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泽彬

作品数:15 被引量:48H指数:5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汕头市医疗科技计划项目汕头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动脉
  • 4篇冠状
  • 4篇冠状动脉
  • 3篇心脏
  • 3篇综合征
  • 3篇急性冠脉
  • 3篇急性冠脉综合...
  • 3篇冠脉
  • 3篇冠脉综合征
  • 3篇反应蛋白
  • 2篇地平
  • 2篇动脉介入治疗
  • 2篇心病
  • 2篇心肌
  • 2篇心肌梗死
  • 2篇心脏瓣膜
  • 2篇心脏瓣膜病
  • 2篇血清
  • 2篇手术
  • 2篇手术治疗

机构

  • 11篇汕头大学医学...
  • 3篇广东医学院
  • 1篇汕头大学

作者

  • 15篇吴泽彬
  • 3篇许香广
  • 1篇王楚彬
  • 1篇李吉林
  • 1篇胡雪松
  • 1篇李涛
  • 1篇曾欣

传媒

  • 2篇中华高血压杂...
  • 2篇中国临床研究
  • 1篇中国城乡企业...
  • 1篇岭南心血管病...
  • 1篇河北医药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广东医学院学...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罕少疾病杂志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sol-CXCL16水平及其与hs-CRP、TIMI积分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可溶性CXC趋化因子配体16(sol-CXCL16)水平及其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TIMI危险积分的关系。方法分别测定50名ACS患者、50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和30名健康者血清solCXCL16和hs-CRP水平,并计算ACS患者的TIMI危险积分。结果 ACS组sol-CXCL16和hs-CRP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ol-CXCL16水平和TIMI危险积分呈正相关(rs=0.282,P<0.05),但其与hs-CRP水平无明显相关(r=0.352,P>0.05)。结论血清sol-CXCL16水平可能在ACS早期诊断和危险评估上有一定临床意义。
黄桂锋李冰郑健义吴泽彬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HS-CRPTIMI危险积分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研究现状和展望
2007年
吴泽彬许香广李涛
关键词:间质干细胞移植
抢救大剂量尼群地平中毒1例报告被引量:1
2008年
1临床资料 患者,女,51岁,因与家人吵架后,自服“尼群地平500片(10mg/片)”,服用后约5分钟后出现头晕、恶心,肢体乏力,出冷汗。无意识不清及肢体抽搐,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自服“尼群地平”降压。约服药后1小时左右由家人送至我院急诊科,考虑尼群地平过量中毒,予洗胃、扩容、升压等治疗,症状缓解不明显,遂后转入我科进一步治疗(服药后约6h),
吴泽彬许香广
关键词:尼群地平中毒
2019年第1期(截稿日期2018年11月1日) 病例200:风湿性心脏瓣膜病非手术治疗1例
2018年
患者,女性,54岁,于2014年因“劳力性胸闷、气促2年,加重伴胸痛1d”为主诉入院。现病史:患者于2年前开始反复出现活动后胸闷、呼吸困难,多于较强活动后出现,休息后可缓解,偶有心悸,伴全身酸痛,以左胸、胁肋和背部酸痛明显,部位不定。伴自汗、盗汗、失眠、头晕。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及端坐呼吸,无咳嗽、咳痰。患者近来多次住院治疗。
王伟宏吴泽彬王红卫
关键词:风湿性心脏瓣膜病非手术治疗劳力性胸闷病例端坐呼吸
阿托伐他汀短期干预对ACS患者APN和hs-CRP的影响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短期治疗7 d后血浆脂联素(adiponectin,APN)及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变化。方法选取30例ACS患者为阿托伐他汀短期治疗观察组,以20例非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两组患者血浆APN和hs-CRP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血浆APN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血浆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且ACS患者血浆APN和hs-CRP水平之间呈负相关;观察组经阿托伐他汀20 mg/d短期治疗后,血浆APN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而血浆hs-CR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随访1个月,观察组患者均未发生阿托伐他汀相关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ACS患者短期使用阿托伐他汀20 mg/d可升高血浆APN水平并降低血浆hs-CRP水平,可能通过降低斑块内的炎症反应从而改善预后;阿托伐他汀20 mg/d早期强化治疗未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胡雪松吴泽彬许香广
关键词:高敏C反应蛋白阿托伐他汀
乳酸脱氢酶、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检测在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价值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探讨乳酸脱氢酶、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检测在小儿中枢神经系统(CNS)感染的诊断价值,为小儿CNS感染的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共纳入60例诊断为CNS感染的患儿作为病例组,其中病毒性感染30例,细菌性感染30例,同时随机抽取无感染发生的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入院时详细记录所有受试儿童的基本信息及相关病史,并抽取肘静脉血检测乳酸脱氢酶、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 CNS细菌感染组患儿血清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CNS病毒感染组患儿及对照组儿童(P<0.05),血清乳酸脱氢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NS病毒感染组患儿血清乳酸脱氢酶、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儿童(P<0.05),血清降钙素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酸脱氢酶对小儿CNS病毒性感染有较好的诊断,降钙素原对小儿CNS细菌性感染有较好的诊断,无论病毒性感染还是细菌性感染,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均有明显增高,且细菌性感染升高更明显。
薛清彬吴泽彬黄海川
关键词:乳酸脱氢酶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
联合检测生化标志物在急性冠脉综合症中预后评估分析
2015年
目的探究联合检测生化标志物在急性冠脉综合症中预后评估分析,主要选择的生化标志物有白介素-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B型尿钠肽(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肌钙蛋白I(cTnI)。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4年10月期间因冠心病入住我院进行治疗的132例患者,按照患者临床表现、心电图状况、心肌酶谱及冠状动脉造影资料,将患者分为4组,主要有稳定性心绞痛组24例、急性心肌梗死(AMI)3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44例,31例造影检查结果冠正常的患者为对照组。采患者外周静脉血,进行IL-6、MMP-1、BNP、hs-CRP和cTnI水平检测,将各组患者IL-6、MMP-1、BNP、hs-CRP及cTnI水平进行对比,从而为判断急性冠脉综合症预后提供参考。结果在不同类型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各组与对照组患者进行各项生化指标检测水平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清cTnI、IL-6、MMP-1、BNP、hs-CRP在AMI组、SAP组、UAP组进行组间两两比较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后,机体内炎性生化标志物出现高表达,因此在临床上进行生化标志物联合检测,可以进行有效诊断的同时,为判断患者预后效果提供积极参考价值。
李冰黄桂锋吴泽彬陈泽海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生化标志物
病例200:风湿性心脏瓣膜病非手术治疗1例被引量:1
2019年
患者,女性,54岁,于2014年因'劳力性胸闷、气促2年,加重伴胸痛1 d'入院。现病史:患者于2年前开始反复出现活动后胸闷、呼吸困难,多于较强活动后出现,休息后可缓解,偶有心悸,伴全身酸痛,以左胸、胁肋和背部酸痛明显,部位不定。伴自汗、盗汗、失眠、头晕。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及端坐呼吸,无咳嗽、咳痰。患者近来多次住院治疗。
王伟宏吴泽彬王红卫
关键词:风湿性心脏瓣膜病风湿活动急性风湿热肺淤血二尖瓣口
声学造影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评价声学造影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CE-RT3DE)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及其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2月至2014年4月住院拟诊为冠心病的患者120例,均于经皮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前行CERT3DE定量分析。步骤为先经正中静脉缓慢推注声学造影剂声诺维(Sono Vue),行心肌声学造影(MCE),并结合CE-RT3DE图像获取整体心肌造影三维资料数据库,再联机或脱机对数据库进行分析处理做出诊断。然后进行CAG检查,对比分析CE-RT3DE与CAG的结果。结果以CAG诊断为金标准,CE-RT3DE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95.88%(93/97),特异性为95.65%(22/23),阳性预测值98.94%(93/94),阴性预测值56.52%(26/46),准确性为95.83%(115/120)。CE-RT3DE对冠状动脉病变≥2支(2支+3支)诊断的敏感性大于单支病变(100.0%vs88.24%,P<0.05)。结论 CE-RT3DE诊断冠心病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高,无创,安全性高。
曾欣王楚彬吴泽彬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术
替罗非班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安全评价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 探讨替罗非班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4年5月在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STEMI患者50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术中给予替罗非班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出血风险及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替罗非班组术后出血风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替罗非班组术后30、90 d再梗死、死亡及靶血管血运重建率明显较对照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罗非班可以减少STEMI患者PCI术后风险,提高临床预后,不会增加出血风险.
吴泽彬
关键词: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替罗非班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