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术红
- 作品数:41 被引量:320H指数:8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法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算法劳动管理的伦理诉求及其法制建设研究被引量:4
- 2022年
- 在平台劳动管理中,算法技术扮演了多种角色,主要表现为“劳动过程的控制者”“工作表现的评估者”“奖惩制度的实施者”等。然而,从实践情况来看,在算法技术为企业带来巨大管理效益的同时,基于算法的平台劳动管理也面临着算法伦理、发展伦理、责任伦理等多个维度的诉求。这些诉求须通过制度的合理安排才能获得其应有的价值。具体而言,国家应当基于算法设计者、平台从业者以及平台企业三个方面的立场,对应展开伦理的法制建设:其一,将算法设计者纳入算法伦理的建设环节,以回应算法伦理诉求;其二,构建平台企业与从业者的对话机制,制定专门的从业者报酬劳动基准,以回应发展伦理诉求;其三,强化企业关于算法管理的社会责任,强制平台企业承担用工责任保险义务,以回应责任伦理诉求。
- 喻术红常春
- 关键词:发展伦理责任伦理
- 网络信息化对劳动者权益的影响及其应对——基于美国的立法与实践考察被引量:4
- 2016年
- 当今社会已经步入电子化时代,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劳动关系领域也不例外。在互联网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引发了不少的劳动问题,如员工隐私保护问题,员工言论自由问题,员工劳动报酬权实现的方式问题,等等。通过对美国相关实践的考察,针对我国现实中或者将来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未雨绸缪,期望给有关部门提供有益的建议。
- 喻术红
- 关键词:信息化劳动者保护
- 我国老年金融消费者权益保障的困境与因应之策
- 2024年
- 随着我国人口结构老化,老年人在金融领域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日益凸显。与一般金融消费者相比,老年人的特性使他们更易受到金融商品不当销售带来的剥削,成为金融消费的弱势群体。我国现行法制下的老年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存在相关制度的缺失和法律适用的困境。本文基于金融公平理论,提出金融体系的运行应当兼顾弱势群体权益,论证提升消费者维度下的老年人金融能力、履行经营者维度下的企业社会责任,是保障金融公平价值实现的规范原理。构建金融机构自治、行业自律、金融监管相结合的权益保护体系,有利于对老年人因年龄增长所衍生的金融风险作适当的规范回应。
- 喻术红周敏旖
- 关键词:金融消费者保护金融公平
- 迷局与反思: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主体定位被引量:5
- 2016年
- 我国《社会保险法》没有规定谁是社会保险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因组织设置、权能配置方面的不足不能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它可以是社会保险行政诉讼的一方当事人,但不能成为独立法人,致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社会保险人主体身份分离。长期以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实际履行着社会保险人的职责,立法需要明确定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着重从主体、组织和财务三方面将其塑造为独立于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独立于同级地方政府的独立法人。
- 喻术红李秀凤
- 关键词: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事业单位法人
- 粤港澳大湾区劳动争议仲裁区际司法协助问题研究
- 2022年
-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三地合作更加深入,一体化水平不断提升,三地之间人员交流日趋紧密,涉港澳劳动争议案件相应增加,但三地之间还未就劳动争议仲裁建立区际司法协助机制,仲裁裁决书无法得到港澳法院的认可和执行,调查取证、文书送达等程序也无法得到港澳法院的协助,导致部分涉港澳劳动争议案件无法得到有效处理,增加当事人诉累,不利于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大局。在具体机制构建上,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可以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劳动争议仲裁区际司法协助的主体,直接对接港澳法院,减少中间程序。可以引入当事人主义司法理念,完善文书送达和取证等方式,开展财产和证据保全司法协助,实现裁决互认和执行,推动大湾区区际司法协助实现新突破。
- 喻术红高栋
- 关键词:区际司法协助劳动争议仲裁当事人主义文书送达司法理念
- 量能就业原则引入我国劳动就业中的可行性探讨被引量:3
- 2008年
- 量能原则作为税法中的一个法律原则,发挥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将量能就业原则引入劳动就业领域,通过明确政府、用人单位在就业中的职责、义务,引导劳动者的就业观念与用人单位的择人观念,对于解决现阶段就业压力,缓解就业矛盾,保障劳动者平等就业权,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发展,均能发挥积极的作用。
- 喻术红杜莹
- 关键词:促进就业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在华外籍劳工权益之保护被引量:1
- 2020年
- 加强在华外籍劳工权益保护,既契合中国政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实现"开放包容,互利共赢"宗旨之需要,也是应对老龄化与少子化等现实问题之需要。未来中国将面临劳动力资源优势的缺失,特殊的家庭结构引发的家庭照顾、长期照护人员稀缺等问题。这些如果不解决,必将影响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开放外劳限制,引进外劳从事家庭照顾和长照护理等,弥补中国劳动力市场相应资源之不足,是一种发展趋势。加强对在华工作外国人的劳动权益保护,是人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也是国际公约上的基本义务。应对这种发展趋势,当务之急是审视检讨我国相关外劳立法,对之进行改革与完善,由单纯注重管理,转变为"管理与保护并重",着重完善劳动法、就业促进法等法律规范。
- 喻术红
- 关键词:外籍工人劳动法人权保护就业权
- 企业新型学徒制实施中的工会定位问题被引量:4
- 2019年
- 学徒制是职业教育的最早形态,[1]也是现代市场经济国家提升劳动力质量的重要制度。在当前经济新形势下,《关于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的意见》的实行,标志着我国劳动力综合素质建设迈上了新台阶。工会作为劳动者的利益代表,其对新型学徒制的参与既有着一定的法制基础、丰富的实践印证和成熟的域外经验之支持,也在客观上有助于减轻政府及企业的负担,并能促进我国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然而,工会参与也面临着法制建设滞后、企业重视不够和工会自身能力不足等多种问题。对此,工会应当通过拓展组织类型、细化基本职能、积极推动相关制度的改革等途径,实现对职业教育之有理、有利、有效的参与,从而帮助产学研三方开展良好合作,确保新型学徒制的推行取得实效。
- 喻术红赵乾
- 关键词:职业教育工会
- 对用人单位绩效考核司法审查之正当性与路径
- 2022年
- 在司法实践中,因绩效考核导致的劳资纠纷数量十分庞大,严重影响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指导案例183号”为该类纠纷的解决提供了实践参照,但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诸如,对用人单位绩效考核进行司法审查的正当性何在?审查限度如何确定?如何构建具体的审查规则?基于实现“绩效法治”、避免“绩效侵害”、促进“绩效分配正义”以及消弭“绩效纠纷”等四个目标之须要,裁判机构对用人单位绩效考核进行司法审查具有充分的正当性。在具体审查路径方面,裁判者应当遵循“实质与形式审查并重,合理性审作为合法性审查之补充”的原则,并从考核规则的制定、考核规则的内容及规则的执行过程三个方面依次展开审查。如此,既能保障绩效考核良性运行,又不至于造成司法过度之窘境。
- 喻术红常春
- 关键词:绩效考核司法审查和谐劳动关系分配正义
- 非全日制劳动者权益保护的域外立法经验及其启示被引量:5
- 2012年
- 非全日制用工在全球范围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的困境。为此,国际劳工组织、欧盟均制定了相关的框架性规范,强调非全日制劳动者的平等待遇、保障非全日制就业与全日制就业间的自愿性转换等。与此相比,中国非全日制用工立法过于强调用工的灵活性,而忽视非全日制劳动者就业的安全性,造成非全日制劳动者的权益严重受损等问题。因此如何在强调非全日制就业灵活性的同时,保障非全日制劳动者就业的安全性,是中国进行相关立法时不得不慎重考虑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相关的域外立法经验,反思中国非全日制用工立法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完善建议。
- 喻术红班小辉
- 关键词:非全日制用工域外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