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娜
- 作品数:5 被引量:4H指数:2
- 供职机构:内蒙古民族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更多>>
- 佛教的传入、兴盛与佛教艺术之演变被引量:2
- 2017年
- 佛教在汉朝就已经传入我国,在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繁盛发展以后,在唐代佛教文化达到鼎盛。佛教的传入对我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和文化都产生了十分巨大的影响力。从佛教的传入到其大放光彩,期间出现了大量的精美佛教艺术产物,同时也成就了许多历史有名的艺术大师。我国的佛教艺术最早仅仅是模仿和吸收印度的佛教艺术,到了后期,中印艺术相互发展融合,中国式的佛教艺术最终确定在唐宋时期,这时候的中国美术受到了佛教传入的影响,也开始发生了巨大变革,以至于诞生了新的题材内容,新的形式,由此,一种新的民族绘画精神油然而生。佛教与佛教艺术密不可分,中国的佛教艺术也带动着其他民族艺术一起发展。
- 卓娜
- 关键词:佛教佛教艺术
- 荆编《古代汉语》中的几点纰漏
- 2007年
- 荆本《古代汉语》教材,还存在纰漏:个别地方缺乏严密性与规范性、叙述失当及注释欠妥,建议再做修订时予以重视。
- 卓娜
- 关键词:纰漏
- 嘈切错杂皆成曲韵——稼轩词的语言特色
- 2002年
- 作为词人 ,辛弃疾的词作语言极为考究 ,章法严谨 ,句式灵活多样 ,对偶、疑问、诗骚骈散交互使用 ;用语独特 ,且具个性化特点 ,数量词、语气词、口语、俗语、叠字都被广泛使用 ;修辞生动、优美 ;声韵和谐。这些特点突出了辛弃疾作为文人那精妙绝伦的语言技巧。
- 郝青云卓娜那顺乌力吉
- 关键词:辛弃疾语言
- 萧红《小城三月》三题
- 2002年
- 《小城三月》是萧红最后一部作品 ,研究者对此作品重视程度尚嫌不足。本文讨论了该作品的主题思想 ;分析了翠姨这一人物的情感世界 ;着重讨论了该作品的悲剧意识 ;
- 卓娜
- 关键词:《小城三月》主题思想悲剧意识小说
- “畅神”说与中国古代美学精神被引量:2
- 2002年
- 美学意义上的“畅神”说 ,是产生于道家古老哲学之上的一种自然审美观。它是以人的精神自由为出发点 ,在摆脱功利欲求杂念的状态下 ,以超然的心境去观照自然物的审美原则。以审美主体的精神自由为特征 ,促成了直观性的认识方法和创造性的审美心理的产生。“畅神”自然审美观 ,形成了中国古代人对自然的审美趣味的偏好和特殊的人格修养取向 ,把审美与人类所追求的最高生活境界联系起来 。
- 卓娜
- 关键词:畅神自然审美观美学精神