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炜

作品数:27 被引量:87H指数:6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细胞
  • 12篇白血
  • 12篇白血病
  • 8篇淋巴
  • 8篇急性
  • 5篇淋巴瘤
  • 4篇细胞淋巴瘤
  • 4篇疗效
  • 4篇淋巴细胞
  • 4篇慢性
  • 3篇血小板
  • 3篇遗传学
  • 3篇遗传学异常
  • 3篇预后
  • 3篇原位
  • 3篇原位杂交
  • 3篇造血
  • 3篇造血干
  • 3篇造血干细胞
  • 3篇贫血

机构

  • 27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作者

  • 27篇吴炜
  • 18篇夏瑞祥
  • 16篇杨明珍
  • 13篇曾庆曙
  • 11篇李庆生
  • 11篇黄震琪
  • 8篇王永庆
  • 8篇梁兴林
  • 7篇王霖
  • 4篇倪婧
  • 4篇阮敏
  • 4篇刘沁华
  • 3篇葛健
  • 3篇鲍静
  • 3篇夏海龙
  • 3篇王凤云
  • 2篇宋万灯
  • 2篇陈小文
  • 2篇齐越
  • 2篇夏亮

传媒

  • 7篇安徽医学
  • 7篇安徽医科大学...
  • 5篇安徽省第十二...
  • 1篇白血病.淋巴...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中国临床保健...
  • 1篇安徽医专学报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7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5篇2009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白血病并血流感染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病(AL)患者并发血流感染状况。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AL并发血流感染的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L合并血流感染的发生率为5.06%,病死率为0.68%。老年组(≥60岁)和非老年组(<60岁)血流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0.53%和4.14%(P<0.01)。AL初发组、复发及未缓解组和缓解组血流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8.07%、6.81%和1.57%(P<0.01)。中性粒细胞缺乏组及中性粒细胞非缺乏组两组血流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0.65%和0.88%(P<0.01)。高肿瘤负荷组15.38%、低血红蛋白组6.79%、低白蛋白血症组16.52%均高于对比组(P<0.01)。经验性治疗正确与否的病死率分别为8.8%和28.7%(P<0.01)。结论AL合并血流感染发生率高。高龄、治疗前高肿瘤负荷、初治及复发状态、中性粒细胞缺乏、低血红蛋白及血清白蛋白血症等是血流感染的易感因素。
秦慧宋万灯武琳琳缪华伟程歆倪婧吴炜李庆生
关键词:血流感染AL
非霍奇金淋巴瘤合并中枢神经系统侵犯
梁兴林夏瑞祥杨明珍曾庆曙王霖吴炜李庆生
文献传递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判断中的意义被引量:18
2016年
目的:研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locyte ratio,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lymphocyte ratio,PLR)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的影响及其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57例经过化疗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确定NLR和PLR的截断点,并根据初次化疗前NLR和PLR将患者分为高比值组和低比值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总生存和无进展生存。结果:通过ROC曲线,计算出NLR和PLR的最佳截断点分别为2.915和270.27。单因素分析显示,IPI评分、NLR、PLR对患者的总生存和无进展生存均有影响。此外,结外受累数量、疾病分期、ECOG评分对疾病的无进展生存有影响。然而,多因素分析显示,仅NLR是影响患者总生存和无进展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PLR是影响患者无进展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但并不影响总生存。结论:初诊时NLR和PLR值可预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预后。
倪婧王永庆张英平吴炜曾庆曙杨明珍夏瑞祥
关键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遗传学异常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0年
梁光林吴炜夏瑞祥
关键词:细胞遗传学
去甲氧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去甲氧柔红霉素IDA(8mg/m2与10mg/m2)联合阿糖胞苷(Ara-C)治疗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的比较.方法 对2011年1月至2012年5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
齐越吴炜王永庆夏海龙曾庆曙夏瑞祥杨明珍王霖黄震琪刘沁华李庆生鲍静陈小文倪婧
关键词:去甲氧柔红霉素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缓解率
文献传递
硼替佐米对小鼠骨髓移植后Th1/Th2/Th17细胞亚群分化的影响
2016年
目的观察硼替佐米对小鼠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 GVHD)后辅助性T细胞(Th)1/Th2/Th17细胞亚群分化及其主要的效应性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4、IL-17A]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a GVHD动物模型,将小鼠随机分3组:正常对照组、移植对照组、移植+硼替佐米组。观察各组小鼠的生存时间、a GVHD表现和嵌合度,流式细胞术检测第7天外周血Th1/Th2/Th17细胞亚群的表达,ELISA法检测血清中IFN-γ、IL-4、IL-17A水平。结果移植对照组小鼠出现典型的a GVHD症状,2周内死于a GVHD,平均存活时间为11 d,移植+硼替佐米组小鼠a GVHD症状明显减轻,平均生存时间较移植对照组显著延长,60 d时生存率为60%。移植对照组小鼠Th1/Th17细胞亚群明显升高(P<0.01),Th2细胞亚群比例降低(P<0.01)。输注硼替佐米后Th1/Th17细胞亚群比例降低,但仍高于正常对照(P<0.05),Th2细胞亚群比例上升,与正常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移植对照组小鼠血清IFN-γ和IL-17A水平明显升高(P<0.01),IL-4水平显著降低(P<0.01)。输注硼替佐米后IFN-γ和IL-17A水平降低,但仍高于正常对照(P<0.05),IL-4水平上升,低于正常对照(P<0.05)。结论移植后早期输注硼替佐米可通过下调Th1/Th17细胞分化比例及IFN-γ和IL-17A的表达来减轻小鼠异基因移植后的a GVHD,提高生存率。
王永庆李庆生吴炜夏雷鸣
关键词:硼替佐米小鼠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TH1细胞TH2细胞
原发性胃肠道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51例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胃肠道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GI-DLBCL)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51例PGI-DLBCL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治疗方法和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1例PGI-DLBCL患者中,男31例,女20例,中位发病年龄48岁(16~80岁),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腹胀、腹部肿块、恶心、呕吐等;原发于胃29例(56.86%),小肠15例(29.41%),结肠4例(7.84%),直肠1例(1.90%),混合部位2例(3.92%).包块直径≥10 cm患者13例(25.49%).24例(47.06%)肿瘤细胞来源于生发中心(GCB),27例(52.94%)来源于非生发中心(non-GCB).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细胞来源、原发部位(胃或肠道)和大包块对患者预后无明显影响;Lugano分期Ⅲ~Ⅳ期、乳酸脱氢酶(LDH)增高、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3~5分和CA125增高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低于Lugano分期Ⅰ~ⅡE期、LDH正常、IPI评分0~2分和CA125正常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样方案化疗组患者同单纯CHOP样方案化疗组患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联合化疗组患者生存率高于单纯化疗组.结论 Lugano分期、IPI评分、LDH增高、CA125增高对于预测PGI-DLBCL患者的生存和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吴炜杨明珍夏瑞祥曾庆曙夏海龙王永庆
关键词:胃肠道预后
1,25-二羟维生素D_3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观察并分析1,25-二羟维生素D3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将44只BALB/c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1,25-二羟维生素D3治疗组。模型组经腹腔给予豚鼠抗小鼠血小板血清(GPAPS),治疗组在模型组的基础上经尾静脉注射给予100 ng/d的1,25-二羟维生素D3,正常对照组均给予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经腹腔及尾静脉注射给药。在每次给药后24 h记录体重并采血,测量血小板计数,评价出血倾向。2周后处死小鼠并解剖,取骨髓涂片,镜下计数巨核细胞。从多方面评估1,25-二羟维生素D3对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结果注射第10天开始,1,25-二羟维生素D3治疗组小鼠进食量开始明显增加,精神和反应逐渐恢复;体重、血小板数较模型组明显上升(P<0.05);出血倾向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产板巨核细胞数较模型组高,低于正常对照组,而巨核细胞数较模型组低,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1,25-二羟维生素D3对模型小鼠在一般情况的改善、体重及血小板数的上升、出血倾向的降低和促进骨髓血小板生成等方面表现出一定影响。
顾悦刘莉侠杨明珍曾庆曙黄震琪吴炜安福润
关键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动物模型1,25-二羟维生素D3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多发性骨髓瘤细胞遗传学异常及其意义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常见染色体异常。方法结合1q21/RB1、D13S319/p53、IGH一组DNA特异性探针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MM患者13q14缺失、+1、p53缺失以及IgH基因重排的发生率。结果22例MM患者中,13q14缺失7例(31.8%),其中D13S319、RB1探针同时检出4例13号染色体异常;IgH基因重排6例(27.2%);+113例(59.1%);p53基因缺失4例(18.1%)。不同免疫球蛋白类型的D13S319缺失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3q14缺失、IgH基因重排及+1在MM中发生率较高,FISH技术检测分子遗传学异常敏感度高,应作为MM的常规检查方法。
王凤云夏瑞祥吴炜
关键词:染色体畸变
氟达拉滨联合环磷酰胺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氟达拉滨联合环磷酰胺(FC)方案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分析30例经FC方案治疗的CLL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患者临床分期及疗效,同时观察患者对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30例患者中,10例(33.33%)获得完全缓解(CR),8例(26.67%)为部分缓解(PR),总缓解率为60.00%;Binet A+B期总缓解率(80.00%)明显高于C期总缓解率(20.00%),治疗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为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和感染。结论氟达拉滨联合环磷酰胺用药安全性好,有效率高,大大提高了CLL的治疗效果。
梁兴林吴炜夏瑞祥
关键词:白血病淋巴细胞氟达拉滨环磷酰胺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