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吐尔逊

作品数:6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急性
  • 2篇卒中
  • 2篇维吾尔族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脑卒中
  • 2篇急性脑卒中
  • 2篇梗死
  • 2篇汉族
  • 1篇代谢
  • 1篇代谢综合
  • 1篇代谢综合征
  • 1篇代谢综合征患...
  • 1篇短暂性
  • 1篇短暂性脑缺血
  • 1篇短暂性脑缺血...
  • 1篇多普勒超声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病
  • 1篇血管疾病

机构

  • 6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广东省妇幼保...
  • 1篇湛江中心人民...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新疆巴音郭楞...

作者

  • 6篇吐尔逊
  • 5篇张小宁
  • 4篇马建华
  • 3篇韩登峰
  • 2篇邹梅
  • 2篇蔡坚
  • 2篇罗东辉
  • 2篇郝晨光
  • 1篇刘培琴
  • 1篇贾文霄
  • 1篇阿不力克木
  • 1篇雷晶
  • 1篇杨利霞
  • 1篇杨新玲
  • 1篇关玉华
  • 1篇沈如辉
  • 1篇张忠民
  • 1篇彭成星
  • 1篇王俭
  • 1篇赵敏

传媒

  • 2篇中华脑血管病...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新疆医学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260例椎—基底动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经颅多普勒超声研究观察
2006年
目的与方法: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对260例椎—基底动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进行颅内动脉检测。结果:发现226例血管流速异常(占86.9%)。主要表现为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速度异常(53.1%),部分患者颈内及椎—基底动脉系统流速均有异常(28.3%);少数患者单纯表现颈内动脉系统流速异常(18.6%)。结论:表明经颅多普勒超声(TCD)为临床研究椎—基底动脉TIA患者的血液动力学改变及临床诊断、观察病情、指导用药及早期预防提供了较为理想的非外伤性检测手段。
沈如辉郭晓燕吐尔逊刘培琴
关键词:椎-基底动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急性脑卒中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预后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预后。方法选择急性脑卒中患者382例,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的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分为代谢综合征组和非代谢综合征组,其中代谢综合征组170例,非代谢综合征组212例,两组均给予相同的治疗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分析急性脑卒中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预后。结果代谢综合征组患者在体重、腰围、收缩压、甘油三脂等均高于非代谢综合征组;两组患者的NIHSS在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129),治疗后差别具有统计学显著性(P=0.013)。结论急性脑卒中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预后较差。
张小宁邹梅吐尔逊马建华蔡坚罗东辉韩登峰雷晶霍加郭莉莎张忠民赵敏买买提.依明陈波关玉华艾克拜尔.加马力
关键词:急性脑卒中代谢综合征预后
2例肥厚性硬脑膜炎的临床和磁共振影像学特征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报道2例肥厚性硬脑膜炎(HCP),探讨其临床和磁共振(MRI)成像特征。方法:分析2例患者临床和MRI特点,结合文献讨论HCP的病因、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等。结果:HCP病因多样。临床以头痛和多组脑神经损害为主。1例低颅压性头痛为HCP罕见症状。MRI增强扫描以颅内硬脑膜弥漫性异常增厚为特点。结论:HCP是以头痛和硬脑膜弥漫性增厚为特点。根据临床缓慢局灶和全脑功能障碍症状,结合增强MRI特点,有利于早期作出较明确的诊断。
吐尔逊杨新玲张小宁马建华贾文霄杨利霞王俭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急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汉族急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特点的差异性。方法收集新疆地区急性脑卒中患者401例,维吾尔族患者147例,汉族患者254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特征、卒中类型及治疗前、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的变化。同时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治疗和健康教育。结果维吾尔族患者就诊时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高于汉族,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患者脑梗死构成比为84.25%、维吾尔族族患者为72.7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汉族患者脑出血构成比14.57%、维吾尔族族患者24.4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汉族患者蛛网膜下腔出血构成比1.18%、维吾尔族族患者2.1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7);维、汉两民族患者在治疗后NIHSS均有降低。结论新疆维吾尔族、汉族急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特点有差异性,主要表现为维吾尔族患者入院时血压较高、出血型卒中所占比重大,汉族患者以脑梗死为主。两组患者治疗后病情均得到改善。
张小宁邹梅吐尔逊郝晨光马建华蔡坚韩登峰彭成星
关键词:急性脑卒中维吾尔族汉族
急性脑梗死超早期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治疗40例急性脑梗死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发病6小时内的急性脑梗死病人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2005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40例发病6小时内静脉r-tpA溶栓的急性脑梗死病人,记录溶栓前、溶栓后24小时NIHSS(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评分、3个月、1年的改良Rankin评分(Modifced Rankinscale),评价r-tpA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40例病人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龄40~79岁,年龄中位数62岁。9例(22.5%)病人3小时内溶栓,31例(78.5%)病人3~6小时内溶栓。溶栓后24小时NIHSS评分变化大于4分者30例(75%),其中13例(30.3%)患者症状完全消失(改良Rankin评分0分)。3个月和1年后完全恢复以及生活可以自理(改良Rankin评分<3分)分别为28例(70%),25例(62.5%),其中1例溶栓后完全恢复,11个月后再次发生大面积脑梗死亡。3小时内和3~6小时内溶栓的患者1年后完全恢复以及生活可以自理(改良Rankin评分<3分)分别为4例(44.4%)和21例(67.4%)。2例(5%)溶栓后脑出血自行恢复。结论:脑梗死患者6小时内行静脉r-tpA溶栓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其1年的疗效与3个月的疗效相似。急性脑梗塞静脉r-tpA溶栓3~6小时与3小时内的疗效可能相似。
罗东辉张小宁吐尔逊
关键词:溶栓脑梗死
维吾尔族和汉族脑梗死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脑血管疾病是目前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主要疾病之一。脑梗死是脑血管病最常见的类型,约占全部脑血管病的70%^。不同地区、民族之间脑梗死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是否存在差异,对脑梗死的预防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通过对375例新发脑梗死患者进行分析,以探讨维吾尔族与汉族脑梗死相关危险因素的民族差异性。
韩登峰阿不力克木吐尔逊马建华郝晨光张小宁
关键词:相关危险因素脑梗死患者维吾尔族汉族脑血管疾病脑血管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