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小洪

作品数:23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文学
  • 4篇文化科学
  • 3篇哲学宗教

主题

  • 6篇庄子
  • 5篇《庄子》
  • 4篇寓言
  • 4篇《庄子》寓言
  • 3篇文化
  • 3篇高职
  • 2篇院校
  • 2篇人文
  • 2篇人文精神
  • 2篇文化观
  • 2篇文化观念
  • 2篇教育
  • 2篇孔子
  • 2篇孔子形象
  • 2篇高职院校
  • 1篇道藏
  • 1篇异音
  • 1篇职教
  • 1篇人文教育
  • 1篇琵琶

机构

  • 13篇扬州工业职业...
  • 1篇商丘师范学院

作者

  • 13篇吴小洪
  • 5篇徐国方
  • 1篇陈功文

传媒

  • 2篇青海师专学报
  • 1篇哈尔滨学院学...
  • 1篇黑龙江史志
  • 1篇内江师范学院...
  • 1篇河西学院学报
  • 1篇宜宾学院学报
  • 1篇承德石油高等...
  • 1篇周口师范学院...
  • 1篇许昌学院学报
  • 1篇武汉职业技术...
  • 1篇菏泽学院学报
  • 1篇山东青年政治...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8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庄子》寓言中的孔子形象探析被引量:1
2010年
《庄子》散文中以孔子活动为素材的寓言占很大比例。对这类寓言细加分类,可以看出道家后学借重儒家领袖来提高论辩力量,也可看出庄子学派后期儒道两家理论相互兼融之特征。
吴小洪
关键词:《庄子》寓言孔子
李心传《旧闻证误》版本述略
2013年
南宋著名史学家李心传的《旧闻证误》自成书以后,经历多次刊刻,形成了多种版本。现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及所见现存本,考辨其版本源流。
吴小洪徐国方
《庄子》寓言中的畸人形象探析被引量:2
2011年
《庄子》寓言里有众多的畸人形象,分析其成因,一是《庄子》作者深受上古文化观念的影响;二是当时刑网广张,诛戮惨重;畸人们形体不类常人,而德性完足,正好可以用来表现庄子学派的哲学观念,阐述其高深莫测的"道"。
吴小洪
关键词:庄子寓言畸人文化观念
论《庄子》寓言对孔子形象的改造及依据
2011年
《庄子》寓言中,孔子形象纷繁多变。究其成因,一是道家学派借重孔子的名望扩大本学派的影响;二是儒道两家理论上既相冲突又相融通的特征使然;三是历史原生态的孔子的思想、性格为多面性的形象改造留下了空间。
吴小洪
关键词:庄子寓言孔子形象
庄子救世思想探析——以《庄子》内篇为例
2010年
《庄子》内七篇是一个思想整体,旨在阐述救世思想。对现实灾难以及人为物役、心为物役的现象,庄子有深刻的体悟。他提出的独特的救世之方,是从精神修养入手,培养逍遥自适的心灵境界;以顺世存身为生存法则;以自然无为为治世理想。庄子救世之方的实质是精神自由,有消极的一面,但也不可忽视其价值。
吴小洪
关键词:庄子内篇救世思想
对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状况的调查与思考——以扬州市高职院校为例被引量:3
2012年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对推动高职院校进步都不可或缺,少了人文精神的滋养,不可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高职院校对人文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学生人文素质表现欠佳,校园人文精神积淀不厚。办学规模的扩大、招生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办学目标的急功近利,制约了院校人文教育方面的投入。纠正办学观念上的偏颇,着眼长远,动员院校的全体教职员工,重视人文教育,提升人文品位,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有利于引领地方文化的进步。
吴小洪徐国方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文精神人文教育
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吸收借鉴企业文化被引量:2
2011年
借鉴、吸收企业文化,实现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互补与融合,是当前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的迫切任务。界定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内涵,比较两者之异同,讨论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的切入点,从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实现学生顺利就业、彰显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等角度分析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借鉴企业文化的必要性,提出深化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内涵的新视角。
徐国方吴小洪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相互交融
论《庄子》寓言中的技匠形象
2011年
与先秦诸子文章相比较,《庄子》寓言中出现了较多的技匠类人物形象。《庄子》作者深受上古文化观念的影响。其特定的社会地位、生活经历,也决定了《庄子》寓言的价值趋向。"道"是庄子哲学的本体,运用技匠类人物形象的目的在于以"技"释"道",技匠技术之精妙正好说明"道"的自然无为。
吴小洪
关键词:庄子寓言文化观念自然无为
美之异质 悲之异音——《竹林的故事》与《萧萧》之比较
2013年
废名与沈从文同为"京派"作家,他们的代表作《竹林的故事》与《萧萧》呈现出不同的"美"与"悲":《竹林的故事》散发出清新自然之韵,《萧萧》则呈现出古朴拙野之美;《竹林的故事》抒写出人生的悲凉感,萧萧之"悲"源于自身的蒙昧无知。
吴小洪徐国方
关键词:《竹林的故事》《萧萧》美质悲伤
重读《琵琶行》——兼析白居易江洲时期的心态被引量:1
2008年
贬官江州是白居易思想的重要转折时期,他的愤激不平、孤独寂寞、委运顺化、思念家园等心态,在这一时期的作品中都有鲜明的体现;而《琵琶行》则特别集中地反映了作者这一时期的思想。分析诗人复杂的感情,有助于解读《琵琶行》,有助于我们理解诗人思想转变的原因。
吴小洪
关键词:白居易琵琶行创作心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