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古晓东

作品数:12 被引量:64H指数:5
供职机构:山西省肿瘤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7篇肿瘤
  • 5篇腺癌
  • 5篇化疗
  • 4篇恶性
  • 4篇恶性肿瘤
  • 3篇蛋白
  • 3篇蛋白质
  • 3篇蛋白质组
  • 3篇乳腺
  • 3篇乳腺癌
  • 3篇细胞
  • 3篇化疗后
  • 3篇白质
  • 3篇SELDI技...
  • 2篇阳性
  • 2篇肿瘤患者
  • 2篇胃肠
  • 2篇胃肠腺癌
  • 2篇免疫
  • 2篇肠腺

机构

  • 11篇山西省肿瘤医...
  • 5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山西省肿瘤研...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太原理工大学

作者

  • 12篇古晓东
  • 7篇裴毅
  • 4篇魏淑青
  • 3篇韩琳
  • 3篇王蓉
  • 3篇纪丕军
  • 3篇米振国
  • 3篇马小军
  • 3篇王清馨
  • 3篇姚壁
  • 3篇郭素堂
  • 3篇杨永明
  • 2篇刘维兰
  • 2篇李飞栋
  • 2篇赵嘉训
  • 2篇王玉
  • 1篇李洪振
  • 1篇原韶玲
  • 1篇辛灵
  • 1篇刘荫华

传媒

  • 5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实用医学影像...
  • 1篇生物磁学
  • 1篇国际肿瘤学杂...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8
  • 1篇2014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5
  • 1篇1998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乳腺肿块的超声图像浅析
1998年
目的:探讨乳腺肿块的超声图像特征并与病理对照。材料与方法:61例乳腺肿块患者,女性,年龄19~70岁,术前均接受了B超检查,术后经病理证实,使用仪器为PHASAR-AU530,7.5MHz水囊探头。结果:从61例患者中B超查出乳腺癌38例,良性肿块23例,相应于病理结果的诊断敏感性为92.1%,特异性为86%。乳腺恶性肿块的超声图像特征是形态不规则,无包膜,边界粗糙,回声增强,内部回声多为低回声实性,后方回声衰减等,这些表现也是与良性肿块的重要区别之点。结论:综合分析各个声像图特征是鉴别良性与恶性乳腺肿块的关键。
李飞栋易涛古晓东原韶玲苗润琴郑冰杨立
关键词:乳腺肿块乳腺癌超声图像
进展期胃肠腺癌化疗后肿瘤标志物漂移的临床研究
目的:胃肠腺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进展期胃肠腺癌占绝大多数,是造成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进展期胃肠腺癌手术后必须施以巩固性化疗已成共识。但近期疗效好,远期效果不佳,大多数患者在数年内死于复发或转移。这是目前制...
古晓东
关键词:肿瘤化疗
文献传递
化疗对恶性肿瘤患者的血糖影响的初步观察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探讨化疗对恶性肿瘤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取我院2005年3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155例。回顾性分析其化疗前后的血糖变化情况及相关临床资料。结果:155例患者中,化疗后空腹血糖升高者占13.55%(21/155),其中糖耐量低减8人,占5.16%(8/155);诊断为糖尿病者7人,占4.52%(7/155);一过性血糖增高6人,占3.87%(6/155)。各患者化疗前后血糖值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接受化疗后可引起血糖增高,甚至发生糖耐量低减或2型糖尿病,且多发生于化疗的第3~4周期。
魏淑青于懿古晓东谢莉裴毅
关键词:恶性肿瘤化疗血糖
吡咯替尼治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评价真实世界中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口服吡咯替尼的疗效,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省肿瘤医院2018年9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48例口服吡咯替尼治疗的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1.1版进行疗效评价,根据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常见不良反应评价标准4.0进行不良反应分级。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无进展生存(PFS)曲线,将患者按不同临床特征进行分层,应用log-rank法进行PFS单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PFS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148例患者客观缓解率(ORR)为71.6%(106/148),疾病控制率(DCR)为89.2%(132/148)。整体中位PFS时间为11.0个月(95%CI 10.1~11.9个月),其中19例伴脑转移患者中位PFS时间为10.0个月(95%CI 7.4~12.6个月)。无病间期(DFI)、转移器官数和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分层患者的PF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激素受体阴性与阳性患者间P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DFI(>1年比≤1年:HR=5.254,95%CI 0.728~37.933,P=0.046)和ECOG评分(≥2分比0~1分:HR=2.454,95%CI 1.261~4.788,P=0.008)是PFS的独立影响因素。≥3级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腹泻(31例,20.9%)和手足综合征(38例,25.8%)。结论在真实世界中吡咯替尼治疗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疗效确切、安全性良好,特别是对于DFI>1年和ECOG评分0~1分患者,疗效和安全性更佳。
古晓东兰超张华一杨文福刘慧娟王嘉张渤郑瑞林王玉
乳腺癌保乳术后放射治疗中腋窝各站淋巴结实际覆盖剂量的研究被引量:16
2018年
目的 研究乳腺癌保乳保腋窝术后分别采用常规切线野(CTF)、三维适形放疗(3D-CRT)和正向调强放疗(IMRT)技术放疗中Ⅰ站、Ⅱ站和Ⅲ站腋窝淋巴结覆盖剂量。方法 回顾分析连续42例仅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而未行腋窝淋巴结清扫的乳腺癌保乳术后T1-2N0M0期患者。按照放射治疗肿瘤协作组(RTOG)标准勾画Ⅰ站、Ⅱ站和Ⅲ站腋窝淋巴结引流区。每位患者均制定全乳+腋窝CTF、3D-CRT和IMRT 3种放疗计划,处方剂量为50 Gy/25次,分析腋窝淋巴结覆盖剂量。结果 CTF、3D-CRT和IMRT放疗计划腋窝各站受照剂量不同,I站累及平均剂量分别为(40.1±6.8)、(35.4±8.3)和(32.9±7.0)Gy(F=10.269,P〈0.05),Ⅱ站分别为(33.2±7.1)、(30.6±6.7)和(30.4±7.0)Gy(P〉0.05),Ⅲ站分别为(9.6±6.8)、(6.4±4.5)和(5.2±3.7)Gy(F=8.377,P〈0.05)。腋窝各站接受相同处方剂量的体积不同,I站V50(接受50 Gy处方剂量体积)分别为21.3%、27.6%和9.6%(F=13.161,P〈0.05),Ⅱ站V50分别为12.9%、15.9%和8.3%(P〉0.05),Ⅲ站V50分别为0.4%、0.1%和0(P〉0.05)。结论 早期乳腺癌保乳保腋窝术后采用CTF、3D-CRT和IMRT 3种放疗技术时腋窝Ⅰ站、Ⅱ站和Ⅲ站淋巴结引流区覆盖剂量有限,因此对于发现腋窝微转移、但未清扫腋窝的患者,应充分评估腋窝淋巴结转移风险,制定个体化放疗计划。
古晓东亓昕王庆安高献书赵波李晓梅李洪振辛灵刘荫华
关键词:三维适形放疗调强放疗腋窝淋巴结
晚期结直肠癌的化疗进展
2006年
手术切除是结直肠癌的根治手段,但术后复发率和转移率高。近年来,随着新药、新方法不断研发和改进,给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带来新的希望。现综述晚期结直肠癌的化疗进展。
古晓东裴毅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药物疗法
一组新发现的肿瘤功能性蛋白质组的指纹图谱被引量:21
2005年
目的确定新发现蛋白质组的指纹图谱及诊断平台。方法将2004年4月至2004年12月31日治疗的146名肿瘤患者用美国赛弗吉(Ciphergen)公司的蛋白质指纹仪及WCX2蛋白质芯片经SELDI检测技术(surfaceenhancedlaserdesorption/ionization-timeofflight-massspectrometer)检测其血清。以质荷比(M/Z)大小构成某一患者血清的蛋白质指纹图谱。结果对272次结果汇总,在M/Z为11100+H~11900+H之间出现质谱峰,其中一个丰度≥20%,其余丰度均≥5%,其峰簇上下游近1000个质量单位内无任何质谱峰,个别情况下,在M/Z为11100+H至11900+H之间出现丰度值≥5%单峰(自命名为LGT蛋白质组lostgoodwilltarget)。结论LGT蛋白质组指纹图阳性诊断平台,在用WCX2蛋白芯片和SELDI技术获取的蛋白质指纹图上,在M/Z为11100+H~11900+H之间出现一质谱峰簇(cluster),其最大丰度≥20%,最小丰度≥5%,并其上游、下游近1000个质量单位内无任何质谱峰出现;在M/Z为11100+H至11900+H之间出现丰度≥5%的单峰指纹标记,其余无变化,视为LGT蛋白质组指纹疑似阳性;在M/Z为11000+H至11900+H之间无任何质谱峰簇,为LGT蛋白质指纹阴性。
裴毅郭素堂王清馨米振国赵嘉训刘维兰王蓉韩琳马小军古晓东姚壁纪丕军杨永明魏淑青
关键词:恶性肿瘤蛋白质组SELDI技术
LGT蛋白质组对肿瘤患者临床意义的首次观察被引量:26
2005年
目的初步分析LGT(lostgoodwilltarget)蛋白质组基本临床意义指向。方法将2004年4月至2004年12月31日治疗的146例肿瘤患者用美国赛弗吉(Ciphergen)公司的蛋白质指纹仪及WCX2蛋白质芯片经SELDI检测技术(Surfaceenhancedlaserdesorption/ionization-timeofflight-massspectrometer)检测其血清。以在指纹图上,质荷比(M/Z)为11100+H至11900+H之间出现一峰簇样(cluster)的指纹标志为阳性诊断标准,结合检测次数,共分为6组,观察6组中的死亡率(观察工作于2005年3月20日结束)。结果LGT蛋白质组持续阳性组,死亡率100%;LGT蛋白质组持续阴性组,死亡率为0;LGT蛋白质组由阳性治疗后转成阴性组死亡率为0;LGT蛋白质疑似阳性组,死亡率9.5%;LGT蛋白质组仅查一次阳性组,死亡率17%;LGT蛋白质组查一次阴性组,死亡率1.5%。结论LGT蛋白质组持续阳性,会危及肿瘤患者的生命,由于它的出现距死亡发生有一定时间,所以它是一个早期发现肿瘤恶化、预测死亡发生的早期预警蛋白质组。它的持续阴性表达可以提示肿瘤患者病情稳定,近期没有恶化和死亡的发生,而其从阳性经治疗转阴也可达到此目的。因此,将其作为一种临床诊断平台,以预测肿瘤的发展,并提示相应治疗,对患者长期生存有明确的临床意义。
裴毅郭素堂王清馨米振国赵嘉训刘维兰王蓉韩琳马小军古晓东姚壁纪丕军杨永明魏淑青
关键词:恶性肿瘤蛋白质组SELDI技术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小鼠乳腺癌4T1细胞迁移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 探讨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对乳腺癌4T1细胞迁移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表达的影响.方法 分别用5、10 ng/ml M-CSF和GM-CSF处理小鼠乳腺癌4T1细胞株,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4T1细胞中细胞因子VEGF-AmRNA表达量的变化.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用5 ng/ml M-CSF、5 ng/ml GM-CSF和10 ng/mlVEGF-A对4T1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 经5、10ng/ml M-CSF分别处理4T1细胞后VEGF-AmRNA在12h和24 h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7.81±2.49和17.48±5.43、5.15±2.59和5.45±4.28;经5、10 ng/ml GM-CSF分别处理4T1细胞后VEGF-A mRNA在12h和24 h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9.77±2.39和7.61±2.80、6.53±2.41和6.30±2.89.与无细胞因子处理的对照组相比,除10 ng/ml GM-CSF处理4T1细胞24 h组VEGF-A mRNA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各组VEGF-A mRNA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处理细胞12h时VEGF-A的表达较24 h时更明显(均P< 0.01).划痕实验显示M-CSF和GM-CSF可促进4T1细胞的迁移,但VEGF-A对4T1细胞的迁移无影响.Transwell实验发现,用M-CSF、GM-CSF和VEGF-A处理的实验组中4T1细胞的穿膜数量多于无细胞因子处理的对照组(均P< 0.05).结论 M-CSF和GM-CSF可促进小鼠乳腺癌4T1细胞迁移及VEGF-A的表达.
古晓东李飞栋王玉
关键词: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细胞迁移
恶性肿瘤化疗后CD_4^+T细胞及Th1细胞、Th2细胞对免疫因子治疗的反应
2005年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IL-2)+力尔凡对恶性肿瘤患者CD+4T细胞及Th1细胞、Th2细胞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抗体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CD+4T细胞、双抗体夹心法(ELISA)检测Th1细胞和Th2细胞。38例恶性肿瘤患者使用IL-250万U皮下注射,1次/d×5d,力尔凡10mg肌肉注射,1次/d,15~21d。测定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治疗后1个月的CD+4T细胞及Th1细胞、Th2细胞,用SPSS软件包行方差分析。结果治疗后CD+4T细胞有上升趋势,治疗后Th1细胞、Th2细胞和Th1/Th2同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该治疗剂量对提升CD+4T细胞有作用,对调控Th1+细胞和Th2细胞无明显作用,因此二者治疗的靶点应在CD+4T细胞的其他亚群。
张元生古晓东尹鲜花裴毅
关键词:恶性肿瘤免疫因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