架,空白组不植入任何材料。术后4、8及12周各组分别处死6只兔,通过大体观察、扫描电镜检查、组织学观察评价修复大块骨缺损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新生骨组织占缺损面积的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6,P<0.05);且随着时间的增加各组新生骨组织占缺损面积的百分比显著增加(F=77.67,P<0.05)。结论与PRP/碳纳米管相比,MSCs/PRP/碳纳米管修复骨缺损能力更强,成骨更迅速。
孙兴磊戚超刘凯冯鑫张笑生于腾波
关键词:富血小板血浆骨髓祖代细胞
血友病性髋关节炎患者的全髋关节置换四例报告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血友病性髋关节炎的短、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5月至2010年9月,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血友病性髋关节炎患者4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4~56岁,平均年龄45岁。按Arnold and Hilgartner分级:Ⅳ级2例,Ⅴ级2例。围手术期给予患者凝血因子替代治疗的基础上,对4例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手术采用髋关节前外侧标准入路。术中、术后监测相应凝血因子活性水平控制术后出血,密切关注并发症的发生。术后根据关节功能改善情况、Harris评分、假体生存情况、术后并发症等评估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本组4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个月至7年,平均40个月。4例患者术后髋关节疼痛均明显减轻,3例患者术后髋关节疼痛消失,1例患者术后偶诉疼痛,但不影响生活。术后Harris评分:85~90分(优2例,良2例),平均87.7分。术中出血量及引流量:平均每侧髋关节为1210ml。本组第1例患者术后84个月右侧髋臼处出现松动迹象,现拟行翻修手术治疗;余患者均未出现假体周围骨溶解及松动的征象,假体位置和力线水平均满意。1例术后出现关节内出血并切口渗血,无DVT和PE形成,无大出血及伤口感染。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可明显缓解晚期血友病性关节炎患者的关节疼痛,明显改善病变髋关节功能,短、中期疗效较好。合理的围手术期凝血因子替代治疗非常重要,血友病性髋关节炎行人工关节置换术难度较大,对手术技术要求很高,需要专业的手术团队并在内科医师配合下施行。
赵夏于腾波戚超申友亮刘凯孙兴磊
关键词:血友病性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假体周围骨溶解髋关节疼痛人工关节置换术
新型纳米支架并MSCs修复兔桡骨缺损影像学观察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采用富含血小板血浆(PRP)的新型纳米活性组织工程支架复合骨髓基质干细胞(MSCs)修复兔桡骨中段骨-骨膜缺损,通过影像学手段评价其成骨能力。方法取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2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A组,8只)、对照组(B组,8只)和空白组(C组,4只)。建立双侧桡骨骨缺损模型。A组将PRP纳米支架与MSCs在体外复合培养后植入兔的骨缺损中,B组将PRP纳米支架植入骨缺损处,C组不植入任何材料。分别于术后4、8、12周通过大体观察、X线检查及影像学评分等方法观察骨缺损修复情况。结果 A组复合材料有良好的诱导成骨能力,治疗4周即有明显的成骨反应和新骨形成,治疗12周基本修复骨缺损;B组修复能力较A组差;但A、B组均优于C组。A组和B组对工程支架无明显异物反应。结论新型纳米活性组织工程支架是修复兔骨缺损的良好移植材料,复合MSCs后能促进骨缺损的修复。
张笑生张豹戚超孙兴磊冯鑫于腾波
关键词:富血小板血浆骨髓间质干细胞骨密度
新型复合纳米活性组织工程支架修复大块骨缺损
目的  研究骨髓基质干细胞(MSCs)和富含血小板血浆(PRP)的碳纳米管复合修复骨缺损的能力。  方法  将54只新西兰大白兔制备成双侧桡骨15mm的骨缺损模型,将富含PRP的碳纳米管支架与骨髓基质干细胞及在体外复合培...
孙兴磊
关键词:富含血小板血浆骨髓基质干细胞组织工程支架骨缺损动物模型
文献传递
复合PRP与BMP-4的Nano-HA并髓心减压治疗兔股骨头坏死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富含血小板血浆(PRP)与骨形态发生蛋白-4(BMP-4)的纳米羟基磷灰石(NanoHA)联合髓心减压修复兔股骨头坏死的可行性。方法激素法制备新西兰大白兔股骨头坏死模型,取36只随机分为A、B、c共3组,各12只。A组为模型组,不进行任何处理;B组行单纯髓心减压术;C组髓心减压后植入富含PRP与BMP-4的Nano—HA。分别于术后2、4、8周处死大白兔,取股骨头进行组织学观察及骨小梁图像分析,并在第8周测定股骨头骨密度。结果组织学观察显示,从术后第2周开始C组的成骨能力一直好于A、B组,C组术后2周时开始出现骨小梁,术后8周时骨小梁已成熟,骨髓组织形成;B组术后8周时缺损区仍然在修复,可见骨髓组织;A组术后8周时仍无骨组织。骨小梁图像分析显示,C组术后2、4、8周骨小梁所占缺损区面积比例均高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t=2.459~2.949,P〈0.05)。骨密度测定显示,术后8周c组的骨密度高于B组及A组,差异有显著性(F=13.655,P〈0.05)。结论PRP协同BMP-4可诱导坏死的股骨头内新生骨的形成,PRP协同BMP-4搭载Nano—HA联合髓心减压能加速兔股骨头坏死修复。
冯鑫蔡琰戚超刘凯孙兴磊于腾波
关键词: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羟基磷灰石类股骨头坏死
一种髋关节置换术野保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术野保护装置。本实用新型一种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术野保护装置,为透明防沾材料制成的底部镂空的坡形体,装置侧边底部设有术中操作槽。在进行髋关节置换手术时,可有效的防止...
戚超蔡琰荣春于腾波孙兴磊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