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海洋

作品数:7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骨折
  • 3篇骨头
  • 3篇股骨
  • 3篇股骨头
  • 2篇置换术
  • 2篇人工股骨头
  • 2篇人工股骨头置...
  • 2篇内固定
  • 2篇颈骨
  • 2篇颈骨折
  • 2篇老年
  • 2篇股骨颈
  • 2篇股骨颈骨折
  • 2篇股骨头置换
  • 2篇关节
  • 1篇血管皮瓣
  • 1篇营养血管
  • 1篇营养血管皮瓣
  • 1篇远端
  • 1篇远端骨折

机构

  • 7篇河南科技大学

作者

  • 7篇周海洋
  • 6篇陈猛
  • 5篇郭新庆
  • 4篇赵为民
  • 2篇王乐乐
  • 2篇季洪亮
  • 1篇欧阳利云
  • 1篇刘建峰
  • 1篇陈月明
  • 1篇郭兴庆

传媒

  • 2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3篇2016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前臂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鱼际创面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手部小鱼际创面的修复方法。方法:采用前臂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鱼际创面15例。结果:皮瓣均成活,创伤小。结论:前臂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具有操作简便,成活率高的优点,可用于修复小鱼际创面。
周海洋刘建峰赵为民
关键词: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探讨微创内固定系统对复杂胫骨近端骨折的治疗效果
2016年
目的探讨微创内固定系统对复杂胫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3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复杂胫骨近端骨折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微创内固定系统进行治疗,对其进行为期1~2年的随访,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经随访,患者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13.3±1.1)周;平均完全负重时间为(14.5±1.2)周;并发症发生率为0.00%;膝关节恢复优良率为88.24%。结论采用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复杂胫骨近端骨折临床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郭新庆赵为民王乐乐陈猛周海洋季洪亮
关键词:微创内固定系统
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疗效观察
2011年
目的观察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06年2月至2011年3月对8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手术均采用髋关节后外侧入路,并对该86例患者进行随访,时间5~48月平均29.6月。按Harris评分标准,进行了临床疗效比较和评价。结果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手术风险小,术后患者可早期活动,中短期效果良好,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周海洋陈猛赵为民郭新庆陈月明欧阳利云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老年性
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索肩锁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的新方法。方法采用肩锁钩钢板治疗Ⅱ、Ⅲ度肩锁关节脱位25例,锁骨远端骨折13例,完整随访30例。结果按照Lazzcano标准,疗效优18例,良12例,未发生锁骨下神经、血管损伤,术后无伤口感染、钢板折断、螺钉松动、骨不愈合等情况,X线片显示锁骨骨折全部愈合,肩锁关节无再脱位发生,2个月左右可自由活动。结论肩锁钩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可以解剖复位,不损伤关节面,允许早期功能锻炼,术后并发症少,操作简便。
周海洋陈猛郭新庆
关键词:锁骨钩钢板锁骨远端骨折肩锁关节脱位骨折内固定
外侧入路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外侧入路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1月至2009年2月应用外侧入路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患者股骨颈共28例。结果所有患者均随访10个月至3年,平均1年8个月,按Harris评分标准评定,优良率82.14%。结论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术具有手术方法安全、简单、并发症少,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快等特点,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
陈猛周海洋郭兴庆
关键词:外侧入路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
骨质疏松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的三维有限元应力分析被引量:10
2016年
背景:人工股骨头置换的出现为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的临床修复提供了新思路。但人工假体置换可能会对原有的股骨生物力学稳定性产生影响,导致各种不良后果的出现。目的: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分析人工股骨头置换修复骨质疏松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的应力变化。方法:在接受健康体检的人群中随机选择1名老年男性志愿者,对左侧股骨进行螺旋CT扫描,建立人体股骨、假体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人体攀爬楼梯的实际工况,利用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各项力学指标,包括股骨体表、假体以及假体柄周围骨性通道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与结论:在正常状态下,人体股骨内外侧受力基本处于一致的状态。应力按照从近端向远端逐渐增大的情况变化。假体应力存在集中情况,并集中于中段。对假体柄前内侧的应力分布情况进行分析,获得假体及相应股骨内松质骨界面的应力分布情况,经分析可以发现,处于一致的应力变化趋势。结果提示,人工股骨头置换并不会对人体股骨的总体应力分布模式产生明显的影响,总体的应力分布并没有发生变化,依然按照从近端向远端逐渐增大的情况变化,且最大应力区域位于全长股骨中段位置。进行重建之后,股骨距部未观察到明显的应力集中情况。
郭新庆赵为民周海洋陈猛王乐乐季洪亮
关键词:骨质疏松股骨不稳定型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数字化骨科技术
Analysis of Spinopelvic Sagittal Alignment in Asymptomatic Adults
[Background] Many studies suggest the importance of the sagittal sacropelvic balance and modern surgical techn...
陈猛周海洋郭新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