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欣 作品数:40 被引量:287 H指数:10 供职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生物学 经济管理 更多>>
广州帽峰山森林公园的“冷岛”效应分析 被引量:10 2005年 对帽峰山森林公园和广州市区2004年的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最高气温和月平均最低气温进行了统计,进而对帽峰山森林公园的“冷岛”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帽峰山森林公园月平均温度比广州市区月平均温度低2.2℃,森林公园“冷岛”效应显著;森林公园“冷岛”效应月际变化明显,5月到11月雨季的“冷岛”效应较强,而12月到翌年4月旱季“冷岛”效应较弱;森林公园“冷岛”效应日变化呈现昼弱夜强,其季节性也很强,秋冬季节夜间“冷岛”效应要明显的高于白天的效应,而春夏季节两者“冷岛”效应差别缓和。 史欣 吴统贵 徐大平 刘燕堂 粟娟 肖以华关键词:年平均气温 城市热岛效应 世界气象组织 气温上升 建国初期 温室效应 城市化对珠江三角洲不同功能群植物叶片功能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8 2022年 为探讨植物叶片功能性状对城市化的响应与适应机制,以珠江三角洲城乡梯度上天然阔叶林共有优势种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了乔木、灌木和草本3个功能群植物的11项叶片功能性状,包括叶厚度(LT)、比叶面积(SLA)、叶组织密度(LTD)、干物质含量(LDMC)、叶氮含量(LNC)、叶磷含量(LPC)、叶氮磷比(N꞉P)、最大光合速率(A_(max))、叶绿素含量(CHL)、光合磷利用效率(PPUE)和光合氮利用效率(PNUE)。结果表明,(1)在城市化影响下,城区乔木植物的LT、LTD和LDMC都显著高于近郊和远郊(P<0.05),CHL、SLA、A_(max)、PPUE和PNUE在城市区显著低于近郊与远郊区(P<0.05)。城区灌木和草本的LT和LDMC显著低于近郊和远郊区域,CHL、SLA、A_(max)、PPUE和PNUE在城区显著更高(P<0.05);城市化对灌木的LTD影响显著(P<0.05),对草本植物LTD无明显影响。(2)城市区域的3个功能群植物LNC均显著高于城市化程度低的区域(P<0.05);城市化对木本植物(乔木和灌木)的LPC无显著影响,城区草本植物的LPC显著高于城市化低的区域(P<0.05);所有植物叶片N꞉P大于19并随城市化程度升高而增大,城市化加剧了磷对植物的限制。(3)叶性状之间普遍存在显著相关性,CHL和LT呈显著负相关,与A_(max)和PNUE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LT、LTD和LDMC相互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SLA与A_(max)、PNUE和LNC呈显著的正相关(P<0.05);但不同功能群植物叶功能性状间的相关性对城市化响应有差异。(4)城市化促使灌木和草本植物趋向于比叶面积更大、更薄和光合速率更大的“快速投资-收益型”生长策略,乔木植物对城市化伴随的环境胁迫响应则偏向叶片增厚、光合速率更小的“缓慢投资-收益型”生长策略。当城市化环境改变时,植物会改变生存策略和重新分配资源,保证群落的相对位置和群落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上述研究结果对城市森林经营与管理具有一定� 肖以华 付志高 许涵 史欣 唐海明 陈步峰关键词:珠江三角洲 常绿阔叶林 城市化 赣南树木园资源保护取得成效 被引量:1 2018年 赣南树木园成立于1976年,位于赣州市阳明湖国家森林公园内,距市中心约62公里,海拔198米-633米,森林覆盖率78.8%以上,是一个自然环境优美、科学内涵丰富的地方性树木园.全园林地623.2公顷,水域面积226.1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8万余立方米.建园以来,赣南树木园致力于收集、保护、研究、展示和开发利用赣南及南亚热带地区野生树种资源,特别是珍稀濒危树种,建立区域性树种基因库,力争成为赣南及南亚热带地区的树种保护和研究中心. 裴男才 陈步峰 史欣 胡小康 李干荣 胡显峰 王真关键词:资源保护 国家森林公园 南亚热带地区 珍稀濒危树种 树种资源 环境优美 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年际动态及稳态分析:基于10年连续观测 2025年 阐明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及动态特征有助于理解森林土壤养分贮存、供应能力和养分限制状况,并对生态系统修复与保护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研究以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为对象,在连续10年监测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全磷(TP)、pH值、土壤温度(ST)、土壤含水量(SWC)、月平均降雨量(MAP)、空气温度(MAT)和空气湿度(MAH)等指标基础上,运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冗余、方差分解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探究土壤碳氮磷含量、化学计量的年际变化特征、稳定性及主要环境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旱季,SOC、TN和TP含量分别达15.37~21.21、1.19~2.03和0.08~0.14 g·kg^(-1),且年际间均呈现极显著差异(P<0.01);雨季,此3指标则分别为24.44~28.50、1.76~2.32和0.17~0.22 g·kg^(-1),年际间仅TP含量呈现显著差异(P<0.05)。雨季C∶N极显著高于旱季(P<0.01),而C∶P和N∶P则是旱季极显著高于雨季(P<0.01)。(2)旱季,TN与ST呈显著正相关,TP与MAH呈极显著正相关,而N∶P与MAH呈显著负相关;雨季,环境因子和土壤碳氮磷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相关性不显著。总体而言,环境因子对于TN(解释率23%)的影响小于TP(68%)和SOC(53%),且TN更易受pH影响(独立效应1%);N∶P对环境变化响应(32%)强于C∶N(14%)和C∶P(23%)。(3)旱季,MAT(重要值28.9%)、ST(重要值61.2%)和MAH(重要值46.2%)分别是影响土壤碳氮磷含量的主导因子;雨季,影响SOC(87.5%)和TN(48.8%)含量的主导因子为MAT,TP则主要受MAH(31.27%)影响。(4)年际稳定性表现为N∶P>TP>C∶P>SOC>C∶N>TN,SOC(40.0%)和TP(47.5%)稳定性主要受MAP影响,TN(47.9%)则是受ST影响。综上所述,旱季水分限制导致土壤碳氮磷含量在年际间显著变化;环境因子对TP的影响效应远大于土壤SOC和TN,且温度是影响土壤碳氮磷含量的主要环境因子;SOC和TP年际稳定性主要受降雨影响,TN则受温度驱动。 付志高 肖以华 许涵 史欣 罗汉东 贲春丽 杨紫浓 李明关键词:常绿阔叶林 环境因子 稳定性 广州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 被引量:21 2013年 根据《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采用广州市2008年和2011年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多年观测数据以及社会公共数据对广州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广州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分别为230.567 3亿元(2008年)和216.355 3亿元(2011年),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单位面积价值分别为82 040元/(hm2.a)(2008年)和77 357元/(hm2.a)(2011年),单位面积价值量排序为涵养水源>物种保护>固碳释氧>净化大气环境>保育土壤>林木营养积累;阔叶混交林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量和单位价值量最高,分别为49.62亿元/a和111 824元/(hm2.a),各林分类型的单位面积服务功能价值量为50 000~110 000元/(hm2.a),平均单位面积服务功能价值为74 840元/(hm2.a);桉树的释氧、固碳功能单位价值量最高。 潘勇军 陈步峰 王兵 肖以华 裴男才 彭清珍 粟娟 史欣 黄金彪关键词:森林生态系统 生态服务功能 典型城市森林旱季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与微生物胞外酶活性耦合关系 被引量:3 2021年 为了探究典型城市森林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旱季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以广州市不同演替阶段的针叶林(Pine forest,PF)、针阔混交林(Mixed pine and broadleaf forest,MF)、常绿阔叶林(Broad-leaved evergreen forests,BF)为研究对象,分析表层土(0—10 cm)和剖面土(10—30 cm)团聚体稳定性、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生物量及胞外酶活性等相关因子特征,以及土壤团聚体稳定性驱动因素与影响因素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1)土壤团聚体机械稳定性的平均重量直径(D_(MW))随土壤深度增加呈减小趋势,相反,几何平均直径(D_(GM))和重量分形维数(D_(m))随土壤深度增加呈增大趋势。土壤团聚体水稳性的D_(MW)和D_(GM)呈MF>BF>PF,而D_(m)变化与之相反。(2)土壤微生物酶活性易受磷限制,其受限制程度呈MF>BF>PF,与土壤团聚体水稳性在森林类型中变化规律一致。(3)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生物量、酶活性等因子对土壤团聚体机械稳定性整体空间差异解释程度为13.3%,而对土壤团聚体水稳性整体空间差异解释程度为40.0%。(4)土壤微生物熵和微生物胞外酶活性是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主要驱动因子,水稳性主要受微生物生物量碳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影响,而其机械稳定性主要受微生物生物量氮磷影响。(5)演替后期的针阔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土壤表现出较高的碳利用效率及较低的氮利用效率,微生物可通过调控微生物生物量和调节碳氮元素利用效率来改善演替后期群落受磷限制状况,进而影响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研究结果可为城市森林土壤质量评价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杨洪炳 肖以华 李明 许涵 史欣 郭晓敏关键词:团聚体稳定性 胞外酶活性 结构方程模型 复合微生物菌肥对强力班克木苗期生长与生物量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1 2021年 开展3个种源强力班克木的复合微生物菌肥施肥试验,研究不同复合菌肥对强力班克木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复合菌肥条件下,强力班克木苗高、地径生长、生物量和养分积累与对照间存在显著差异,但在不同种源间差异不显著(P<0.05)。施用复合菌肥能显著提高各种源幼苗的苗高和地径生长,与对照相比,苗高生长提高17.4%~30.83%,地径生长提高31.27%~43.27%。施用复合菌肥能显著提高苗木的生物量和N养分积累量,其中菌肥处理的全株干重较对照提高98.77%~116.67%,N养分积累量较对照提高47.31%~85.73%。3种复合菌肥(1号、2号、3号)对苗木生长均有较好的正向促进效应,其中种源38163在施用3号菌肥时生长表现较好,而种源38164在施用1号菌肥时表现较好。 罗水兴 孙冰 裴男才 史欣 陈勇 唐艺家关键词:苗期生长 微生物菌肥 生物量 氮积累 广州市城郊森林公园雨季空气颗粒物浓度特征 被引量:1 2017年 城市森林公园作为人们游憩、运动的重要场所,其空气质量倍受市民关注。选择广州市城郊梯度上4个森林公园,采用定位对比观测方法,分析了雨季典型晴天森林公园林内空气颗粒物(TSP、PM_(10)、PM_(2.5)、PM_(1.0))质量浓度日变化特征及其在城郊梯度上的规律,结果表明,(1)雨季典型晴天,4个森林公园林内的TSP、PM_(10)与PM_(2.5)质量浓度日均值均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且PM_(2.5)浓度低于夏季晴天广州城区浓度。4个公园林内PM_(2.5)/PM_(10)的均值范围为0.31~0.45,也表明公园受污染程度均较轻。(2)公园林内各粒径颗粒物质量浓度均值在城郊梯度上均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市区及市北缘的森林公园林内TSP、PM_(10)质量浓度显著大于郊区森林公园,而PM_(2.5)与PM_(1.0)质量浓度为游客人数最多的市北缘森林公园显著大于市区和郊区森林公园。(3)森林公园林内TSP、PM_(10)、PM_(2.5)、PM_(1.0)质量浓度的日变化趋势均呈先下降后上升,在14:00—16:00达到最小值,4个公园各粒径颗粒物质量浓度日变幅皆以白云山最大。(4)在监测时间范围内,大夫山森林公园空气颗粒物质量浓度受多气象因子共同影响,温度、湿度、气压等对其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或显著水平。基于上述分析认为,雨季晴天城郊梯度4个森林公园皆适宜休闲游憩,远离市中心、游客人数适中以及有湖泊等水源多的公园为更好的选择。 吴巧花 陈步峰 翟石磊 史欣关键词:空气颗粒物 森林公园 深圳城镇森林常见树种营养器官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及分布特征 被引量:2 2016年 为了解城镇森林乔木树种的生态环境特性,通过调查遴选了深圳城郊园山景区内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小叶榕(Ficus microcorpa)、台湾相思(Acacia confuse)、降真香(Acronychia pedunculata)、非洲楝(Khaya senegalensi)和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等6种常见乔木树种,测试和分析了其营养器官(根、枝干、叶片)中8种重金属元素(Zn、Cu、Cr、Ni、Pb、Cd、As、Hg)的含量,以研究各元素在该城镇区域部分常见树种营养器官中的变化特性。结果显示,多数常见树种营养器官内各重金属元素含量在标准范围内,且大多居于较低的含量水平,表明该区域总体上处于清洁水平。总体来看,叶片中重金属元素含量较高,根系次之,枝干较低;同一树种相同营养器官间的重金属含量存在显著差异。表明多叶或者根系发达的树种将吸储更多的重金属元素,可能对净化受污染生境有重要意义。部分优良景观树种(如降真香和樟树)在吸储重金属元素方面效果较好,可为美丽城镇森林景观优良树种的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李健容 裴男才 陈步峰 史欣 王成关键词:生态功能 珠江三角洲四种森林类型土壤CO_2通量特征研究 被引量:12 2011年 采用开路式土壤CO2通量测量系统Li-8100&Li-8150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尾叶桉(Eucalyptus urophylla)人工林、乡土树种恢复林、针阔叶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4种林型的土壤CO2通量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4种森林类型年均土壤CO2通量为尾叶桉人工林(3.35μmol.m-2.s-1)>针阔叶混交林(2.66μmol.m-2.s-1)>乡土树种恢复林(2.09μmol.m-2.s-1)>常绿阔叶林(1.86μmol.m-2.s-1);旱季土壤CO2通量明显小于雨季。前3种森林类型凋落物呼吸处理表明,旱季对照组土壤CO2通量均小于相应的去除凋落物组、雨季则相反,全年的对比结果显示,3种森林类型的凋落物呼吸贡献分别达到1.3%、7.1%和10.8%。土壤CO2通量与10 cm土壤温度呈显著指数相关,且土壤CO2通量温度敏感指数表现为针阔叶混交林Q10最大(3.49),尾叶桉人工林Q10最小(1.95)。 陈进 肖以华 陈步峰 潘勇军 史欣 黄姗姗 任静关键词: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