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琼英

作品数:22 被引量:163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篇生物学
  • 6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8篇鱼类
  • 6篇系统发育
  • 5篇线粒体
  • 5篇线粒体细胞色...
  • 4篇线粒体细胞色...
  • 4篇长江
  • 3篇种群
  • 3篇细胞色素B基...
  • 2篇鱼类系统
  • 2篇生物地理
  • 2篇控制区
  • 2篇发育研究
  • 2篇分化
  • 2篇分子系统
  • 2篇CYT
  • 2篇长江上游
  • 1篇地理
  • 1篇地理分化
  • 1篇地理隔离
  • 1篇东海大陆架

机构

  • 21篇中国科学院
  • 8篇中国科学院大...
  • 6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上海海洋大学

作者

  • 22篇唐琼英
  • 18篇刘焕章
  • 9篇俞丹
  • 3篇杨秀平
  • 3篇刘思情
  • 2篇陈明
  • 2篇黎明政
  • 2篇熊邦喜
  • 2篇刘飞
  • 2篇李小兵
  • 2篇李小娟
  • 1篇张家波
  • 1篇曾燏
  • 1篇高欣
  • 1篇杨金权
  • 1篇林鹏程
  • 1篇张晨
  • 1篇廖彩萍
  • 1篇王雪
  • 1篇罗芸芷

传媒

  • 5篇Zoolog...
  • 5篇水生生物学报
  • 2篇大自然
  • 2篇四川动物
  • 1篇动物学杂志
  • 1篇中国海洋湖沼...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0
  • 4篇2008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休渔十年”何时实现——长江鱼类多样性及长江渔业被引量:5
2014年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流,也是我国淡水鱼类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淡水鱼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60%。然而,现阶段长江渔业资源亟待保护,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鱼类学家曹文宣先生呼吁“长江休渔十年”,给野生生物资源更多的恢复时间,以此实现长江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唐琼英黎明政
关键词:渔业资源鱼类多样性长江休渔中国科学院院士
激流中的精灵——长江上游特有鱼类
2014年
长江上游特有鱼类,是指局限分布于长江宜昌以上干支流水域或偶见于长江中下游,但其种群存在于长江上游、必须依靠长江上游的种群才能维持物种长期生存的鱼类。它们代表了一群我国独有的、长期适应长江上游激流环境的水中精灵,在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及人们的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黎明政林鹏程高欣刘飞唐琼英
关键词:长江上游特有鱼类生物多样性保护长江中下游干支流
斑纹薄鳅(Leptobotia zebra)应该为斑纹沙鳅(Sinibotia zebra)被引量:12
2008年
斑纹薄鳅(Leptobotia zebra)最初是由Wu(1939)描述的一个新种,当时定名为斑纹沙鳅(Botia zebra),后来Chen(1980)根据眼下刺不分叉将其改归为薄鳅属的物种。本研究通过对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的测定和分析,发现斑纹薄鳅和薄鳅属(除斑纹薄鳅)物种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177,和中华沙鳅属物种美丽沙鳅(Sinibotia pulcher)的平均遗传距离仅为0.057。系统发育分析发现斑纹薄鳅并未和薄鳅属的物种聚在一起,而是和中华沙鳅属物种美丽沙鳅聚在一起形成姐妹群。进一步对斑纹薄鳅进行形态学特征检视,发现该物种具有颊部裸露无鳞、颏部具一对纽状突起等中华沙鳅属鱼类的特征,但又具有眼下刺简单不分叉的薄鳅属鱼类的特征。结合分子数据分析的结果,将斑纹薄鳅订正为中华沙鳅属的物种,其命名为斑纹沙鳅(Sinibotia zebra)。另外,对沙鳅科鱼类属的划分标准及形态特征的演化也进行了讨论。
唐琼英俞丹刘焕章
关键词:细胞色素B基因
鳅超科鱼类ND4和ND5基因序列分析及其系统发育意义
<正>ND4和ND5是线粒体基因组中编码NADH脱氢酶亚基4和亚基5的两个蛋白质编码基因。本研究以鳅超科鱼类为研究对象,新测定了7个物种的ND4和ND5基因全序列,结合从GenBank下载的15个物种的15条序列进行分析...
刘思情唐琼英张家波刘焕章
文献传递
基于线粒体Cytb基因的东亚沙鳅鱼类系统发育关系分析
沙鳅鱼类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鲤形目Cypriniforme鳅科Cobitidae中的一个亚科。鲤形目是世界上物种最为丰富的淡水鱼类类群,其系统关系仍不清楚,特别是在涉及到鳅科鱼类的时候。目前,有关沙鳅鱼类的分类和系统发育关...
唐琼英刘焕章杨秀平熊邦喜
关键词:系统发育关系线粒体
文献传递
基于线粒体Cytb基因序列变异的尖头鱥谱系生物地理学研究
本研究使用线粒体Cytb基因序列调查了东亚地区27个种群585个尖头鱥个体的谱系地理分布和种群遗传。结果发现:10个地理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均为0;单倍型分布具有明显的地理特殊性,遗传距离大,不同地理群体之间...
俞丹陈明唐琼英刘焕章
关键词: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
刺鲃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的生物地理学过程被引量:40
2003年
以中华倒刺Spinibarbussinensis为外类群 ,研究了不同地理种群刺Spinibarbuscaldwelli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 (114 0bp)变异 ,以探讨其生物地理学过程。结果表明 :长江下游水系与珠江水系种群的变异值为 1 2 %— 2 3% ,与闽江水系的为 2 7%— 3 7% ,与九龙江水系的为 3 1%— 4 2 % ,这些值都远远低于它们与中华倒刺的变异值(13 2 %— 14 6 % )。遗传变异值表明了刺的生物地理学过程 ,首先是东南沿海的水系同内地的水系发生隔离 ,然后珠江水系同长江水系隔离 ,这些变化均发生在第四纪。
唐琼英杨秀平刘焕章
关键词:细胞色素B鲤形目线粒体
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探讨长江流域斑点蛇种群遗传结构和地理分化被引量:2
2018年
通过分析303尾来自长江上游赤水河、长江上游干流和长江中游的斑点蛇Saurogobio punctatus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 b)基因序列,探讨这3个种群的遗传结构及地理分化过程。用于分析的Cyt b基因序列长1 097 bp,含变异位点80个,其中简约信息位点34个。303尾个体共检测到49个单倍型,整体呈现较高的单倍型多样性(H_d=0.803)和较低的核苷酸多样性(P_i=0.003 71)。由单倍型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所有来自长江中游种群的单倍型聚在一起,形成一个单系群,处于系统发育树最进化的位置;来自长江上游干流和赤水河种群的单倍型处于更基部的位置,不能构成单系群。长江上游干流种群与赤水河种群间具有较多的共享单倍型,二者间的遗传分化指数较低(F_(ST)=0.029 4),存在广泛的基因交流。而长江中游与长江上游干流及赤水河种群间的FST值分别为0.614 0和0.706 0,暗示长江上游与长江中游的斑点蛇间已发生高度分化。中性检验及错配分析显示,长江上游干流种群及赤水河种群经历过种群扩张,而长江中游种群未检测到扩张。Bayesian skyline plot(BSP)分析显示,斑点蛇种群从距今20万年前开始发生扩张,一直持续到末次间冰期(MIS5)晚期,而后迅速扩张。根据BSP分析及单倍型网络图,推测斑点蛇的起源中心可能在长江上游,然后通过种群扩张逐渐扩散到长江中游,进化成遗传分化较大的种群。
李小兵唐琼英唐琼英俞丹
关键词:长江流域CYT地理分化
高体鳑鲏的性选择问题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以高体鳑鲏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个体大小不同的雌鱼和雄鱼进行性选择实验并验证性选择理论,对雌鱼的怀卵量和雄鱼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也进行了检测。雄鱼对雌鱼的性选择实验结果表明,雄鱼对大个体雌鱼有明显的选择偏好;雄鱼选择雌鱼的次数及停留时间与雌鱼的体长、体高、产卵管长度等特征呈正相关。推测雄鱼是基于直接收益的角度,即最大限度的获得较多的后代及较高的后代存活率对雌鱼进行选择,因为大个体雌鱼拥有长的产卵管及绝对多的处于Ⅴ时相的成熟卵粒,可以提供较多的后代及较高的后代存活率。雌鱼对雄鱼的性选择结果表明,雌性高体鳑鲏对大个体雄鱼也表现出了明显的偏好;雌鱼选择雄鱼的次数及停留时间与雄鱼的体长、体高呈正相关;大个体雄鱼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比小个体强,能更快捷地找到并占领质量好的河蚌而成为领域鱼。从直接收益的观点看,雌鱼选择大个体的雄鱼可能是因为大个体雄鱼可以更加容易、迅速和便捷地寻找到质量好的河蚌引领雌鱼进行产卵,从而保证子代的存活率。
廖彩萍曾燏唐琼英刘焕章
关键词:选择偏好
赤水河两种荷马条鳅属鱼类的遗传多样性及谱系生物地理学过程分析被引量:11
2017年
研究以线粒体Cyt b基因为分子标记,对赤水河两种荷马条鳅属(Homatula)鱼类(红尾荷马条鳅和短体荷马条鳅)的遗传多样性及种群结构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了对在长江上游其他几个水系分布的同种鱼类进行比较,分析其生物地理学过程。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5个水系135尾红尾荷马条鳅Cyt b基因序列共检测出42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分别为0.936和0.00493;其中,赤水河种群的分别为0.891和0.00208。3个水系52尾短体荷马条鳅Cyt b基因序列共检测出12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分别0.821和0.01105;赤水河种群的分别为0.646和0.00390。基于ML和BI法构建的单倍型分子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两物种各自构成单系,且得到较强支持。红尾荷马条鳅各种群地理格局分布明显,赤水河种群为并系类群位于分支基部。在短体荷马条鳅支系中,岷江与沱江两个水系的个体相互聚类在一起,而赤水河群体聚成一个分支。赤水河与其他水系不存在共享单倍型,表现了明显的隔离和差异性的地理分布格局。由于这些水系之间地理位置相距较远,推测这种格局的形成不是地质运动造成的水系隔离,而是历史时期水位的高低变化造成鱼类种群的扩散和隔离。错配分析支持赤水河两物种种群扩张的推断,但中性检验却并非全部支持,显示种群历史相对复杂。
王雪唐琼英刘飞刘焕章
关键词:CYT种群历史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