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丽华
- 作品数:13 被引量:41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医药卫生科研计划课题湖南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沙培林与恩度分别联合PP方案对肺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观察沙培林与恩度分别联合PP方案对肺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将56例肺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组,A组(28例)采用胸膜腔内注入沙培林并联合应用PP方案(培美曲塞+顺铂)全身化疗;B组(28例)采用胸膜腔内注入恩度并联合应用PP方案(培美曲塞+顺铂)全身化疗。观察两年,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结果 A、B两组胸水控制短期有效率分别为92.8%、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KPS评分及生活质量改善均较治疗前提高,且A组较B组改善显著(P<0.05);A组生存期为(12.46±6.4)个月,优于B组的(9.11±4.98)个月(P<0.05);A组1年生存率为53.6%优于B组的25.0%(P<0.05);B组发热及胸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组(P<0.05),其余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培林+PP方案对肺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有较好短期疗效,能更好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率。
- 曾晓媛汪砥杨红忠陈剑波彭甘霖周丽华
- 关键词:恩度恶性胸腔积液
- 概念流程图结合案例导向教学法在内分泌科住培教学中的应用
- 2022年
- 探讨概念流程图结合案例导向教学法(Case-Based 1earning, CBL)在内分泌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按时间顺序,将 2020 年轮训于我院内分泌科的 23 名内科住培学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即由 教学秘书按照教学大纲进行理论授课;2021 年轮训于我院内分泌科的 17 名内科住培 学生作为试验组,采用概念流程图联合 CBL 教学法,以继发性高血压为例,两组学 员分别通过不同的方法学习后,通过对比两组住培生的理论考核成绩与满意度情况, 研究两种方法在内分泌科教学中的效果。结果 试验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生理论 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满意度调查显示概念流程图结合案例导向教学法相比传统教 学法,更能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主动性、培养查阅文献的能力、提高解决临床 问题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概念流程 图联合问题导向教学法在内分泌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应用效果良好。
- 蒋莹玲周丽华汤帅刘红张洁
- 关键词:CBL教学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继续医学教育
- 厄洛替尼联合N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观察厄洛替尼联合N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2012年3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4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NP方案治疗,治疗组接受厄洛替尼联合NP方案治疗,至少治疗2个周期后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疾病有效率(RR)分别为56.5%和45.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82.6%和68.2%,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生活质量改善率分别为60.9%和40.9%,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胃肠道反应、脱发以及皮疹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血细胞减少、疲乏以及周围神经炎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洛替尼联合N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疾病控制率和生活质量,减少化疗所致的毒副反应,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周丽华刘胜岗杨红忠彭毅强聂华萍梁伟军周辉
- 关键词:厄洛替尼NP方案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
- 49例肺曲霉菌病的临床分析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探讨肺曲霉菌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准确性,减少误诊。方法收集长沙市中心医院2012年1月-2015年6月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为肺曲霉菌病的49例住院患者,对其临床特点、影像学检查、诊治方法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无基础疾病者2例(4%),有基础疾病者47例(96%),其中单纯肺结核32例(65%),肺结核伴糖尿病9例(19%),肺结核伴结缔组织疾病2例(4%),支气管扩张2例(4%),单纯糖尿病、肺癌各1例(2%)。临床症状:咳嗽、咳痰及咯血43例(88%),胸痛2例(4%),发热2例(4%),单纯咳嗽、咳痰2例(4%)。单发或多发空洞23例(47%),伴支气管扩张16例(33%),肿块影4例(8%),囊肿3例(6%),浸润影3例(6%)。外科手术后病理确诊39例(80%),支气管镜组织活检病理证实9例(18%),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病理确诊1例(2%)。行外科手术切除治疗45例(92%),术后联合口服伊曲康唑抗真菌治疗(疗程为2~12周)25例,治愈30例,好转15例。余4例(8%)给予伏立康唑或两性霉素B静脉注射(疗程2~4周),好转1例,无变化2例,死亡1例。结论肺曲霉菌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很容易误诊和漏诊。提高对该病的认识,给予正确的诊断,进行有效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 周丽华杨红忠
- 关键词:肺曲霉菌病影像学特点
- 生活事件与无望抑郁的风险以及弹性恢复
- 研究目的 本研究拟在无望理论的范畴内探讨生活事件与无望抑郁风险和弹性恢复的关系。具体包括:(1)考察消极生活事件与无望抑郁的关系,分析消极认知方式不同操作化方法以及认知易感-压力模型的适用性;(2)考察积极生活事件与无望...
- 周丽华
- 文献传递
- ADA和LDH联合检测鉴别诊断结核性和淋巴瘤性胸腔积液的临床价值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检测胸腔积液中腺苷脱氨酶(ADA)和乳酸脱氢酶(LDH)的水平,探讨二者联合检测鉴别诊断结核性和淋巴瘤性胸腔积液的临床价值研究。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455例临床和病理已确诊的各种良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胸腔积液中ADA和LDH的含量,分析联合检测ADA和LDH诊断结核性、非结核性、淋巴瘤性和非淋巴瘤性胸腔积液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结核性胸腔积液中的ADA含量明显高于非结核性良性胸腔积液和非淋巴瘤性恶性胸腔积液,而淋巴瘤性胸腔积液中的ADA含量明显高于结核性胸腔积液,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恶性胸腔积液中的LDH含量均显著高于良性胸腔积液,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DA≥40 U·L-1联合LDH<500 U·L-1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敏感度为85.5%,特异度为94.0%;而ADA≥40 U·L-1联合LDH≥500 U·L-1诊断淋巴瘤性胸腔积液的敏感度为86.4%,特异度为96.3%。结论胸腔积液中ADA和LDH含量联合检测有助于鉴别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和淋巴瘤性胸腔积液。
- 聂华萍梁伟军刘胜岗周丽华肖春香周辉
- 关键词:腺苷脱氨酶结核性胸腔积液
- 肺癌患者术前肺功能状况与术后生存质量分析被引量:16
- 2014年
-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术前肺功能状况对术后心肺并发症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同期对照分析19例肺通气功能障碍肺癌患者(9例轻度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10例小气道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与23例肺通气功能正常肺癌患者术后心肺并发症和出院后三月生存质量评分,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术后心肺并发症总计、肺部感染、低氧血症和心律失常分别为57.89%、26.32%、36.84%、26.32%和30.43%、13.04%、13.04%、26.09%,P值分别为0.037、0.487、0.071和1.000。两组出院后三月生存质量评分分别为(16.18±4.65)和(12.60±4.04),P=0.035。结论肺通气功能障碍组术后常见肺部感染、低氧血症、心律失常较正常组无增高;而术后心肺并发症总计较正常组增高;出院后三月生存质量亦较正常组差。
- 赵素娥彭毅强朱锦琪周丽华
- 关键词:肺癌肺功能并发症
- 阿霉素联合顺铂对骨肉瘤肺转移的疗效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阿霉素联合顺铂对骨肉瘤肺转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72例骨肉瘤术后肺转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接受顺铂化疗,观察组采用阿霉素联合顺铂化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存情况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检测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2水平。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6.7%,观察组为86.1%,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的疾病控制率分别为78.8%、94.4%,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70.4%、41.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TNF-α、IL-2水平均较化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的TNF-α、IL-2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霉素联合顺铂的双联化疗方案可能通过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提高骨肉瘤肺转移的疗效,且安全性高。
- 陈华妹刘胜岗谈文斌周丽华刘剑帆周辉
- 关键词:阿霉素顺铂肺转移
- 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表面激素吸入的安全性及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研究分析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表面激素吸入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2016年6月-2018年12月收治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70例,按随机的原则分为两组,各35例,常规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激素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试验组治疗后各项气道反应性指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失眠、心悸等不良反应均经对症治疗后消失。结论:在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治疗中,表面激素吸入治疗安全性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王菊芬刘胜岗周丽华赵素娥杨红忠
- 关键词: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安全性疗效
- 沙培林、博莱霉素、多西环素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胸膜固定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性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159例,均先行胸腔中心静脉置管穿刺及胸腔积液引流后,向胸腔内注射沙培林、博莱霉素、多西环素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按照治疗药物不同分为沙培林组、博莱霉素组、多西环素组,每组53例,B超及胸片评价治疗效果。结果博莱霉素组与多西环素组有效率分别为24.53%与35.8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沙培林组有效率为83.02%,与博莱霉素组及多西环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沙培林组发热反应高于博莱霉素组及多西环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博来霉素组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及多西环素组胸痛反应均高于沙培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培林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中有着优于博莱霉素及多西环素的治疗效果,且沙培林不良反应相对较少。
- 曾晓媛杨红忠朱锦琪刘胜岗陈剑波周丽华
- 关键词:胸腔积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