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松

作品数:4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
  • 2篇心脏
  • 2篇心脏瓣膜
  • 2篇同种心脏瓣膜
  • 2篇去细胞
  • 2篇去细胞组织工...
  • 2篇免疫
  • 2篇免疫学
  • 2篇瓣膜
  • 1篇动脉瓣
  • 1篇动脉旁路
  • 1篇动脉旁路移植
  • 1篇动脉旁路移植...
  • 1篇心病
  • 1篇移植术
  • 1篇再次冠状动脉...
  • 1篇生物力学
  • 1篇体外循环
  • 1篇体外循环冠状...
  • 1篇旁路移植

机构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4篇吴松
  • 3篇崔彬
  • 3篇刘迎龙
  • 3篇于存涛
  • 2篇宋来凤
  • 2篇谢宁
  • 1篇王强
  • 1篇孙寒松
  • 1篇胡盛寿
  • 1篇唐跃
  • 1篇李建荣

传媒

  • 2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去细胞组织工程同种心脏瓣膜的构建被引量:11
2004年
目的 全面评价去细胞组织工程同种心脏瓣膜的生物学、生物力学及免疫学特性。方法采用低渗液-去污剂[0.5%去氧胆酸(DOA),1%DOA,1%Triton]-核酸酶去细胞法,测定了,47例去细胞同种心脏瓣膜去细胞前后组织学、免疫学、组织厚度、组织含水量、热皱缩温度、组织基因组DNA含量、胶原蛋白含量、应力应变曲线、破坏强度及组织伸长比变化。结果组织学检查1%DOA 24 h组完整地去除了同种心脏瓣膜、管壁及肌肉组织中所有的细胞成分,保留了完整的细胞外基质;免疫组织化学证实白细胞DR(HLA-DR)抗原表达明显下降;组织基因组DNA含量显著下降(瓣叶下降91.14%,管壁下降91.53%);与去细胞前相比,只有管壁组织的含水量(去细胞前75.4±1.8,去细胞后82.0±0.7,P<0.05)明显增加,组织厚度、瓣叶组织含水量、热皱缩温度、应力应变曲线、破坏强度及组织伸长比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低渗液-去污剂(1%DOA)-核酸酶去细胞法方便有效,去细胞组织工程同种心脏瓣膜的生物学及生物力学特性稳定,免疫性显著下降,符合机体的要求,为受体细胞化组织工程心脏瓣膜的研制提供了可靠的天然的纤维支架材料。
崔彬刘迎龙谢宁于存涛宋来凤李建荣吴松
关键词:去细胞组织工程心脏瓣膜生物力学免疫学
脱细胞猪主动脉瓣膜与可降解聚合材料共同构建复合组织工程瓣膜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对新型复合组织工程瓣膜进行体外生物力学和动物体内移植试验,为临床应用过渡提供依据。方法以脱细胞猪主动脉瓣作为支架,用可降解聚合材料3-羟基丁酸与3-羟基己酸共聚酯(3-hydroxybutyrate-co-3-hydroxyhexanoate,PHBHHx)涂层,构建新型复合组织工程瓣膜。(1)复合组织工程瓣膜、新鲜猪主动脉瓣和脱细胞猪主动脉瓣各12枚,用单轴生物拉伸机进行体外生物力学测试;(2)小尾寒羊10只,其中5只在全身麻醉非体外循环下接受复合组织工程瓣膜,移植到羊的肺动脉瓣位;其余接受脱细胞猪主动脉瓣作为对照。术后18周处死动物,取出移植瓣膜,进行组织学、免疫荧光染色、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查和钙含量测定。结果复合组织工程瓣膜保持了自然瓣形态,抗拉强度显著提高(P<0.05);瓣膜柔软,表面光滑无血栓;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瓣膜新生内膜中内皮细胞呈CD31阳性反应,沿瓣表面连续排列,间质细胞呈现单克隆鼠抗人平滑肌actin(SMA)阳性反应;复合组织工程瓣膜钙含量明显低于脱细胞猪主动脉瓣(P<0.05)。结论复合组织工程瓣膜具有自然瓣膜的三维形态结构,良好的生物力学特性、生物相容性和细胞引导性,初步具备组织工程瓣膜雏形。
吴松刘迎龙唐跃王强崔彬于存涛
去细胞组织工程同种心脏瓣膜的免疫学特征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构建去细胞的组织工程同种心脏瓣膜,探讨其免疫学特性变化。方法取液氮保存的人同种主动脉带瓣管道,采用低渗液-去污剂(1%去氧胆酸,1%DOA)-核酸酶[20mg/L核糖核酸酶(RNase)和200 mg/L去氧核糖核酸酶(DNase)]去细胞法去除同种心脏瓣膜、管壁组织及肌肉中所有的细胞成分,保留完整的细胞外基质,构建去细胞的组织工程同种心脏瓣膜;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HLA-DR抗原在同种心脏瓣膜组织中的表达;行大鼠皮下移植试验,评价组织学变化及Van Kosaa银染色法定性分析、原子吸收光度计法定量分析组织的钙化程度。结果去细胞同种心脏瓣膜的白细胞抗原-DR(HLA-DR)表达较深低温液氮保存同种心脏瓣膜(HVA)显著下降;大鼠皮下移植8周后,去细胞同种心脏瓣膜组织中的炎性细胞浸润显著减少,定性分析表明去细胞组瓣叶和管壁组织中呈黑色颗粒的钙盐沉积较深低温液氮组显著下降,尤管壁组织更为显著;定量分析亦表明去细胞瓣叶和管壁组织的钙化程度显著下降(瓣叶:去细胞组0.83±0.17 mg/ g,深低温液氮组[(1.39±0.26)mg/g,P<0.05];管壁:去细胞组(2.35±2.58)mg/g,深低温液氮组[(42.66±7.46)mg/g,P<0.05)]。结论去细胞同种心脏瓣膜的免疫原性显著下降,有望减轻移植后免疫反应,延长同种心脏瓣膜的使用寿命。
崔彬刘迎龙谢宁于存涛宋来凤吴松
关键词:免疫学动脉瓣去细胞组织工程心脏瓣膜
非体外循环和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在二次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研究对比在二次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re-CABG)患者中分别采用非体外循环和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ABG和on-pump CABG)的临床早期结果,探讨通过合理手术方式的选择,提高re-CABG的手术疗效。方法自2000年4月到2006年6月,21例首次CABG后因心绞痛复发患者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接受了re-CABG手术,其中10例行off-pump CABG(off-pump组),11例行on-pump CABG(on-pump组)。两组患者术前性别、年龄、体重、心肺功能、心绞痛程度、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射血分数、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On-pump组中患者术后死亡1例,冠状动脉远端吻合口数多于off-pump组(P<0.05);off-pump组无手术死亡,在手术时间、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胸腔引流液量、输血量和手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均明显少于on-pump组(P<0.05)。结论 Off-pump CABG和on-pump CABG技术在re-CABG中都可以取得满意疗效,off-pump CABG下施行re-CABG安全可靠。
孙寒松吴松胡盛寿
关键词:冠心病再次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