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威
- 作品数:50 被引量:71H指数:5
- 供职机构:贵州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中国科学院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高压液体色谱仪与电子顺磁共振仪联机分离和鉴定混合体系中的自由基被引量:1
- 1989年
- 作者曾报道用柱色谱或高压液相色谱对反应体系中多种自由基加合物进行分离,然后用ESR方法逐一鉴定其结构,这种不联机操作方法,需对所有组分都进行分离、收集和浓缩,步骤比较繁琐。为此。
- 周建威陈德文徐广智
- 关键词:自由基色谱顺磁共振
- 金刚石薄膜的磁共振研究
- 1996年
- 颗粒状的金刚石单晶是一种性能优越的材料,它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质,如特殊的硬度、化学稳定性、热的良导体和低的电导率以及优良的光学特性,但因其形态所限,至今未能在更多的领域内得到充分的应用和开发。近年来,由于低压合成技术的发展,金刚石薄膜成为引人注目的功能材料。它除了具备金刚石单晶的性质外,在电子技术、光学声学领域的应用前景,比粒状金刚石更为广泛。现在制备金刚石薄膜方法主要是低压化学气相沉积(CVD)法,但是薄膜的化学结构及形成过程并不是非常清楚,同时薄膜中的杂质如H,N等原子成键情况也没有完全被了解。本文报道了我们利用核磁共振(NMR)和电子自旋共振(ESR)方法对两个天然丰度的金刚石薄膜样品的研究结果,为评价薄膜的质量和了解成膜过程提供了参考。
- 杨保联周建威李丽云詹如娟叶朝辉
- 关键词:金刚石核磁共振顺磁共振电子自旋共振
- 双吡啶盐/酞菁体系的光诱导电子转移的ESR研究被引量:2
- 1995年
- 研究了五种金属酞菁化合物与一系列双吡啶高氨酸盐(PQ2+)之间在苯中的光诱导电子转移.对于酞菁/PQ2+/苯体系,在可见光辐照下,酞菁化合物的价带电子可被激发至导带,然后于界面发生电子转移使PQ2+盐变成离子基PQ,给出较弱的ESR信号;当有表面活性剂氯代十四烷基吡啶和电子给体三乙醇胺存在时,可使PQ基的ESR信号显著增强5~6信以上.当有氧存在时,PQ基信号迅速消失,给出较明显的超氧负离子基O2的信号.氧能严重抑制电子转移的过程.
- 陈德文王海周建威杨玉昆徐广智
- 关键词:酞菁吡啶盐电子转移ESR
- 新的动态核极化谱仪控制台
- <正>动态核极化(Dynamic Nuclear Polarization,简称 DNP)是一种电子与核的双共振技术。对含自由基的样品,它能将核磁共振(NMR)信号增强1—3个数量级,是一种提高 NMR 灵敏度的有力手段...
- 方可周建威谭萍刘朝阳裘鉴卿叶朝辉
- 关键词:SPECTROMETERNMRDSP
- 文献传递
- 细胞灌注-核磁共振联用方法的研究
- 2010年
- 该文报道了研制的一套细胞灌注装置,并运用该细胞灌注装置与核磁共振连用的方法在线监测药物作用下肿瘤细胞的能量代谢过程.结果表明核磁共振细胞灌注方法可有效观察到细胞能量代谢的变化,可作为追踪筛选药物的活性成分及探索药物治疗肿瘤细胞的作用机理的一种有力手段.
- 曾造金林红周建威
- 关键词:灌注培养NMR
- 二茂铁及其胺甲基类取代衍生物的紫外光解自由基的研究
- 1988年
- 本文用自旋捕捉-ESR技术研究了二茂戊铁、环二烯和胺甲基类取代二茂铁的紫外光解过程中的活泼自由基。结果表明,二茂铁光解初级过程中生成的自由基为(C_(5)H_(5)Fe)·和C_(5)H_(5)·,其衍生物光解则生成(C_(5)H_(5)Fe)·和RC_(5)H_(4)·,而(C_(5)H_(5)Fe)·还可以进一步分解给出C_(5)H_(5)和Fe。
- 陈德文周建威徐广智洪仁芳孙利军师树简
- 关键词:二茂铁光解自由基
- 动态核极化核磁共振波谱学被引量:3
- 1996年
- 正在发展的固体高分辨动态核极化(DNP)技术是核磁共振波谱学中一个崭新的分支.DNP是一种电子-核的双共振技术,它利用未配对电子与核的相互作用,在强磁场下用微波激发自由电子跃迁,使相关核的自旋能级分布发生极化,不仅大大增强了核磁共振方法的灵敏度,还提供了微观电子结构的宝贵信息,具有相当重要的理论研究及实际应用价值.目前,DNP方法的应用日益广泛,已成为核磁共振波谱学中一种重要的手段.
- 周建威杨保联李丽云胡红兵裘鉴卿叶朝辉
- 关键词:NMR波谱学
- 醛类的光分解与光氧化初级过程的ESR研究取代苯甲醛的研究
- <正>采用自由基捕捉技术与ESR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14种芳香醛的紫外光解及光解及光氧化的初级过程,结果表明:1·10种取代芳香醛的光解中主要活性自由基为芳酰基φCO.
- 陈德文周建威徐广智
- 文献传递
- 活泼中间体的研究
- 周建威
- 干旱期喀斯特高原深水水库微囊藻毒素含量的变化特征被引量:1
- 2011年
- 为了解阿哈水库干旱期的环境生态因子与微囊藻毒素含量的变化关系,通过在不同区域布设采样点,在特殊的干旱时期进行为期半年(秋、冬、春3个季节)的微囊藻毒素含量监测,探讨了微囊藻毒素含量变化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阿哈水库中微囊藻毒素含量以MC-RR为主,含有少量的MC-LR。其中,在2009年10月MC-RR的含量达到最大值,为2.84μg/L。对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在特殊的干旱时期,喀斯特高原深水水库(阿哈水库)中微囊藻毒素的含量变化随温度的变化特征较明显,MC-RR的含量随温度的升高而稍有增加,而MC-LR的含量随温度的升高反而降低。在布设的5个采样点中,相对封闭、水体流动性较差的水域中微囊藻毒素含量比相对开阔、水体流动性较好的水域高。
- 沈红娜周建威袁帅
- 关键词:微囊藻毒素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