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小军

作品数:19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主题

  • 9篇抗体
  • 7篇细胞
  • 5篇蛋白
  • 4篇潜伏膜蛋白
  • 4篇嵌合
  • 4篇免疫
  • 4篇膜蛋白
  • 4篇抗原
  • 4篇克隆
  • 3篇单克隆
  • 3篇单克隆抗体
  • 3篇杂交瘤
  • 3篇增殖
  • 3篇人源
  • 3篇生物学
  • 3篇特异
  • 3篇特异性
  • 3篇潜伏膜蛋白1
  • 3篇癌细胞
  • 3篇EB病毒

机构

  • 19篇南京医科大学
  • 11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南京医科大学...
  • 3篇江苏省血液中...
  • 2篇江苏大学
  • 2篇江苏省省级机...
  • 1篇南京大学医学...
  • 1篇南通大学

作者

  • 19篇唐小军
  • 12篇冯振卿
  • 10篇朱进
  • 7篇熊四平
  • 5篇林红
  • 4篇郑峰
  • 4篇张慧林
  • 4篇陈仁杰
  • 4篇李文杰
  • 3篇高畅
  • 3篇王欢
  • 3篇仇镇宁
  • 3篇毛圆
  • 3篇曹清
  • 3篇徐鑫
  • 2篇唐奇
  • 2篇刘玉
  • 2篇熊林
  • 2篇丁贵鹏
  • 2篇刘琼琼

传媒

  • 12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第十四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鼠激活转录因子3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鉴定
2011年
目的制备特异性识别大鼠激活转录因子3(ATF3)的单克隆抗体(mAb)。方法根据软件预测的结果合成偶联有匙孔绒血蓝蛋白(key holeli mpet hemocyanin,KLH)的大鼠ATF3第168-181位氨基酸多肽。随后免疫BALB/c小鼠,运用杂交瘤技术制备抗大鼠ATF3的mAb。采用快速定性试纸法鉴定该单克隆抗体的亚型和亚类;通过ELISA、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法鉴定单克隆抗体的特性。结果获得一株可稳定分泌抗大鼠ATF3 mAb的杂交瘤细胞,其分泌的ATF3单抗的亚型是IgG1,轻链为κ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该单抗能够特异性识别大鼠细胞内表达的ATF3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表明,在Thy-1肾炎(Thy-1N)大鼠肾细胞胞质及细胞核内均有ATF3表达,但细胞核内的表达量较为显著。结论成功制备了一株抗大鼠ATF3的mAb,为进一步研究ATF3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可用的实验材料。
夏梅任琎蒋青桃李妍唐小军邱文赵聃王迎伟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WESTERNBLOTTHY-1肾炎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HepG2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观察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HepG2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流式细胞术鉴定其分子表面标志,体外扩增培养并收集培养上清。MTT法、平板克隆实验及软琼脂克隆实验检测大鼠间充质干细胞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肝癌细胞周期的改变,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D1表达情况。结果:骨髓间充质干细胞CD105和CD90表达阳性,CD34和CD45表达阴性。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作用下,MTT法显示实验组肝癌细胞光密度值增加(P<0.05),平板克隆法显示实验组肝癌细胞克隆形成率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软琼脂克隆法显示实验组肝癌细胞空间克隆形成率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流式细胞术显示实验组细胞周期G1期比例降低,S期、G2期比例增加。Western blot显示实验组细胞Cyclin D1表达量增加(P<0.05)。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促进HepG2肝癌细胞的增殖及空间克隆形成能力,其促进肝癌细胞体外增殖可能与Cyclin D1表达上调有关。
唐甜李红薛冰唐小军陈汐敏仇镇宁朱进Tom C Tsang冯振卿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肝癌细胞增殖CYCLIND1
重组豹蛙酶的制备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通过构建豹蛙酶原核表达载体pColdⅡ-Rap,表达、纯化豹蛙酶并研究其生物学活性。方法:合成豹蛙酶全基因序列,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ColdⅡ中,鉴定正确后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验证豹蛙酶的表达;大量表达重组豹蛙酶融合蛋白(Rap-His),通过MTT法分析Rap-His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了pColdⅡ-Rap原核表达载体,经优化表达、纯化的条件,获得纯度较高的Rap-His;MTT法检测结果表明,该融合蛋白在320、160μg/ml时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增殖的抑制率在加药后4 d达到93.49%。结论:本研究制备的重组Rap-His融合蛋白能够抑制乳腺癌细胞MDA-MB-231增殖。这为进一步与肿瘤特异抗体偶联,构建肿瘤特异性靶向药物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汪楠唐小军熊四平郑峰张慧林高畅李文杰董华朱进
关键词:融合蛋白细胞增殖抑制
稳定表达Trop-2基因的NIH3T3细胞系的构建和特性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建立稳定表达人滋养层细胞表面抗原(Trop-2)NIH3T3细胞,分析过表达Trop-2对NIH3T3细胞的生长、增殖和侵袭特性的影响。方法:将Trop-2基因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转染NIH3T3细胞,通过G418筛选及RT-PCR鉴定获得稳定表达Trop-2的NIH3T3细胞(NIH3T3-Trop-2)。用MTS法检测NIH3T3-Trop-2细胞的增殖能力,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检测NIH3T3-Trop-2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明胶酶谱法检测NIH3T3-Trop-2细胞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的分泌及细胞划痕实验检测NIH3T3-Trop-2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稳定表达Trop-2的NIH3T3细胞在生长增殖、克隆形成及侵袭能力均较NIH3T3细胞强,细胞培养上清中的MMP-2和MMP-9增多。结论:Trop-2对细胞的增殖与迁移能力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刘玉唐小军曹清丁贵鹏张慧林王欢郑峰徐凛锋林红
关键词:NIH3T3真核表达
人源抗EB病毒潜伏膜蛋白1特异性基因工程抗体Fab的筛选与特性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应用噬菌体展示技术制备抗EB病毒编码的潜伏膜蛋白1(latert membrare protern 1,LMP1)特异性、高亲和力的全人抗体Fab片段。方法:利用稳定转染表达LMP1的SUNE-1细胞及原核表达的LMP1胞外区蛋白作为抗原对大容量人源Fab抗体库进行差减筛选及固相筛选,经过5轮细胞筛选和3轮固相筛选,随机挑选30个克隆经酶联免疫吸附法鉴定,阳性克隆进行可溶性表达,用LMP1阳性表达的人鼻咽癌细胞株HNE2/LMP1鉴定抗LMP1抗体Fab的结合活性。结果:Western blot、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从大容量人源Fab抗体库中筛选出1株抗LMP1抗体Fab,细胞ELISA、荧光激活细胞分类术、免疫荧光分析、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Fab与人鼻咽癌细胞表面LMP1分子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从人源Fab抗体库中筛选的Fab抗体能够与鼻咽癌细胞表面LMP1分子特异性结合,为研制用于EBV相关肿瘤如鼻咽癌生物治疗的靶向药物,提供了候选分子。
毛圆张大为曹清唐小军林红陈仁杰徐凛峰冯振卿
关键词:噬菌体抗体库EB病毒潜伏膜蛋白1靶向治疗
CD137共刺激分子增强靶向LMP1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EB病毒目前已经证实与多种肿瘤发生密切相关,包括伯基特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鼻咽癌、胃癌以及淋巴细胞增生症。虽然EB病毒特异的CTL细胞在治疗EB病毒相关的淋巴细胞增生症中取得很好的疗效,但是由于EB病毒相关肿瘤下调EB...
唐小军周焱唐奇陈仁杰朱进冯振卿
关键词:潜伏膜蛋白1
文献传递
间充质干细胞缓解胶原诱导关节炎小鼠骨质疏松的机制研究
刘畅张华勇唐小军冯瑞海孙凌云
人源抗Trop-2 Fab对宫颈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 :观察人源抗Trop-2 Fab对宫颈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流式细胞术和免疫荧光检测宫颈癌Hela细胞表面Trop-2蛋白的表达;划痕实验和Transwell检测人源抗Trop-2 Fab对宫颈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人源抗Trop-2 Fab对宫颈癌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CCK-8(cell counting kit-8)检测人源抗Trop-2 Fab对宫颈癌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Hela细胞表面有Trop-2蛋白表达,人源抗Trop-2 Fab能够抑制Hela细胞的增殖,有效降低Hela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同时能够诱导Hela细胞凋亡。结论:人源抗Trop-2 Fab能明显降低宫颈癌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Trop-2可作为宫颈癌治疗的潜在靶点。
褚楚刘金荣张慧林唐小军林红刘鹏苏亦平冯振卿童华朱进
关键词:宫颈癌生物学特性
抗炭疽毒素保护性抗原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功能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原核表达炭疽杆菌保护性抗原PA10蛋白,制备单克隆抗体,并进行功能分析。方法:人工合成炭疽杆菌保护性抗原PA10编码基因并克隆入pUC57载体,酶切鉴定后,将PA10编码基因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ColdⅡ中,测序验证正确后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在IPTG和低温条件下诱导蛋白表达,SDS-PAGE验证产物;用HiTrap IMAC HP柱纯化重组蛋白,Western blot进一步验证。以纯化获得PA10重组蛋白为抗原,常规程序免疫BALB/c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并检测所制备抗体的中和活性。结果:获得的PA10重组蛋白免疫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最终获得了4株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分别命名为2G8、5A8、7B3、9C9)。经体外炭疽毒素保护试验证实,其中1株单抗(7B3)具有较强的中和活性,其保护率可高达96%。结论:本文成功构建并表达炭疽杆菌保护性抗原PA10,制备了具有中和活性的抗PA单克隆抗体,为构建人源化的抗PA中和抗体奠定基础,从而有望用于炭疽病的治疗。
吕洪臻唐小军熊四平徐鑫郑峰冯振卿朱进
关键词:炭疽杆菌保护性抗原单克隆抗体中和抗体
子宫内膜间质细胞体外损伤模型的建立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间质细胞(ESC)体外损伤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12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因子宫肌瘤或宫颈上皮内瘤变行子宫切除患者的子宫内膜组织标本16份,其中增生期8份,分泌期8份。(1)分离、原代培养增生期及分泌期ESC,并鉴定。(2)通过活细胞计数法(CCK.8)检测不同浓度米非司酮作用不同时间及米非司酮撤药后不同时间对ESC增殖抑制率的影响。(3)以米非司酮60μmol/L为实验组,未加米非司酮为对照组,处理ESC48h后撤药,继续培养48h。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增生期、分泌期ESC凋亡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和蛋白印迹法检测ESC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8、9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1)16份子宫内膜标本均成功分离并培养ESC。(2)ESC增殖抑制率与米非司酮作用的浓度及时间均呈正相关。撤药后,ESC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撤药时间的延长增殖能力有所恢复,但当米非司酮浓度为100μmol/L时,撤药后ESC增殖能力难以恢复。(3)实验组以米非司酮60μmol/L处理ESC48h后撤药,继续培养48h,可见ESC细胞间距增大,呈长梭形,胞质出现空泡化现象。实验组和对照组增生期ESC凋亡率分别为(52±12)%和(13±5)%,分泌期分别为(534-6)%和(32±3)%,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生期实验组和对照组VEGFmRNA相对表达水平为0.52±0.12、1.00±0.17,分泌期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为0.19±0.03、0.81±0.07,两组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增生期与分泌期VEGF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增生期实验组与对照组caspase-3、8、9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5.62±0.65、1.00±0.44,5.41±0.53、1.00±0.21�
杨晓清张玉泉徐云钊张沐唐小军李伟杨兵
关键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米非司酮细胞生物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