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振东
- 作品数:13 被引量:151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腰间盘脱出症再手术原因探讨被引量:124
- 1994年
- 1983年以来,我院手术治疗腰间盘脱出症492例,再次手术68例,其中40例来就外院,28例来自我院,我院手术复发率5.8%。全组病人随访1~8年,结果优良率73.5%。
- 吴振东王海义王欢杨军贾长青
- 关键词:椎间盘突出腰椎再手术
- 实验性脊柱侧凸肺功能的初步观察被引量:1
- 1998年
- 为探讨重度脊柱侧凸肋骨成形的可能性,从实验的角度出发,对重度脊柱侧凸的肺功能进行初步观察,以其作为不同状态下的衡量指标加以比较和分析。取60只纯系大耳白兔,随机抽样的原则平均分成四组,对照组、SI、SⅡ和SⅢ组。其中SI、SⅡ和SⅢ制成重度脊柱侧凸模型。12周后测定对照组和SI组的肺功能指标,加以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SⅡ和SⅢ组建立模型后6周矫正脊柱侧凸,其中SⅢ组同时行肋骨成形术。矫正脊柱侧凸及肋骨成形术后6周测定SⅡ和SⅢ组的肺功能,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结果表明,重度脊柱侧凸明显影响家兔的肺功能。重度脊柱侧凸的家兔矫正脊柱侧凸加肋骨成形是可行的,不会影响其肺功能。上述结果对临床工作有一定的帮助和借鉴。
- 贾长青杨军吴振东王欢
- 关键词:脊柱侧凸呼吸功能试验肺功能
- 滑槽植骨加松质骨移植联合治疗胫骨骨折不愈合被引量:7
- 2001年
- 刘庆阳梁德勇吴振东赵耀董毅
- 关键词:松质骨移植胫骨骨折骨折不愈合
- 胸椎黄韧带骨化致脊髓损害的外科治疗
- 1996年
- 胸椎黄韧带骨化致脊髓损害的外科治疗杨军,安春厚,王海义,吴振东,王刚(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骨科,沈阳110003)(沈阳医学院附属院一院骨科,沈阳11003)潘诗农,何晓明(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放射线科,沈阳11003)(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
- 杨军安春厚王海义吴振东王刚潘诗农何晓明
- 关键词:胸椎黄韧带骨化脊髓损害外科手术
- 侧前方减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被引量:7
- 2003年
- 目的 :评价侧前方减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效果。方法 :对 2 8例胸腰段骨折患者采用侧前方减压术治疗 ,术后卧床休息 3个月。结果 :经 6~ 61个月的随访 ,所有病人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 ,4例全瘫患者在感觉、运动和大、小便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因前方压迫产生神经损伤 ,尤其对于仅由中柱的骨折移位而致脊髓损伤者 ,侧前方减压术是首选方法。该术式安全可靠。对脊髓直接减压充分彻底 ,仅影响脊柱中柱结构 ,保持了后柱的完整性。
- 梁峰贾长青吴振东
- 关键词:侧前方减压术胸腰段骨折截瘫
- Ilizarov外固定器治疗股骨颈骨折被引量:3
- 1997年
- 王刚袁英王恩财杨军吴振东
-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ILIZAROV外固定器
- 胸腰段骨折伴截瘫的侧前方减压治疗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评价侧前方减压术治疗胸腰段骨折伴截瘫的效果。方法:我们对胸腰段骨折伴完全截瘫7例及不全瘫21例,采用侧前方减压术,术后卧床休息3个月。结果:经半年至3年的随访,28例病人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7例全瘫患者在感觉和运动方面均得到部分改善,特别在髋关节和膝关节的功能恢复方面,表现明显。结论:压迫存在是侧前方减压的主要手术指征。侧前方减压治疗胸腰段骨折伴截瘫具有损伤小、减压直接充分、对脊柱稳定性破坏小,有利于脊髓功能恢复等优点。
- 梁德勇贾长青刘庆阳吴振东张维
- 关键词:侧前方减压胸腰段骨折截瘫
- MRI在诊断腰间盘脱出症中的应用及价值
- 1992年
- 自1987年7月到1991年12月共收治114例腰间盘脱出症,手术治疗110例,其中MRI检查确诊为腰间盘脱出症为80例。MRI检查与手术结果符合率占97.5%.文章就.MRI检查优于CT及MRI图象区别腰间盘变性与腰间盘脱出作了阐述。
- 张云岐刘荫桂王海义吴振东陈丽英
- 关键词:腰椎椎间盘突出NMRCT
- 重度膝部损伤1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00年
- 重度膝部损伤临床常见,其处理较为困难,治疗不当易致肢体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和残疾[1~3],必须引起骨科医生注意。我院自1983~1998年共收治膝部损伤16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15~52岁,平均30.5岁。致伤因素:交通肇事伤8例,高处坠落伤2例...
- 贾长青吴振东
- 特发性脊柱侧弯椎旁肌改变术前与术后的对比研究被引量:5
- 1999年
- 目的:为明确特发性脊柱侧弯椎旁肌改变与脊柱畸形的因果关系。方法:对术前、术后患者椎旁肌进行组织化学及超微结构的研究。结果:术后Cobb′s角小于50°的患者椎旁肌基本正常;而Cobb′s角仍大于50°者椎旁肌仍存在明显的病理改变,与术前患者相似。结论:特发性背柱侧弯椎旁肌病变是继发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有利于中止椎旁肌的继发性病变,使其得以最大限度的恢复。
- 陈晓春贾长青吴振东
- 关键词:肌肉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